201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局之年。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應圍繞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環境質量,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團結、勤政、求實、創新,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以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和生態示范縣為載體,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方針,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質量的改善,切實保障環境安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全市主要河流水質優良率達到95%,出境斷面達到規定水質類別標準;2、全市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0%以上;3、銅仁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年優良率達85%以上,全年無酸雨發生,酸雨率為零,降塵滿足南方城市標準限值,其余縣城區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4、各區、縣中心區域環境噪聲、交通干線噪聲滿足國家規定類別標準;5、完成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約束性指標年度減排目標;6、新建項目環評率達100%,環保“三同時”執行率達90%以上;7、積極爭取項目投入,爭取資金同比增長50%以上;8、危險廢物得到有效處置;9、烏江流域思南縣、沿河縣、印江縣具備環境監測能力;10、無重特大環境污染事件發生。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進“創模”工作,力爭3月底前“創模”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各區、縣應把生態建設工作納入環境目標管理重要內容,積極開展生態示范縣、鄉(鎮)、村等創建活動,江口、石阡兩縣年內要完成省級生態示范縣創建申報工作,各區、縣要完成3個省級生態鄉(鎮)、5個省級生態村、5個省級“綠色學校”、“綠色社區”,8個市級“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任務,進一步夯實全市生態建設的基礎。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礦產、水電、旅游資源開發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生態保護,制定出臺《銅仁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二)強化污染物總量減排。深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預算管理制度,抓好污染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建設,科學制定年度減排計劃,狠抓項目實施和督促落實。推進工程減排,進一步強化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督促現有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配套管網建設,增加污水處理能力,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推進水泥、火電等行業脫硝設施建設,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業排泄物的綜合利用。強化結構減排,堅持把總量減排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突破口,推動淘汰落后產能。深化管理減排,進一步推動企業清潔生產深度發展,減少污染排放;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管理,推進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建設和環保標志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平臺。強化環境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管理,提升監控數據分析研判能力。
(三)切實優化環評管理。嚴格執行環評制度,認真履行環評程序,嚴格項目環境準入,完善項目環評公示,強化項目“三同時”、試生產、竣工驗收全程監管。積極支持重點項目建設,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支持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改造,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式轉變。對符合環評要求的建設項目開通綠色通道,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認真落實規劃環評制度,加強相關規劃銜接,建立多部門參與的環評聯動機制。大力推進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及各類相關規劃的環評工作,推動循環經濟型產業園區建設,確保產業園區污染物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同步建設。進一步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技術評估工作,開展環境工程監理和生態驗收調查工作。
(四)深化重點流域、區域、行業污染防治。加大對水、大氣、聲、渣、土壤等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力度,進一步改善全市環境質量。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督促相關區、縣落實《銅仁市烏江流域綜合整治工作方案》(銅府辦發〔2012〕184號)。舞陽河、松桃河要參照烏江河長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確保達到規定水質類別。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錦江河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加強飲用水水源環境監管,開展重點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嚴格控制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加強惡臭、噪聲和餐飲油煙污染控制,加大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力度,加強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強化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認真做好轉移、利用、處置等工作。提前開展PM2.5試點監測、空氣污染成因分析和防治對策研究,推進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積極推進碧江區、萬山區、松桃縣等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嚴格控制新增涉重金屬排放的建設項目。加強汞、鉻、錳重金屬污染的治理和監管力度,對存在環境風險的渣場進行重點治理。
(五)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把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農業精華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倡導和推廣循環利用的生產方式,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以“三清六改四普及三綠化一處理”為核心,按照“減量化、無害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理念,利用工程和生物手段,推進生活廢水、人畜糞便、生活垃圾和農作物秸稈向肥料、飼料和原料的資源轉化,引導農民進一步改路、改水、改廁、改院,改善村容村貌,實現農村家園清潔、水源清潔和田園清潔,把農村環境衛生問題解決在家居、庭院和街區之內。加大測土配方施肥體系建設和農藥市場監管力度,加快高效、低毒、低殘留等農藥新品種、新制劑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加強農業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逐步降低化肥施用量。從源頭上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六)積極做好環保項目爭取工作。認真研究國家政策,根據十二五規劃要求和產業投向,結合自身實際,圍繞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認真抓好項目編制申報工作。爭取用更多的項目支撐十二五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已列入國家、省“十二五”規劃的“重金屬污染防治項目”、“含汞廢物集中利用處置項目”、“三峽庫區上游區及影響區水污染防治項目”,“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項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等,相關區、縣要認真做好項目的完善、對接、重點爭取工作,確保項目落地實施。積極爭取國家、省在環保能力建設項目、資金、設備上的支持。加快市環保監測執法業務用房工程建設,積極爭取縣級環保監測執法業務用房項目。
(七)嚴格環境執法工作。加強環境監察職能,深化環保行政指導與行政執法的有機結合,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落實環境監察“五項”制度,開展專項稽查和生態監察工作,推進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大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理順排污費管理體制、機制,規范征收程序,依法核定、征收、稽查和管理,做到足額征收、應收盡收。加大輻射環境安全監管力度,加強輻射安全許可證管理及廢舊放射源、放射性廢物收貯工作。進一步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健全環境應急防范體系,開展環境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妥善處置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積極做好環境信訪工作。
(八)扎實抓好環境監測工作。做好銅仁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日報周報工作。完成銅仁市中心城區及各縣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46個指標、力爭61個指標的監測工作。完成全市主要河流斷面及“錳三角”流域斷面水質監測工作、重點流域出入境斷面水質監測工作。抓好重金屬污染監測工作,完成國控、省控及其他各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工作,搞好委托性環境監測服務和應急監測工作。加強對縣級監測站監測人員的業務培訓,松桃縣、印江縣監測站年內要取得上崗證和通過計量認證,碧江區、萬山區、玉屏縣、沿河縣、思南縣監測站要具備開展本地特征污染物的監測業務能力。
(九)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以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創建生態縣為主題,以“增強環保意識、掌握環保知識、熟悉環保要求”為內容,分層次、分行業大力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用好新聞媒體平臺,全力辦好《銅仁環保信息》綜合簡報,開通銅仁市環境保護局網站,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環境信息,傳播環境與健康知識,不斷拓展環境新聞報道范圍,挖掘環境新聞報道深度,持續增強環境新聞宣傳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十)強化環境保護責任制。認真貫徹落實國發〔2011〕35號文件精神,明確轄區政府、企業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推進完善環境保護考核機制,對未完成目標任務考核的區、縣實施區域限批,暫停審批除民生工程、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外的項目,并提請政府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十一)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強化環保服務意識,積極創新工作機制,轉變工作方式,完善制度管理,加強黨建工作,深化“四幫四促”活動,做好招商引資、整臟治亂、精神文明創建、社會管理創新、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績效管理、工青婦等各項工作。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目標,加強環境保護執法能力建設和人員素質培訓,強化干部職工的教育、監督和管理,進一步提高環保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提高環保部門的公信力和執行力。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求,建立起一支胸懷大局、苦干實干、勇于奉獻、敢于負責的高素質環保干部隊伍,為建設“梵天凈土、桃源銅仁”作出積極的貢獻。(銅仁市人民政府)
銅仁市2013年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發布時間:2013-6-20 9:40:44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