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積極探索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經驗,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和引導作用,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不斷向縱深發展,我鎮將從 2013年開始,在全鎮范圍內深入開展以“山綠水潤、常態運行”為主題的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行動,現將行動方案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標
通過對道路、水域、集鎮、農居等重點區域的生產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亂堆亂擺及養殖污染等重點問題的集中整治,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養成維護環境衛生的良好習慣,使全鎮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半年實現改善,一年根本改觀,兩年常態運行,建立健全我鎮農村環境衛生“家庭減量化、村容整潔化、處置無害化、廢物資源化、保潔常態化”的長效機制,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環境面貌,展現春華藍天碧水、空凈地綠的美好畫卷。
二、指導思想
1、堅持政府主導,適當補貼原則。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通過完善工作機制,夯實工作措施,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的投入,確保生態環境的常態運行。
2、堅持屬地原則,加強上下聯動。以村(社區)為主要責任單位,通過鎮、村(社區)、村民組、農戶“四級聯動”,營造“層層抓,人人干”的真抓實干氛圍。
3、堅持治管結合,著眼逐步提高。把長期目標與階段性任務結合起來,突出整治與長效管理結合起來,全面鋪開,重點推進,逐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三、組織領導
為切實做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全力確保我鎮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成效,對鎮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調整。
組 長:魏 檢
常務副組長:張 榮
副 組 長:石碧娟、黃 棟、駱高松、肖 堅
成 員:黨政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農辦、小城辦、經貿辦、婦聯、畜牧、林業、春華鎮聯校、各村(社區)書記、環保專干,鎮環保合作社主要負責人。辦公室設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由張固任辦公室主任,全面負責環境綜合治理的組織、協調等工作。
各村成立以村(社區)書記(主任)為組長,各村小組組長以及義務保潔員為成員的村級工作小組。
四、治理內容及范圍
環境治理內容:
1、治臟:對水面、道路、企事業單位、農戶的垃圾臟亂現象,嚴格按要求落實農村垃圾分類處置。
2、治亂:對集鎮的亂擺、亂搭、亂掛、亂停進行清理,做到鎮容整潔化。
3、治污:對畜禽養殖的禁養、限養區進行重點治理,嚴禁、嚴防兩區域的大面反彈,并對適度養殖區加大日常監管。
4、治伐:嚴控鎮域內亂挖山、亂砍、亂伐現象,確保鎮域內山綠水潤、持續發展。
環境衛生治理責任范圍:采取鎮、村(社區)和環保合作社三級管理。
1、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負責鎮域范圍內環境綜合治理的安排、調度、監督、考核。
2、環保合作社主要負責范圍:八條主干道、六條水域、集鎮的保潔;鎮壓縮站的裝轉及日常管理;鎮有毒有害垃圾和集鎮垃圾清運、回收。
3、村(社區)責任范圍:鎮環保合作社的責任范圍外的村域道路、水域等四邊衛生保潔,劃分責任網格區(見附件3),定期組織衛生評比(見附件4),組建保潔隊伍,開展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減量,有毒有害垃圾、桶裝不可降解垃圾的上戶回收工作。
環保合作社及村(社區)具體責任范圍見附件1。
五、工作保障
1、資金投入
全鎮村(社區)級環境治理專項經費按平均4萬元計算。根據村域面積和人口數量進行權重劃分,權重比例區域面積占40%,人口占60%,具體分配方案見附件2。
2、考評督促
各村(社區)和環保合作社的環保專項經費的70%為常規工作經費,一年分兩次撥付;30%為績效工作經費,按年終考核情況撥付,考核細則由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制定實施。
六、工作步驟
1、宣傳動員階段(2013年3月中旬)。相關責任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 宣傳欄、會議等方式,深入宣傳環境治理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廣泛動員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確保一月兩次上門宣傳引導村民對垃圾進行正確處置。
