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努力踐行《鄞州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實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生態鎮建設目標,進一步改善全鎮的人居環境、商貿旅游環境,逐步實現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生態質量提升戰略為核心,以全域生態、全程生態、全民生態為方向,突出水體環境、大氣環境和土壤環境三大任務,以“二項主要任務”為抓手,立足治本,狠抓源頭,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切實提升我鎮綜合競爭力。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三效”原則:堅持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互統一。
2.堅持“三注重”原則:注重環境質量和環境安全,注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提升清潔生產水平,注重長效機制落實和創新管理。
3.堅持“三結合”原則:聯防聯控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總量減排和質量改善相結合,綜合整治成效與滿足群眾感官相結合。
(三)總體目標
全面落實各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措施,強化生態保護、節能減排、環衛保潔等措施,在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全鎮環境整治“二項主要任務”,使全鎮水體、大氣、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完成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天藍、水清、地綠、景美、空氣清新的“美麗洞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二、環境整治“二項主要任務”
(一)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措施,提高分散式污水設施納管率
我鎮目前已完成洞北工業園區污水管網鋪設,王家橋、沙港、張家墊等村污水處理已納入新村建設。鎮區的污水管網鋪設工程已進入招投標工作階段。下一步計劃鋪設沿張鄞線的污水管網和明州大道沿線的進村支管。三李村、蕙江村、宣裴村的墻頭角、裴岙和笆弄點以及李家村的河北和吳家斗點已實施分散式污水處理。總體目標:截止2016年6月底,實施生活污水處理的行政村達到75%以上,建立并完善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完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截污納管工作。
(二)東興工業區旁河道水質治理
東興工業園區屬地鄞江鎮,我鎮石臼廟村葛家灣河道位于其下游,近幾年,關于該河道的環境信訪事件不斷。我鎮組織了城建環保、農業水利兩辦實地踏勘,聽取附近村民反映,在區環保局的加強監管查處和大力支持下,已采取了以下兩點措施:一是我鎮農業農村辦已安排落實清洗河道保潔人員;二是石臼廟村已落實專人監管,發現河道污染及時向村、鎮兩級報告;鎮城建環保和農業農村辦已建立定期定人的河道保潔監管制度,便于采取應急措施。下一步我鎮將繼續做好河道保潔和監管工作,并及時與上級環保部門保持聯動。總體目標:2016年6月底前消除劣V類水體,建立河道長效保潔管理機制。
三、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保障。為進一步加強整治提升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鎮長擔任組長的“鎮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 各牽頭部門、責任單位按本計劃要求,制訂各自的工作計劃,明確責任和分工,加強聯系和配合,抓好年度工作落實,共同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各項工作。
(二)嚴肅考核問責。將“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列入鎮黨委政府近階段的重點工作,建立綜合整治月上報進度、季督查通報、年度考核考評的工作制度,并將該項工作作為評價各責任部門、分管領導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對工作實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對未完成目標任務或因工作不力造成生態環境污染事件的,要嚴肅追究相關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的行政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抓出成效。
(三)強化綜合執法監督。深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綜合執法制度,完善城建、農業、工業、綜治、城管等科室與部門的聯動機制,探索構建信息互通平臺,強化聯合執法監督措施。在第一時間制止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無證無照經營、違法建設、違法排污等違法行為,多部門聯動確保綜合整治工作快捷高效。
(四)加強宣傳教育。要切實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要將生態保護政策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容,引導干部確立正確政績觀,自覺履行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職責。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保持各類信息渠道通暢,及時受理群眾投訴舉報。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公開曝光環境違法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創新和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培育壯大志愿者隊伍,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和參與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形成全社會重視生態環保,參與生態環保的良好氛圍。(洞橋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