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浦塘是蘇州市陽澄淀泖區五條骨干通江引排河道之一,貫穿我鎮任陽集鎮,始于豐聯村外塘與太倉直塘交界處,終于徐政村陸涇與昆山石牌鎮交界處,全長8.3公里,涉及豐聯村、任陽集鎮、任南村、鳳涇村、徐政村等區域。根據市望虞河和陽澄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為進一步提升望虞河和陽澄湖流域水質,促進我鎮區域水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保障太湖和陽澄湖水源水質安全,鎮政府決定對七浦塘區域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并制訂以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八大精神,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常熟”建設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環保至上,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以污染物總量減排為核心,以控源截污、生態修復為手段,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七浦塘常熟段水質明顯改善,水生態環境持續得到優化。
(二)實施原則。
堅持“科學規劃、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力度,采取控源、截污、清淤、修復等多種措施,對七浦塘區域進行全面、系統、科學的污染治理,促進七浦塘水質的根本好轉,切實保障陽澄湖水源水質安全。
(三)實施范圍。
七浦塘兩側沿岸一公里范圍內的水域和陸域。
(四)實施時限。
實施時限為2013年~2015年。
(五)實施目標。
1.水質目標。
到2013年,陽澄湖流域主要河流水質有所改善,七浦塘高錳酸鉀指數、總磷、氨氮達到地表水Ⅲ類,總氮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詳見附表。
到2015年,陽澄湖流域主要河流水質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持續優化。七浦塘高錳酸鉀指數、總磷年平均值優于Ⅲ類標準,氨氮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總氮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詳見附表。
2.污染防治指標。主要包括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率、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收集處理率、畜禽養殖業糞便資源化利用率、池塘養殖水循環利用技術、農藥化肥減施率等指標,詳見附表。
二、主要任務
陽澄湖流域綜合整治的主要任務包括: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深化工業點源治理和行業整治、削減農業面源和養殖污染、推進河網暢流工程和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等六大類。
(一)優化產業結構。
嚴格執行《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和《蘇州市陽澄湖水源水質保護條例》,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落后工藝和產能的淘汰力度,對非工業集中區的小型化工生產企業,未經審批擅自建辦且無排污許可證以及防護距離不足、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群眾反映強烈的污染企業堅決實施關停。執行最嚴格的環保準入門檻,兩個流域涉及的區域原則上除新建污水處理廠外不再新增排污口,禁止建設化工、化學品貯存和危險廢物貯存、處置、利用(新材料產業園除外)以及制革、制藥、造紙、電鍍(含線路板蝕刻)、印染、洗毛、釀造、冶煉(含焦化)、煉油等項目;禁止從事和建設清洗裝儲油類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車輛、機械、船舶和容器的任何活動或相關項目。
(二)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按區域實際居住人口(包括外來人口),調整和完善城鄉排水規劃,加快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擴大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加快配套截污管網及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提高污水管網覆蓋率。到2013年底前區域內集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90%以上、鄉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0%以上;2015年底前區域內集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96%以上、鄉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和轉運設施建設,全面形成“戶集、村收、鎮轉、市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格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2013年達到80%以上,2015年達到90%以上。
(三)深化污染行業整治和工業點源治理。
大力實施電鍍行業專項整治,區域內現有電鍍加工(含熱鍍鋅)企業嚴格按照《市政府關于印發〈常熟市電鍍行業限期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常政發[2012]29號)文件要求全面進行限期整治,逾期未完成限期整治任務的予以關閉。
加快工業企業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推進工業廢水和工業企業生活污水接管工程,提高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率,全面減少工業廢水排口,區域內2013年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2015年達到100%。
嚴格按照江蘇省《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相關行業標準實施達標治理;區域內污水處理廠和紡織印染、電子等耗水和排水大戶應采用多種手段提高中水回用和尾水再生利用效率。紡織印染、電子行業廢水回用率須達到50%以上。2013-2015年,區域內現有印染、化工、電鍍等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在2012年的基礎上以每年15%的目標削減,形成倒逼機制,減少污染物排放。
大力推進重點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清潔生產審核標準,著力提升清潔生產水平,確保區域內所有重點污染企業全面完成清潔生產審核任務。
(四)著力削減農業面源污染。
積極鼓勵、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全面推廣生態攔截工程建設,減少地表徑流入河污染。深入推進畜禽養殖綜合治理,七浦塘兩側500米范圍劃定為限養區,限養區內禁止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現有養殖場不能做到零排放的實施關停,按照30%、30%、40%的比例分三年全部實施關停。七浦塘兩側500米以外的區域嚴格控制新建畜禽養殖場,新建的畜禽養殖場必須屬于政府規劃整合并采用種養結合模式;現有畜禽養殖場中凡喂食餐廚廢棄物的養殖場按照30%、30%、40%的比例分三年全部實施關停,每年關停名單由鎮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組確定;其它畜禽養殖場必須做到干糞綜合利用,廢液及地面沖洗水實現綜合利用、接管或處理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排放,按照30%、30%、40%的比例分三年全部完成整治,無法達到要求的養殖場必須搬遷或者關閉。
(五)加速推進河網暢流工程。
