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8.22
申請日:2023.06.12
分類號:C02F3/12(2023.01)I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內源性碳源填料構建活性“重”泥系統的方法。本發明利用污泥質生物炭,作為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依托傳統活性污泥系統和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構建活性“重”泥系統。新的活性“重”泥系統中生物數量增加、種類增多,生物處理能力提升,可有效提升容積負荷和污水處理效率,且利用內源性碳源,可減少外部碳源投加,可增強脫氮除磷能力,可減少整個工藝系統剩余污泥產生量,可系統性降低污水處理全過程能耗物耗和成本,提升傳統污水處理系統的效能。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利用內源性碳源填料構建活性“重”泥系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污泥處理:將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產生的剩余污泥進入污泥碳化生產線,制備出污泥質生物炭;步驟二加工分類:將步驟一所得的污泥質生物炭通過特定工藝得到粒狀污泥質生物炭,將該粒狀污泥質生物炭作為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步驟三投加填料:將步驟二所得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投加至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進水段;步驟四參數調控:隨著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的逐步添加,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內形成新的活性“重”泥系統,通過當前的出水指標與未添加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時的出水指標的變化調控該處理系統的工藝參數;步驟五循環處理:將活性“重”泥系統中產生的部分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隨剩余污泥再次進入污泥碳化處理系統,再次進行步驟一到步驟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內源性碳源填料構建活性“重”泥系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污水處理系統的碳化污泥提升污水處理系統的效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內源性碳源填料構建活性“重”泥系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污泥質生物炭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調理改性:通過添加調理劑對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進行調理,改變污泥性能,得到改性污泥;步驟2)脫水破碎:將步驟1)所得改性污泥通過板框壓濾機進行脫水,使污泥形成泥餅,再用破碎機進行破碎,得到碎狀泥塊;步驟3)預熱干化:將步驟2)所得碎狀泥塊輸送至碳化機的預熱干化段,將碳化機后段熱源循環利用,控制碳化機后段溫度在100°C左右進行預熱干化得到預干化污泥;步驟4)干化碳化:將步驟3)所得預干化污泥輸送至碳化機干化段,控制碳化機干化段工作溫度在130-150°C之間,利用熱源間接加熱污泥,將含水率降到5%以下,將含水率低于5%的污泥輸送至碳化機碳化段,在絕氧環境下,控制溫度在400-600°C之間將污泥進行分解碳化,得到污泥質生物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內源性碳源填料構建活性“重”泥系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污泥質生物炭含水率低于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內源性碳源填料構建活性“重”泥系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添加的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總量與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污泥濃度正相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內源性碳源填料構建活性“重”泥系統的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利用內源性碳源填料構建活性“重”泥系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污泥處理:將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產生的剩余污泥進入污泥碳化生產線,制備出污泥質生物炭;步驟二加工分類:將步驟一所得的污泥質生物炭通過特定工藝得到粒狀污泥質生物炭,將該粒狀污泥質生物炭作為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步驟三投加填料:將步驟二所得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投加至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進水段;步驟四參數調控:隨著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的逐步添加,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內形成新的活性“重”泥系統,通過出水指標的變化調控該處理系統的工藝參數;步驟五循環處理:將活性“重”泥系統中產生的部分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隨剩余污泥再次進入污泥碳化處理系統,再次進行步驟一到步驟四。
優選的,所述步驟一中污泥質生物炭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調理改性:通過添加調理劑對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進行調理,改變污泥性能,得到改性污泥;步驟2)脫水破碎:將步驟1)所得改性污泥通過板框壓濾機進行脫水,使污泥形成泥餅,再用破碎機進行破碎,得到碎狀泥塊;步驟3)預熱干化:將步驟2)所得碎狀泥塊輸送至碳化機的預熱干化段,將碳化機后段熱源循環利用,控制碳化機后段溫度在100°C左右進行預熱干化得到預干化污泥;步驟4)干化碳化:將步驟3)所得預干化污泥輸送至碳化機干化段,控制碳化機干化段工作溫度在130-150°C之間,利用熱源間接加熱污泥,將含水率降到5%以下,將含水率低于5%的污泥輸送至碳化機碳化段,在絕氧環境下,控制溫度在400-600°C之間將污泥進行分解碳化,得到剩余物質為污泥質生物炭。
優選的,所述步驟二中污泥質生物炭含水率低于5%。
優選的,所述步驟三中添加的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總量與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污泥濃度正相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利用碳化工藝處理后的污泥質生物炭,作為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EndogenousCarbonSourceFiller),利用其特有的孔隙結構、比表面積等特點,依托傳統活性污泥系統和內源性碳源填料ECSF,構建活性“重”泥系統。新的活性“重”泥系統中生物數量增加、種類增多,生物處理能力提升,可有效提升容積負荷和污水處理效率,而且利用內源性碳源,可減少外部碳源等藥劑投加,可提高工藝系統效能、增強脫氮除磷能力,可提升系統穩定性,可進一步減少整個工藝系統剩余污泥產生量,可系統性降低污水處理全過程能耗物耗和成本,利用污水處理系統的碳化污泥提升傳統污水處理系統的效能。
(發明人:黃紅旗;李柱;龍思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