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3.15
申請日:2023.12.15
分類號:C02F3/12(2023.01)I
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涉及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包括:池體;所述池體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架,且池體內部安裝有內擋筒,內擋筒底部呈懸空狀;所述池體頂部安裝有頂架,且頂架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A;所述池體頂部連接有堰圈,堰圈頂部與頂架底部相接觸,且電機A與堰圈相連;所述池體底部連接有分離管體。本發明采用單一池體的連續進水、連續出水運行,活性污泥的無動力回流,并通過進水及射流曝氣器的切線出水實現了水利攪拌旋流及曝氣,極大地降低了能耗。解決了現有SBR工藝無法連續運行,往往需要多組交替運行,氧化溝、AAO工藝可連續進水,但是污泥回流需要用泵或氣提回流,增加能耗的問題。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池體(2);所述池體(2)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架(1),且池體(2)內部安裝有內擋筒(3),內擋筒(3)底部呈懸空狀;所述池體(2)頂部安裝有頂架(5),且頂架(5)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A(6);所述池體(2)頂部連接有堰圈(7),堰圈(7)頂部與頂架(5)底部相接觸,且電機A(6)與堰圈(7)相連;所述池體(2)底部連接有分離管體(8),分離管體(8)外部固定連接有電機B(10);所述分離管體(8)內部安裝有螺旋輸送桿(11),且分離管體(8)外部固定套裝有收集罩(12),收集罩(12)與支撐架(1)相連;所述螺旋輸送桿(11)外部連接有堵盤(13),堵盤(13)與分離管體(8)外側相接觸;所述池體(2)外部連接有回流管(16),且回流管(16)底端與收集罩(12)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2)外部設有進水管(201),進水管(201)內端沿內擋筒(3)切線方向與內擋筒(3)內側相連通,池體(2)頂部設有出水槽堰(203),出水槽堰(203)內側呈環繞狀設有,進水斜槽(2031),池體(2)外部設有出水管(202),出水管(202)內端與出水槽堰(203)底部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2)底部內安裝有射流曝氣器(4),射流曝氣器(4)的進氣管頂端高于池體(2)頂部,射流曝氣器(4)的噴嘴沿內擋筒(3)切線方向朝向內擋筒(3)內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圈(7)轉動連接于出水槽堰(203)內,堰圈(7)頂部呈環繞狀設有出水斜槽(701),出水斜槽(701)與進水斜槽(2031)相連通,出水斜槽(701)一端呈傾斜狀,進水斜槽(2031)一端呈傾斜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A(6)的驅動軸上安裝有蝸桿(601),蝸桿(601)與頂架(5)轉動連接,堰圈(7)頂部中心部位安裝有蝸輪(702),蝸輪(702)位于頂架(5)頂部,蝸桿(601)與蝸輪(702)傳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曝氣器(4)底部中心部位設有排泥底口(204),分離管體(8)頂部設有進泥口(801),排泥底口(204)與進泥口(801)相連通,分離管體(8)外部呈環繞狀設有濾水口(802),濾水口(802)與收集罩(12)內部相連通,分離管體(8)內部安裝有濾網筒(9),濾網筒(9)位于濾水口(802)內側,分離管體(8)一端呈環繞狀設有排泥孔(80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輸送桿(11)轉動連接于分離管體(8)內部,螺旋輸送桿(11)與濾網筒(9)內側相接觸,電機B(10)的驅動軸與螺旋輸送桿(11)相連,螺旋輸送桿(11)外部設有兩個導向槽(1101),堵盤(13)滑動連接于螺旋輸送桿(11)外部,堵盤(13)內側設有兩個凸塊(1301),凸塊(1301)滑動連接于導向槽(1101)內,堵盤(13)一側與排泥孔(803)外側相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輸送桿(11)端部螺紋連接有螺母(14),螺旋輸送桿(11)靠近端部套裝有彈簧(15),彈簧(15)一端與螺母(14)相接觸,彈簧(15)另一端與堵盤(13)相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12)底部設有排水管(1201),排水管(1201)通過回流管(16)與進水管(201)相連通,回流管(16)的管路上安裝有水泵(17)和止逆閥(18)。