2、集中整治階段(2013年3月下旬—6月)。啟動綠色春華百日集中整治行動,以治臟、治亂、治污、治伐為整治重點,采取一月一評比,努力潔凈農村環境。垃圾分類減量。義務保潔員要對鎮域內主干道路進行保潔維護,負責引導農戶分類減量,收集農戶不可降解垃圾,建立垃圾“分戶減量、分組分類、分村收集、合作社處理”的“三分一處”機制。垃圾集中處置。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對主干道垃圾池進行合理布局,改造美化;各村(社區)要對目前垃圾池配備情況進行科學調整,并建立垃圾集中清運點(分普通壓縮清運垃圾以及有害回收垃圾)。企事業單位垃圾池由其自行修建(按統一樣式)到位,并安排專人進行定期清運,具體落實和監督由各村(社區)負責。建筑垃圾由各村集中放置后進行處置(符合要求的,由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與相關單位銜接處置)。公共場所管理。加強對企業、學校、飯店、商店、超市等公共場所和經營性場所的環境衛生宣傳勸導,劃定環境維護責任范圍,按要求處置。水系治理。各村(社區)以及環保合作社要負責鎮域內責任水域及堤坡的日常衛生保潔,白色垃圾漂浮物打撈,病死牲畜打撈填埋處理,季節性大面積藻類水上植物清除處理等工作。人居環境美化。組織群眾對住所外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清理,規范農戶院內外物品擺放;深入開展“山綠水潤、春華秋實”系列創建,鼓勵各村(社區)、單位、農戶利用空坪隙地進行庭院綠化,利用庭院內閑置土地栽種經濟林木。加強對農村人畜糞便處理的指導,進一步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實施力度,大力推廣無害化衛生廁所。牲豬禁限養。以村為單位對牲豬養殖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每季度一次,上報時間分別為1月、4月、7月、10月上旬。對禁、限養區內牲豬養殖嚴格按上級要求進行禁、限養;對符合規定養殖,但又未完善養殖污水處置、凈化設備的,按先主后次、先大后小的原則,上報修建計劃,由鎮政府向上級部門報告并爭取相關修建指標(見附件5)。禁伐:必須到林業部門辦理森林砍伐證才能砍伐,渣土清運:必須和城管中隊聯系,取得渣土運輸許可并落實城管中隊的要求,比如使用正規渣土車,渣土車上路做好道路清掃、揚塵處理等等工作。
3、鞏固提升階段(2013年7月—12 月)。按季度考核,由鎮治理辦牽頭,以鎮聘請的環境義務監督員為力量的考評組,按季在季末的27、28兩日組織考核,下季度第一月初開展鎮、村兩級工作講評會。
提升階段:鞏固開展“山綠水潤、春華秋實”系列創建活動。各村(社區)深入開展綠色春華創建系列活動,按照指標全面進行整治、提升,在7月份對各創建項目進行申報,并總結相關文字、圖片資料報治理辦,治理辦將于11月份組織驗收。
七、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村要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整治工作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村“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各村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和職責,建立村干部包組,組干部、黨員包戶的包干責任制,建立村域衛生保潔管理網格,落實網格管理目標責任人(村干部、組干部、黨員代表、村級義務保潔員),推動環境整治活動成為日常性的管理工作,逐步納入規范化、常態化的軌道。
2、健全隊伍,責任到人
各村(社區)為責任主體,根據自身情況建立義務保潔隊伍,按要求統一配備保潔服和宣傳廣播設備,由鎮環保合作社定期組織培訓。村義務保潔員負責除鎮環保合作社的工作區域外的村級環境衛生,主要職責是對村內責任區域進行定期清掃保潔,對責任區域內村民垃圾分類、減量、處置,對有害垃圾回收工作進行引導,確保“四邊”(屋邊、路邊、田邊、水邊)整潔。各村(社區)要加強施工場所的環境保護,強化鎮級及鎮級以上道路施工項目的揚塵污染治理,施工方須設立施工圍擋,車輛出入口須設置洗車平臺,做到車輪不帶泥。
3、拓寬渠道,加強監督
(1)加強日常管理。明確環境治理督查工作為鎮聯合巡查隊日常巡查的重點工作,嚴厲打擊亂扔動物尸體、大規模亂傾倒垃圾、不按要求運輸渣土等行為。
(2)加強義務監督。由治理辦從各村(社區)縣鎮人大代表、黨代表、村干部、村民組長、威望人事、青年中選取10人成立鎮環境治理義務督導隊(每村上報2人),對全鎮環境衛生治理情況常年進行監督,每季度組織一次環境衛生集中檢查評比,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根據督查結果每季度制成督查通報,對環境治理成果突出的進行通報表揚,對整治效果不明顯的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復查,考核結果與年底目標管理考核及績效工作經費掛鉤,按照獎懲辦法落實。
(3)加強全民參與。通過手機短信平臺實時發布環境治理動態信息、環保知識宣傳資料、環境治理督導通報向全鎮廣大人民發布環境治理動態,引導、激發全民參與環境治理,對嚴重危害農村環境的行為進行舉報,一經核實并抓獲相關人員,對舉報人給予100元/次的獎勵,舉報電話設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號碼86380188)。
