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我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按照益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益陽市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益政辦發〔2013〕13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加快推進城鎮雨污分流和污泥處理工作。
(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新增城鎮生活垃圾轉運能力160噸/日,新增生活垃圾運輸能力200噸/日。到2015年,全區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0%。
(二)供水設施建設
改造供水規模0.7萬噸/日;新建供水管網5公里,更新改造供水管網8公里。到2015年,全區公共供水普及率達到85%,所有水廠均建設水質化驗室,供水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一2006)10項日常檢測指標的檢測能力,各鄉鎮供水管網漏損率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二、主要任務
(一)提高污水處理能力
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新城鎮區一律實行雨污分流,老城鎮區逐步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推進城鎮污泥處理設施建設。
(二)提高垃圾處理能力
1.強化源頭減量管理。鼓勵社會、企業、居民積極參與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工作,強化生產者責任,限制包裝材料過度使用,減少包裝性廢物產生,加大包裝物回收再利用力度。組織凈菜和潔凈農副產品進城鎮,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工程。有計劃地改進燃料結構,推廣使用燃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灰渣產生。商場、賓館、餐飲等服務性行業推廣可循環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
2.推進城鄉垃圾統籌處置,擴大收運覆蓋范圍。推行城鄉一體化處理模式,到2015年在鄉鎮至少建立一座區域垃圾轉運中轉站,將合理運距范圍內的農村生活垃圾納入城鎮統一處理,實現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服務向小城鎮和鄉村延伸,實現城鄉垃圾處理全覆蓋。
3.改進收運方式,完善收運網絡。實施生活垃圾“源頭投放桶裝化、垃圾收運機械化、中轉實現集約化、轉運設備科學化、城鄉統籌一體化”的“五化”管理,到2015年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城鄉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
4.加快設施建設。根據收運覆蓋范圍和清運網絡布局,加快垃圾箱等收集點設備的安置以及運輸設備配置、中轉站點建設等配套項目建設,有計劃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餐廚垃圾單獨收集運輸項目建設。
5.提高設施運行水平。生活垃圾清運處理運營單位要嚴格執行生活垃圾處理各項工程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和污染控制標準,完善內部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垃圾進場臺賬制度,規范運營操作,切實做好滲瀝液、煙氣處理等工作,確保設施安全運轉。
(三)提高供水能力和品質
1.加快設施建設。對供水相對緊張的沙頭鎮、新橋河鎮等鄉鎮,加大水廠改建、擴建、新建力度。對工藝不完善、出廠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水廠進行升級改造。加快推進自來水管網建設改造,提高城鎮供水能力和服務范圍。
2.加強水質監測。在2013年底前建立水質信息公開制度,區級具備42項常規指標的檢測能力,落實檢測費用,強化從進水到出水、從水源水到出廠水的檢測,提高檢測能力,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資陽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領導小組,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伍令賢任組長,區政府辦副主任王曉強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區住建局。住建部門負責指導督促全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建設管理工作,并會同發改、財政部門積極爭取中央、省、市支持。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長春經開區管委會負責轄區相關項目的組織建設(配合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發改部門要加強綜合性政策協調,會同住建部門做好中央、省級預算內投資項目申報。財政部門要研究落實財政投入政策,并會同住建部門對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項目建設情況、資金使用進行監督。監察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對推進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穩定的,要追究責任。國土資源部門負責落實項目建設用地。環保部門負責加強對設施污染物消減、排放情況的監督檢查。衛生部門負責供水水質衛生防疫監督。物價部門負責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費及供水價格調整、相關價格政策落實。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企業負責做好設施改造、建設與運行管理方面工作。
(二)強化監督管理
一是強化項目監管。從選址、設計、招投標、施工、驗收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管,加大資金使用監管力度,嚴格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運營市場準入管理,規范項目的特許經營監管,建立運營單位誠信機制,強化設施運營管理。二是建立考核督查制度。將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為民辦實事的考核目標體系。
(三)加大資金投入
建立“政府引導、財政支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一是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及中央財政污水管網專項資金支持。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將城市建設維護資金、土地出讓收益用于城市建設資金的部分優先用于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改造,建立科學合理、持續有效的財政投入機制。三是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和運營。四是利用融資平臺,積極爭取銀行貸款。
(四)加強政策支持
一是完善價格機制。按照保本微利原則,研究將污泥處理成本逐步納入污水處理成本并納入繳費范圍,逐步提高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加強對自備水用戶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提高征繳率。探索改進生活垃圾收費方式,降低收費成本,提高開征率,并適度提高垃圾處理費標準。合理調整水價,實現優質優價,增強企業籌資能力。二是保障設施建設用地。城鎮總體規劃要在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基礎上,確保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用地。國土資源部門要將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用地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項目,以劃撥方式供應建設用地。三是保障運營經費。污水處理收費不足以補償運行成本時,要積極采取政府補償措施,并積極申報省財政補貼,確保設施正常運行。
(五)加強宣傳引導
要廣泛宣傳報道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的目的意義、政策措施及工作成效,引導全民樹立“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理念,營造廣泛支持、積極參與、公眾監督、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益陽市資陽區人民政府)
益陽市資陽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14-2-21 10:46:39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