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環保工作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導向,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具體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強化工作措施,完成年度減排任務。
2013年省政府與我市簽訂的減排目標任務為: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比2012年減少1%、1.5%(其中農業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比2012年減少2%),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2年減少0.2%,氮氧化物排放量與2012年持平。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視,形成合力,把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特別是發改委、經信委、農業局、公安局、住建委等相關部門要通力配合、齊抓共管,重點抓好今年幾個重點減排項目,確保減排任務的圓滿完成。一是加強城區污水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和進水量;二是湖北益泰藥業有限公司、天源木業、天門市合福油脂公司、天門誠鑫化工公司、天門黃湖養殖有限公司、湖北天強畜牧有限公司、皂市紅雨養殖公司等污染治理項目。
二、嚴格環境準入,推動環保優化發展。
實施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環保條件,符合生態功能布局要求。化工項目必須進化工園區。嚴格環保審批程序,將環保審批作為項目立項、土地審批、規劃放線、工商登記、銀行信貸等前置條件。嚴格建設項目運行監管,禁止環保設施未到位的建設項目試運行。
三、加強環境執法,維護群眾環境安全。
繼續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著重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危險廢物監管、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及工業煙塵治理,采取掛牌督辦、高限處罰、責任追究等措施,進一步整治各種環境違法行為,繼續開展環境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及時有效地處置各種環境突發事件,認真調查和積極處理各類環境保護方面的信訪投訴,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
四、堅持統籌兼顧,推進農村環境治理。
以“三萬”活動為契機,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推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全覆蓋,加強農村飲用水源保護,推進環境監管向農村延伸,實施農村環境整治示范工程,完成10個示范村莊環境整治。
五、創新體制機制,筑牢生態文明基礎。
構建市委統攬、人大監督、政府主導、政協支持、環保協調、部門聯動、各界配合、企業履責、公眾參與、輿論推進、科技保障、產業支撐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各級領導目標考核,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和天門河等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提升我市環境質量,啟動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
六、提升能力建設,支撐環保事業發展。
提升環保基礎能力建設,全面推進監測、監察、核與輻射、宣教、信息、固廢管理等環境監管能力標準化建設。加強環保隊伍人才建設、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天門市環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