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全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落實上級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我市環境質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根據我市未來3年城鎮化發展水平預測(2015年四會市城鎮化率將達到71.39%,新增城鎮人口約10萬人),按照“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按每新增1萬城鎮人口,建設0.4萬噸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4公里污水管網”等原則,我市在2014年底前完成逕口鎮、下茆鎮污水廠和南江污水廠二期建設并投入運營,2014年底前完成城市污水處理廠三期建設和配套市府廣場到竇口全長4681米截污管網工程。
二、具體工作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三期。
我市計劃建設規模為4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設施(城市污水處理廠三期),選址在城市污水廠一期和二期中間空地,配套管網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及預算編制工作,正在上報有關部門審批。2013年實施動工建設,計劃工期為12個月,2014年底前投入運營。
(二)逕口鎮、下茆鎮污水廠。
逕口鎮和下茆鎮污水廠為四會市“十二五”減排項目,按目前兩鎮區實際人口,我市計劃在兩鎮建設5000噸/日(一期3000噸/日,二期2000噸/日)規模污水處理設施。
計劃2013年8月完成項目立項、環評等審批工作;2013年11月底前,完成項目設計招投標、預算審核及工程投標工作;2013年12月底前,完成征地、青苗補償工作,并進行項目動土開工;2014年11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及設備安裝工作,2014年12月底前投入運營。
(三)南江工業園污水廠二期建設。
南江工業園位于四會和三水交界處,地處北江邊,目前已建有日處理量為1.5噸的污水處理廠(一期),我市計劃2014年前新建規模2萬噸/日污水處理廠(二期),以確保園區所有污水能經過處理后排放。
計劃2013年7月完成規劃、用地紅線圖;2013年8月完成選址,初步勘測地質報告及建筑工程設計;2013年9月完成可研報告;2013年10月完成環評及批復,建筑工程施工圖審查;2013年11月完成建筑工程項目申請立項報告;2013年12月完成BOT招投標、監理招標、報建等手續,動工建設;2014年11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和設備安裝,投入運營。
(四)截污管網工程。
我市繼續完善城區污水管網建設,2013年城區完成市府到竇口段截污管網工程,全長4681米,管徑D1000-D2000,工程總投資5666.88萬元。
三、職責分工
(一)市發展改革局負責項目建設的綜合協調工作,負責項目的建設審批,同時配合相關部門向上級爭取補助資金計劃安排,參與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
(二)市水務局負責項目建設的組織實施,牽頭研究制定相關的行業管理辦法,建立完善項目建設督查、考核和專家咨詢服務制度,嚴格項目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和工程建設的竣工驗收工作,總結項目建設與運營管理經驗教訓。
(三)市財政局負責落實配套建設資金,制定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做好建設資金的及時撥付和指導監督對建設資金使用加強管理的工作。
(四)市國土資源局負責項目建設用地指標的落實,協助解決項目建設用地選址問題。
(五)市環境保護局負責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和項目環保驗收等相關工作。督促各減排工程項目的落實,對進度滯后的項目及時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落實,定期向市政府匯報各工程進度落實情況。
(六)市城市綜合管理局負責城區污水截污管網工程建設工作,按期完成上級下達的管網建設任務。
(七)市審計局負責對配套資金使用、污水處理費征管情況的跟蹤審計工作。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街道)、各相關部門要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納入重要日程進行研究部署,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前期、招商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各項工作進行層層分解,倒排工期,明確各項工作的完成時間,并落實到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確保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順利竣工。
(二)明確職責,強化責任。市政府決定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納入各鎮(街道)、各相關部門責任目標考核體系。各鎮(街道)主要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應將責任目標分解落實到人,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組織配合。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監督指導,確保污水處理項目按計劃進度實施。(四會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