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3.19
申請日:2024.02.07
分類號:C02F1/52(2023.01)I;C02F103/14(2006.01)N
摘要
本申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涂裝污水凈化分隔處理裝置,包括凝絮桶、凈水桶以及沉淀桶,凝絮桶、凈水桶以及沉淀桶由上到下依次連通,在凝絮桶上方中間位置連接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豎直向下且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轉動桿,在轉動桿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兩個分隔結構,凝絮桶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凝絮閘門,凈水桶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凈水閘門,沉淀桶的底部設置有沉淀閘門,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齒輪傳動結構,齒輪傳動結構連接有螺紋桿,螺紋桿設置有控制凝絮閘門的凝絮控制結構、控制凈水閘門的凈水控制結構以及控制沉淀閘門的沉淀控制結構,達到了使涂裝污水凈化處理更加方便的效果。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涂裝污水凈化分隔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凝絮桶(1)、凈水桶(2)以及沉淀桶(3),凝絮桶(1)、凈水桶(2)以及沉淀桶(3)由上到下依次連通,凝絮桶(1)上方開設有進水口(12),在凝絮桶(1)上方中間位置連接有電機(4),電機(4)的輸出軸豎直向下且電機(4)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轉動桿(41),在轉動桿(41)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兩個分隔結構(5),兩個分隔結構(5)分別設置在凝絮桶(1)與凈水桶(2)連通處以及凈水桶(2)與沉淀桶(3)的連通處,凝絮桶(1)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凝絮閘門(11),凈水桶(2)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凈水閘門(21),沉淀桶(3)的底部設置有沉淀閘門(31),電機(4)的輸出軸連接有齒輪傳動結構(6),齒輪傳動結構(6)連接有螺紋桿(7),螺紋桿(7)設置有控制凝絮閘門(11)的凝絮控制結構(71)、控制凈水閘門(21)的凈水控制結構(72)以及控制沉淀閘門(31)的沉淀控制結構(73);所述齒輪傳動結構(6)包括第一齒輪(61)、第二齒輪(62)、第三齒輪(63)以及第四齒輪(64),第一齒輪(61)固定在電機(4)的輸出軸上,第二齒輪(62)與第一齒輪(61)嚙合,第二齒輪(62)連接有輪桿(621),輪桿(621)轉動連接在凝絮桶(1)的上表面,輪桿(621)背離凝絮桶(1)一端連接第三齒輪(63),第四齒輪(64)與第三齒輪(63)嚙合,第四齒輪(64)固定連接螺紋桿(7);所述齒輪傳動結構(6)外側套設有齒輪箱(14),齒輪箱(14)固定在凝絮桶(1)的上表面,輪桿(621)轉動連接齒輪箱(14),螺紋桿(7)轉動連接齒輪箱(14);所述凝絮控制結構(71)包括第一錐齒輪(711)和第二錐齒輪(712),第一錐齒輪(711)固定連接螺紋桿(7),第二錐齒輪(712)轉動連接在凝絮桶(1)外側周向面,第一錐齒輪(711)和第二錐齒輪(712)嚙合,第二錐齒輪(712)與凝絮閘門(11)固定連接,凝絮閘門(11)呈圓弧狀,凝絮桶(1)外側周向面開設有凝絮滑軌(152),凝絮閘門(11)滑動連接在凝絮滑軌(152)內;所述凈水控制結構(72)包括螺紋套(721),凈水閘門(21)滑動連接在凈水桶(2)外側周向面,螺紋套(721)固定連接凈水閘門(21);所述沉淀控制結構(73)包括套環(731)、傳動線(732)以及滾輪(733),套環(731)套設在凈水桶(2)外側,且套環(731)固定連接凈水閘門(21),沉淀閘門(31)滑動連接在沉淀桶(3)底部,滾輪(733)轉動連接在沉淀桶(3)底部靠近沉淀閘門(31)處,且滾輪(733)設置在沉淀閘門(31)的滑動軌跡上,傳動線(732)兩端分別連接套環(731)和沉淀閘門(31),且傳動線(732)繞在滾輪(733)上;所述沉淀桶(3)底部設置有彈簧(341),彈簧(341)一端固定在沉淀桶(3)底部,彈簧(341)另一端固定連接沉淀閘門(31),彈簧(341)的伸縮方向與沉淀閘門(31)的滑動方向相同;所述分隔結構(5)包括四個支架桿(51),支架桿(51)呈十字設置,四個支架桿(51)互相背離一端滑動連接在凈水桶(2)的內壁,四個支架桿(51)相靠近一端固定連接,轉動桿(41)周向面上固定設置有四個開扇桿(52),在四個支架桿(51)沿同一圓周方向相同一側開設有桿槽(512),四個開扇桿(52)分別設置在桿槽(512)內,桿槽(512)內設置有折疊隔膜(53),折疊隔膜(53)相對兩側分別與開扇桿(52)和桿槽(512)連接;所述支架桿(51)開設桿槽(512)相對一側開設有用于開扇桿(52)進入的密封槽(513);所述第一齒輪(61)為缺齒齒輪,且第一齒輪(61)的缺齒角度至少為90度。
發明內容
本申請為了使涂裝污水凈化處理更加方便,提供了一種涂裝污水凈化分隔處理裝置。