4、加強考核,嚴格獎懲
日常考評:鎮環境治理領導小組根據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及鎮環境綜合治理督導隊每季度衛生評比結果,嚴格落實考核獎懲措施。各季度鎮對村評比前三名的每個村獎勵2000元,后二名村支部書記須向書記、鎮長說明情況,兩個季度連續名列后二名的村,由村支書在季度講評會表態發言,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創建考評:鎮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根據各村全年綠色創建工作,由鎮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鎮環境治理督導隊根據全年考評結果評選,具體獎項為:
(1)評為市級十佳村(社區),獎勵2萬元;
(2)被上級環境治理部門定位示范推廣點(有文件或資料依據)的村(社區)獎勵1萬元;
(3)評選“綠色庭院”20戶,每戶獎勵1000元;
(4)評選綠色花園式單位(含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幼兒園)2個,獲選單位獎勵5000元;
(5)評選綠色村莊(社區),不限名額,獎勵金額2萬元;
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將納入村年度考核重要內容進行考核考評,對工作成效差(被評為市級十差村實行一票否決、被縣級以上環境治理、生態保護部門提出重點批評的或未按縣級暗訪要求限期整改)的,視情況取消其評先評優資格或實行一票否決。具體獎懲措施如下:
(1)被評為市級十差村的村(社區),在年底績效經費(30%)中扣罰50%;
(2)被縣級以上環境治理、生態保護部門提出重點批評的或未按縣級暗訪要求限期整改的,每次在年底績效經費(30%)中扣罰30%。
如遇到重疊,以最高扣罰獎金為準,不重復扣罰。
根據全年環境治理工作情況,鎮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對聯村干部、村干部實施獎懲考核,具體獎懲措施根據年度考核結果按照各村(社區)環境治理網格責任實施。
附件:環保合作社和村(社區)環境治理責任范圍
附件
環保合作社責任范圍
(1)八條主干道保潔:新S207線、老S207線、春垅線、九橫線、長松線、大紅線、宋水線、開元東路口至果園門樓等春華鎮路段8條主干道及邊坡;
(2)集鎮保潔:春華集鎮、大魚集鎮、茶葉集鎮的日常衛生保潔、居民生活垃圾每日上門收集處理、垃圾池內有毒有害垃圾分類處理、清運清收;
(3)六條水域保潔:撈刀河(瀏陽接口處至黃花出口處)、金井河(路口上杉市至果園金江壩)、戰備水庫流域(九田村高樓壩至九木金井河口)、胭脂港(新S207橋下至撈刀河接口處)、西沙港及撈刀河回水灣(朱家段處回水河折灣處)等鎮域內責任水域及堤(邊)坡;
(4)鎮壓縮站的垃圾壓縮、裝轉、機械保養、衛生保潔及日常管理;
(5)鎮域內有政府舉行的各項大型活動和衛生檢查及相關工作時服從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的統一調派,處理一切環境衛生維護工作;
村(社區)責任范圍
責任區域:除鎮環保合作社的工作范圍外的各村(社區)村域范圍。
(1)負責村域“四邊”衛生保潔:1、屋邊衛生:農戶房前屋后無亂堆亂放、無暴露垃圾、無污水亂排、無露天糞坑,人畜分離、禽畜圈養,無畜禽糞污亂排2、路邊衛生:村莊道路平整、無污水橫流,道路兩廂無暴露垃圾,垃圾入池并無暴澎現象,垃圾池周圍無散亂垃圾3、水邊衛生:可視范圍內水塘、水壩、水渠清潔,水面不得有單個面積1平方米以上相對靜止的漂浮垃圾、畜禽糞污及動物尸體,塘邊、壩邊、渠邊無暴露垃圾4、田邊衛生:無暴露垃圾;菜地無露天糞坑、整潔規范。
(2)組織義務保潔員每月至少兩次上門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和桶裝垃圾,引導農戶對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處置。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處置標準:不可利用的植物殘品作燃料;可喂養畜禽的作飼料;可堆漚降解的作肥料;廢棄的工業類產品義務保潔員上門收。
(3)至少每季度組織一次衛生評比并公示,督促和引導村民組發動農戶自覺參與衛生整潔行動,搞好四邊衛生。并根據衛生評比結果,制定和落實對農戶的獎懲措施,每季度對優秀村民小組、農戶實施小額物質獎勵。衛生評比結果需在各季度末28日前報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
(4)村域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及垃圾處置工作,由各村包干,自行處置,可降解以及無污染生活垃圾不出村,有毒有害垃圾交由環保合作社回收處置,環保合作社每月到各村清運一次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每村每月清運量不得超過二車。
(5)排查村域陳年垃圾和衛生死角,對上級部門督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到位,對整改不及時、整改不到位的,一經發現,獎懲措施加倍落實。(春華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