發明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涉及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解決了目前污水處理常用的脫氮除磷生物處理方法有SBR、氧化溝、AAO等工藝,三種成熟的工藝中,SBR工藝不需要污泥回流,所有的反應在一個池子內即可完成,但缺點是SBR工藝無法連續運行,往往需要多組交替運行,增加了投資及占地面積,氧化溝、AAO工藝可連續進水,但是污泥回流需要用泵或氣提回流,增加了一定的能耗的問題。
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具體包括:池體;所述池體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架,且池體內部安裝有內擋筒,內擋筒底部呈懸空狀;所述池體頂部安裝有頂架,且頂架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A;所述池體頂部連接有堰圈,堰圈頂部與頂架底部相接觸,且電機A與堰圈相連;所述池體底部連接有分離管體,分離管體外部固定連接有電機B;所述分離管體內部安裝有螺旋輸送桿,且分離管體外部固定套裝有收集罩,收集罩與支撐架相連;所述螺旋輸送桿外部連接有堵盤,堵盤與分離管體外側相接觸;所述池體外部連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底端與收集罩相連。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池體外部設有進水管,進水管內端沿內擋筒切線方向與內擋筒內側相連通,池體頂部設有出水槽堰,出水槽堰內側呈環繞狀設有,進水斜槽,池體外部設有出水管,出水管內端與出水槽堰底部相連通。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池體底部內安裝有射流曝氣器,射流曝氣器的進氣管頂端高于池體頂部,射流曝氣器的噴嘴沿內擋筒切線方向朝向內擋筒內側。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堰圈轉動連接于出水槽堰內,堰圈頂部呈環繞狀設有出水斜槽,出水斜槽與進水斜槽相連通,出水斜槽一端呈傾斜狀,進水斜槽一端呈傾斜狀。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機A的驅動軸上安裝有蝸桿,蝸桿與頂架轉動連接,堰圈頂部中心部位安裝有蝸輪,蝸輪位于頂架頂部,蝸桿與蝸輪傳動連接。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射流曝氣器底部中心部位設有排泥底口,分離管體頂部設有進泥口,排泥底口與進泥口相連通,分離管體外部呈環繞狀設有濾水口,濾水口與收集罩內部相連通,分離管體內部安裝有濾網筒,濾網筒位于濾水口內側,分離管體一端呈環繞狀設有排泥孔。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螺旋輸送桿轉動連接于分離管體內部,螺旋輸送桿與濾網筒內側相接觸,電機B的驅動軸與螺旋輸送桿相連,螺旋輸送桿外部設有兩個導向槽,堵盤滑動連接于螺旋輸送桿外部,堵盤內側設有兩個凸塊,凸塊滑動連接于導向槽內,堵盤一側與排泥孔外側相接觸。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螺旋輸送桿端部螺紋連接有螺母,螺旋輸送桿靠近端部套裝有彈簧,彈簧一端與螺母相接觸,彈簧另一端與堵盤相接觸。
至少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收集罩底部設有排水管,排水管通過回流管與進水管相連通,回流管的管路上安裝有水泵和止逆閥。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旋流式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使用時,污水從進水管沿內擋筒切線方向進入內擋筒內池體,射流曝氣器所噴射的空氣及水混合液沿內擋筒底部切線方向出水,使內擋筒內部的池體內混合液形成逆時針旋流形式,同時根據“茶葉悖論”現象,此時內擋筒內池體水流會形成垂直于旋流方向的“二次流”效應,活性污泥密度稍大于水,在二次流作用下活性污泥在內擋筒內池體中的流動方向為:底部向池體中心轉動軸方向流動,上部向四周內擋筒方向流動,在內擋筒底部活性污泥與處理后的清水產生泥水分離現象,清水沿內擋筒外側進入出水槽堰內,通過出水管排出,活性污泥在內擋筒內的池體中繼續循環流動,通過進水及射流曝氣器的切線出水實現了水利攪拌旋流及曝氣,極大地降低了能耗。
此外,電機A通過蝸桿帶動蝸輪轉動,蝸輪帶動堰圈同步轉動,出水斜槽位置發生改變,通過堰圈改變進水斜槽底部與池體連通高度,從而實現對池體內部水位高度進行調節,使水位高度能夠精準定位,提高設備的實用性能。
此外,當池體內部活性污泥的泥齡過長需要進行更換時,電機B帶動螺旋輸送桿轉動,活性污泥進入分離管體內部,通過螺旋輸送桿對活性污泥進行輸送,在活性污泥到達濾網筒部位時,活性污泥內部水分受擠壓影響下經濾網筒進入收集罩內,脫水后的活性污泥將堵盤頂開,通過排泥孔排出,實現活性污泥干濕分離效果,操作簡便;并通過止逆閥避免進水管內部污水經回流管進入收集罩內,水泵運轉,收集罩內的活性污泥干濕分離所產出的污水經回流管再次流入進水管內,保障污水處理效果。
(發明人:黃豆豆;張傳兵;程西亞;朱光雨;陸兆華;張佳瑋;陳翠芹;王鵬云;韓亞飛;田攀陽;王效騫;侯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