全面實施河網水系暢流工程,全面完成流域內重要航道和主要河道的疏浚工程,完成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同時,全面排查流域內淤積嚴重、水流不暢、水質黑臭的農村河道,通過拆除壩埂、管涵、束水建筑等阻水建筑物,溝通水系,建設和改造引換水泵站,改善水動力條件,提高河道自凈能力,清除河床污染底泥,消除河道內源污染,實現水清暢流的目標。
三、重點項目
望虞河和陽澄湖流域綜合整治重點組織實施上述五大類項目。整治項目吸納了江蘇省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和陽澄湖生態優化行動實施方案中已列入計劃的工程項目,并進行了補充、細化,一方面保證了與省實施方案和陽澄湖生態優化方案的銜接,為本次整治提供上級資金獲取渠道;另一方面工程項目的實施,對改善流域生態實現水質目標起到保障和促進作用。我鎮重點項目詳見附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切實推進兩大流域的綜合整治,確保整治目標和任務落實到位,鎮政府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和條線主要領導為成員的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并按照任務分類相應成立各專業工作小組。
鎮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從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認識七浦塘綜合整治行動的重大意義,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建立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和相關工作組,強化領導和協調,確保整治任務和責任落實到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明確如下:
鎮政府具體負責轄區內整治項目的組織實施,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和資金籌措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整治任務的全面完成。承擔重點斷面的“斷面長”,落實重點斷面水質改善責任,實現水質控制目標。
鎮環保辦負責把好建設項目環保準入門檻,監督工業污染治理項目的實施,對工業污染源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組織環保執法檢查,加大企業排污的監管和巡查力度;按照市重點斷面“斷面長”責任制及考核辦法,跟蹤斷面水質監測情況,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分析水質變化原因,及時通報快速處置。將流域整治重點工程項目納入太湖整治方案,指導工業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
鎮建管所負責編制流域生活污水處理規劃,組織協調實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的建設,督促、指導生活污水收集和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做好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監管工作。
鎮農服中心、動物防疫站負責實施農業結構調整,落實農藥化肥減施工程,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督促、落實畜禽養殖場關停以及畜禽養殖糞便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工作。
鎮愛衛辦負責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統一管理生活垃圾的收集、貯運和集中處置等工作。
鎮城管中隊負責對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和收集、運輸、處置單位的合法合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餐廚垃圾管理的行為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鎮水利站負責落實河道清淤及河網暢流工作,牽頭組織農村黑臭河道排查和整治工程的實施。
鎮工商分局負責對無證無照污染點源的取締,嚴把項目準入關,對有水污染排放的項目未經前置審批不予核準登記。
鎮企服中心負責落實淘汰落后工藝、產品、裝備的政策,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負責資源節約與利用和節能監督管理工作,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和節約能源與原材料的技術改造項目;指導工業企業開展循環經濟示范活動。
鎮財政所負責會同相關部門多渠道整合、籌措資金,對流域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給予支持。制訂以獎代補政策,對財政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督。會同鎮環保辦等部門積極申報上級相關整治資金。
(二)強化督查考核。
1、實施“斷面長”制。
實施重點斷面水質達標“斷面長”制,通過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牽頭,建立部門聯動工作機制,調動各方人、財、物和技術資源,系統分析流域重點斷面污染來源及超標原因,實施針對性網格化治理,達到逐步改善水質的目標。
2、完善考核機制。
鎮整治領導小組主要對各項工程措施實施進度和成效的督查,建立完善的督查考核機制,對列入整治方案的具體工程項目,實施每月進度匯總通報,每季督查,每年考核。確保各項工程措施按序時進度順利推進,按時完成,取得實效。對組織不力,進度遲緩,不能按時完成的在全鎮范圍內通報,對造成考核斷面水質惡化,甚至影響重點河道水質的,由紀檢監察部門啟動問責。
(三)加大資金投入。
水環境治理資金以鎮籌集為主,充分調動全社會特別是企業對水環境治理投入的積極性,拓寬融資渠道,采取“政府引導,地方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機制多元化籌措污染治理資金。其中工業企業和畜禽養殖場的關停及治理、生活污水管網建設、河道疏浚清淤、拆壩建橋、泵站改造、綠化、生態修復等項目積極向上對接,盡力爭取政策實行以獎代補。要積極爭取市級以上資金,做好項目申報組織工作,要規范做好各項重點工程項目招投標和施工手續,為爭取國家、省政府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專項資金做好準備。
(四)強化執法監管。
各部門必須按照《水污染防治法》《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蘇州市陽澄湖水源水質保護條例》等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要求,按照各自職責,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切實加強對污染源日常監管,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鐵腕治污。全面實行重點污染源監管責任制,將監管責任落實到人。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最嚴格的污染排放標準、最嚴格的環保考核問責制度。
(五)加強廣泛宣傳。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絡等新聞媒介和信息亭、顯示屏、廣告牌等宣傳陣地,發揮其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增強企業社會責任,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中小學、社區、村環境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環境憂患意識,倡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綠色消費的生活方式,形成保護水環境的良好風尚。(常熟市支塘鎮人民政府)
常熟市支塘鎮望虞河和陽澄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14-2-20 10:59:37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