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治理辦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實際,特制定2013年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突出生態文明建設主題,持續推進“六個綿陽”建設,持之以恒地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以抓五大提升工程、抓專項治理、抓基礎設施、抓風貌綠化、抓示范帶動、抓宣傳教育、抓督查問責為重點,鞏固環境治理成果,實現城鄉環境品質全面提升。
二、工作重點
(一)實施五大提升工程,促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深化
1、大力實施“環境質量提升工程”
水環境治理。以市內主要江河、水庫為治理重點,確保河流常年清漂,水面無雜物;督促各縣市區加大污水排放治理力度,提升市內水源品質。
大氣環境治理。以揚塵治理、秸稈燃燒治理、煙花爆竹燃放治理為重點,強化PM2.5監測手段,做好大氣污染預警;全域禁焚垃圾,減少揚塵污染排放量,凈化空氣環境。
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污水等面源污染防治,加大農村規模化畜禽養殖治理力度,杜絕新污染源的產生。
2、大力實施“環境設施提升工程”
各縣市區嚴格依據省上相關標準配備果屑箱、垃圾桶等環衛基礎設施,合理布局垃圾填埋、消納場點,建立適宜的“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垃圾清運處置體系。同時按規定配備灑水車、清運車等環衛裝備,持續推進全市城鎮保潔作業機械化,提高機械化清掃率。
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今年新建鄉鎮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項目6個,逐步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以及停車站、洗車場建設和規范管理。
3、大力實施“城鄉容貌提升工程”
縣城:持續開展“五亂”治理。強化城區主街大道的清掃保潔,切實抓好“牛皮癬”和店招治理,糾正車輛亂停放,嚴查占道跨門經營,杜絕工地亂象,著力開展風貌打造,全面提升市容水平。
場鎮:規范店牌店招設置管理,取締亂堆放、亂牽掛行為,杜絕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合理規劃布置垃圾桶、果屑箱等環衛設施,加強場鎮工地管理,確保基本衛生、基本秩序良好。
村莊:重點清理村莊沿線白色垃圾,規范村民院落內外農具及雜物堆放行為,杜絕亂涂亂畫、隨意搭建,私拉亂接現象,確保村莊整體風貌統一,協調美觀。
4、大力實施“園林綠化提升工程”
加快各地城區公園、小型游園改造建設。扎實推進植樹造林,持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
5、大力實施“文明素質提升工程”
通過媒體宣傳生態文明建設、《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先進典型,在綿陽日報開設特色周刊,全方位宣傳治理工作。采取組織知識競賽、文藝演出和文明勸導等形式,提升市民素質。
(二)加快實施民生工程項目,確保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在江油、安縣、鹽亭、平武4縣(市)建成4個鄉鎮小型垃圾處理設施;在游仙、江油市、三臺縣、鹽亭縣、安縣、涪城區等地建成6個鎮(鄉)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在三臺等縣實施城市(縣城)風貌塑造項目5個、鎮(鄉)風貌塑造項目13個;實施三臺縣蘆溪鎮伍佰村等村莊風貌塑造項目18個。
繼續推進示范工程建設。鞏固示范創建成果,確保列入2012年度“五十百千環境優美示范工程”爭創范圍的平武縣和全市8個鄉鎮、55個村全面通過省、市檢查驗收。切實抓好2013年度示范工程創建工作。擬定于4月底在平武縣召開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議,學習平武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向縱深推進。
(三)扎實開展各類專項治理
繼續推進夜市攤點專項治理。每個縣市區各自規劃2-3條街道(區域)實施夜宵攤點的集中擺賣,規范夜市經營行為;切實開展餐廚垃圾專項治理。綿陽城區著力推進餐廚垃圾分類管理,各縣市區積極啟動;扎實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切實解決違法建設“執行難”問題。做好公路、鐵路、河道等“三線”治理工作;抓好集貿市場環境綜合治理,徹底解決市場爆市問題,規范市場內、外擺攤設點行為;繼續治理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完善照明、排水和環衛等附屬設施,重點查處亂搭亂建等違法違規行為,改善居住環境。
(四) 著力推進數字城管建設
按省治理辦《四川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導則》要求,加快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利用科技手段發現問題,保持治理效果。
(五)進一步完善各項機制
深化責任機制、資金保障機制、隊伍建設機制、輿論監督機制、暗訪曝光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等長效機制建設,充分發揮機制制度在工作中的推進作用,實現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
(六)嚴格實施督查考核和問責
市治理辦(市城管執法局)繼續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暗訪;各縣市區治理辦要繼續開展自查,對重點問題實施專項督查。市縣督查情況納入年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目標考核,嚴格問責。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
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持之以恒的有序推進,務求實效。各縣市區建立完善責任區制度,細化分解落實任務,確保每項工作有人抓、有人負責到底。
(二)協調聯動
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職能分工要求,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強化縣市區之間、部門之間、縣市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與整體聯動,全面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分類指導
市治理辦(市城管行政執法局)將采取條塊結合、分類指導的方式,加強對城區、縣城、場鎮和農村等地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業務指導,促進各區市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的建立。
(四)加大投入
健全縣鄉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市本級力爭投入1200萬元,主要用于以獎代補各地開展風貌塑造、小型垃圾處理設施和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各縣市區也要加大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經費的投入,保證治理經費逐年增長。要加強隊伍建設管理和學習培訓,提高工資待遇,確保有人辦事、有錢辦事。
(五)曝光問題
開辟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專欄,對典型事件進行曝光。對暗訪檢查發現的問題,督促落實整改并回訪,對問題整改不到位的單位將在市級新聞媒體予以公開曝光,并作為年終考評依據,嚴格獎懲。
四、實現目標
主要目標:“五大提升工程”提升取得實效,城鄉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專項治理進一步拓展延伸,治理范圍更加寬泛;風貌塑造及綠化進一步增量提檔,城鄉環境更加美麗;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承載能力更加增強;機制制度進一步健全,長效常態更加完善。城鄉環境實現全域治理及品質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具體指標:到2013年底,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2%,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5%,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5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6%,鄉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30%。工業固體廢物處置綜合利用率達到87%,醫療固廢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7%。(綿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