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大我縣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結合《安陽市2013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和《安陽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2013年)》中確定的年度目標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環境建設為重點,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建設、保護和管理,加快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整治并修復水生態環境,恢復我縣水系的自然風貌,實現流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整治目標
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平,形成流域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態勢;主要地表水水質達到功能區標準;完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分、管理工作;進一步完成水冶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工程;工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具體目標為:完成年度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排任務;洹河南士旺和伏恩橋考核斷面水質達到相應的水環境功能區質量標準,即化學需氧量濃度不超過30mg/L,氨氮濃度不超過2mg/L,總磷濃度不超過0.3mg/L,其余19項指標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水質標準,年度達標率≥60%。
三、整治內容
(一)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工程
依法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2013年3月15日前,組織完成鄉鎮政府所在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報告的編制與初審工作,上報省政府;制定和完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應急預案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規定。
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 水務局 住建局 衛生局 環保局
(二)加大工業水污染防治力度
1.嚴把項目審批關。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產生,不得違規在沿河設立新的排污口和審批新的涉水項目。
責任單位:環保局
2.加強涉水企業監管,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大監察頻次,建立管理臺賬,規范管理。每月對轄區內的所有廢水排放企業進行不少于二次的現場檢查,確保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對企業超標排污等違法現象要及時查處,嚴重的依法責令停產治理,直至關閉。
責任單位:環保局
3.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的落后設備和落后產能進行全面清理,按照產業政策要求時限,依法予以關閉淘汰。
責任單位:工信局
4.2013年3月31日前,所有印染企業安裝在線監控系統,并與市環保局聯網;對水污染防治設施中脫色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確保外排印染廢水必須符合《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2012)表1標準;對超標排放的企業進行停產治理。
責任單位:環保局
(三)開展湖庫治理工程
1.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清理彰武水庫和小南海水庫養鴨等水產養殖工作任務,確保小南海水庫出口、彰武水庫出口水質指標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
責任單位:善應鎮政府 農業局 環保局
2.開展雙全水庫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確保雙全水庫出口水質化學需氧量濃度不超過20mg/L,氨氮濃度不超過1mg/L,總磷濃度不超過0.2mg/L,其他19項指標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
責任單位:水務局 環保局
(四)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1.2013年6月30日前開工建設水冶首創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12月31日前完成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12公里的建設任務,污水收集率達到85%以上,完成中水回用工程并投入運行。
責任單位:住建局
2.按照市政府目標要求,2013年10月31日前開工建設柏莊污水處理廠。
責任單位:柏莊鎮政府 環保局 洪河屯鄉政府
(五)積極開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1.2013年5月31日前,完成蔣村鎮東蔣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整治示范項目。
責任單位:蔣村鎮政府
2.2013年11月15日前,完成蔣村鎮雙全社區、許家溝鄉黃口紫竹苑社區、韓陵鎮韓陵新村中心社區綜合整治任務,并通過市級驗收。
責任單位:蔣村鎮政府 許家溝鄉政府 韓陵鎮政府
3.積極開展農業生態示范產業。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改變農業大水漫灌的傳統耕作方式,使用噴、微、滴灌技術,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合理控制農藥、化肥施用量,減少農業面源滲瀝水對水體的影響。
責任單位:農業局 水務局
(六)加強河道綜合治理工程
1.2013年11月15日前完成安陽縣珠泉河治理工程。治理范圍為:珍珠泉匯入口向下游至入安陽河口,治理段長度5.37km,核定工程投資2503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河道疏浚5.37km;新筑堤防830m;新筑防洪墻2489m;左右岸河道護砌7050m;新建跌水5座,路閘5座,穿堤涵管3座;橋梁上、下游岸坡及河底護砌12處。工程需完成土方49.86萬m3,石方4.15萬m3。
責任單位:水務局
2.對安陽河河道內非法洗沙、采砂企業實施關閉。8月31日前編制完成《安陽河流域采砂開發保護規劃》。
責任單位:水務局 沿河各鄉鎮政府
3.對安陽河兩岸的冶煉等非法企業按“斷水斷電、拆除設備、清除原料”的標準取締關閉到位,并加強監管防止反彈。
責任單位:沿河各鄉鎮政府
4.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柏莊鎮和御路溝安陽縣段水環境綜合整治。依法封堵未經水利部門批準的沿河排污口;實施河道清淤工程,清理漂浮物,確保水面清潔。
責任單位:柏莊鎮政府 水務局
5.清理沿河生活垃圾,并建立長效保潔機制,減少生活垃圾滲濾液對水體的污染。
責任單位:沿河各鄉鎮政府
6.截流水冶鎮入安陽河、珠泉河的排污口,廢水截流入水冶鎮首創污水處理廠或自行處理達標后循環使用。
責任單位:住建局 環保局
(七)減少城鎮生活面源污染
2013年11月15日前,完成安陽縣生活垃圾處理場環保驗收。
責任單位:城管大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安陽縣“碧水工程”領導小組,主管副縣長任組長,環保、工信、住建、水務、農業以及相關鄉鎮一把手為成員,負責工程實施的組織領導和協調調度。領導小組下設“碧水工程”工作辦公室,地點設在縣環保局,負責我縣“碧水工程”實施情況的統一監督管理及日常工作,并按月向縣政府和市環保局報告“碧水工程”進展情況。
(二)落實目標責任。有關鄉鎮政府和縣直各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認真抓好此項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制定落實污染防治措施的具體方案,對照任務層層分解,切實落實責任,明確一名責任人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確保按實施方案確定的內容、標準和時限要求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完善機制,長效管理。綜合整治期間,要建立環境長效監管機制,確保環境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續性,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依法明確單位和部門的環境管理責任。建立領導干部環保政績考核機制,從組織制度上強化環境保護工作,將任期內的環保工作考核情況作為其提拔任用的重要指標。各部門要根據自己的職責,依法履行環境管理職能,明確責任人,落實責任,確保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并進行持續鞏固。建立完善部門間順暢的溝通、聯動機制,逐步實現環境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
(四)加強宣傳監督。新聞宣傳部門要把宣傳“碧水工程”作為新聞宣傳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大宣傳力度,及時跟蹤報道工程進展情況,宣傳典型,曝光環境違法行為,發揮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
(五)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根據《安陽市地表水和空氣環境生態補償考核暫行辦法(試行)》的規定,凡是被扣繳的生態補償金一律由責任單位承擔。同時,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成立檢查組,對各單位、部門所承擔的“碧水工程”項目和工作目標落實情況,每年將進行兩次督促檢查,對未能按要求落實措施或完成任務的,提出整改意見,對個別環境問題嚴重而又未按計劃采取措施或嚴重失職的單位和部門,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安陽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