本申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涂裝污水凈化分隔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凝絮桶、凈水桶以及沉淀桶,凝絮桶、凈水桶以及沉淀桶由上到下依次連通,凝絮桶上方開設有進水口,在凝絮桶上方中間位置連接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豎直向下且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轉動桿,在轉動桿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兩個分隔結構,兩個分隔結構分別設置在凝絮桶與凈水桶連通處以及凈水桶與沉淀桶的連通處,凝絮桶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凝絮閘門,凈水桶的周向面上設置有凈水閘門,沉淀桶的底部設置有沉淀閘門,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齒輪傳動結構,齒輪傳動結構連接有螺紋桿,螺紋桿設置有控制凝絮閘門的凝絮控制結構、控制凈水閘門的凈水控制結構以及控制沉淀閘門的沉淀控制結構。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進行涂裝污水處理時,通過進水口將污水導入到處理裝置內,同時通過進水口將凝絮劑放入,污水中的部分雜質沉淀到沉淀桶內,部分雜質與凝絮劑反應漂浮在水面,隨后啟動電機,電機的輸出軸控制轉動桿轉動,從而帶動分隔結構將凝絮桶、凈水桶和沉淀桶分隔,隨后電機通過齒輪傳動結構帶動凝絮控制結構、凈水控制結構以及沉淀控制結構,從而將凝絮閘門、凈水閘門以及沉淀閘門打開,將處理過的凈水與雜質分隔,同時將雜質排出分隔處理裝置,從而達到對涂裝污水凈化處理更加方便的目的。
可選的,所述齒輪傳動結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以及第四齒輪,第一齒輪固定在電機的輸出軸上,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第二齒輪連接有輪桿,輪桿轉動連接在凝絮桶的上表面,輪桿背離凝絮桶一端連接第三齒輪,第四齒輪與第三齒輪嚙合,第四齒輪固定連接螺紋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轉動帶動第一齒輪轉動,第一齒輪帶動第二齒輪轉動,從而帶動輪桿和第三齒輪轉動,第三齒輪帶動第四齒輪和螺紋桿轉動,從而帶動凝絮控制結構將凝絮閘門打開,帶動凈水控制結構控制凈水閘門打開,帶動沉淀控制結構控制凈水閘門打開。
可選的,所述齒輪傳動結構外側套設有齒輪箱,齒輪箱固定在凝絮桶的上表面,輪桿轉動連接齒輪箱,螺紋桿轉動連接齒輪箱。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齒輪箱為輪桿和螺紋桿提供支撐,同時將齒輪傳動結構保護在齒輪箱內,減少齒輪傳動結構受外界影響產生的損害,增加齒輪傳動結構的使用壽命。
可選的,所述凝絮控制結構包括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固定連接螺紋桿,第二錐齒輪轉動連接在凝絮桶外側周向面,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嚙合,第二錐齒輪與凝絮閘門固定連接,凝絮閘門呈圓弧狀,凝絮桶外側周向面開設有凝絮滑軌,凝絮閘門滑動連接在凝絮滑軌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紋桿轉動帶動第一錐齒輪轉動,從而帶動第二錐齒輪轉動,從而帶動凝絮閘門打開或關閉。
可選的,所述凈水控制結構包括螺紋套,凈水閘門滑動連接在凈水桶外側周向面,螺紋套固定連接凈水閘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帶動齒輪傳動結構轉動,從而帶動螺紋桿進行轉動,從而帶動螺紋套沿螺紋桿滑動,從而使螺紋套帶動凈水閘門打開或關閉。
可選的,所述沉淀控制結構包括套環、傳動線以及滾輪,套環套設在凈水桶外側,且套環固定連接凈水閘門,沉淀閘門滑動連接在沉淀桶底部,滾輪轉動連接在沉淀桶底部靠近沉淀閘門處,且滾輪設置在沉淀閘門的滑動軌跡上,傳動線兩端分別連接套環和沉淀閘門,且傳動線繞在滾輪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凈水閘門打開帶動套環滑動,從而通過傳動線帶動沉淀閘門打開。
可選的,所述沉淀桶底部設置有彈簧,彈簧一端固定在沉淀桶底部,彈簧另一端固定連接沉淀閘門,彈簧的伸縮方向與沉淀閘門的滑動方向相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沉淀閘門打開時,彈簧產生彈性形變并儲存彈性勢能,套環向下滑動時,彈簧回彈將沉淀閘門自動關閉,從而使污水凈化更加方便。
可選的,所述分隔結構包括四個支架桿,支架桿呈十字設置,四個支架桿互相背離一端滑動連接在凈水桶的內壁,四個支架桿相靠近一端固定連接,轉動桿周向面上固定設置有四個開扇桿,在四個支架桿相同一側開設有桿槽,四個開扇桿分別設置在桿槽內,桿槽內設置有折疊隔膜,折疊隔膜相對兩側分別與開扇桿和桿槽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轉動帶動轉動桿轉動,轉動桿帶動開扇桿滑動,使開扇桿帶動折疊隔膜伸出桿槽,直到折疊隔膜將支架桿之間的縫隙堵住,從而將凝絮桶、凈水桶和沉淀桶分隔。
可選的,所述支架桿開設桿槽相對一側開設有用于開扇桿進入的密封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開扇桿在支架桿的桿槽滑出并進入到另一支架桿的密封槽,使支架桿之間的空隙密封的更加緊密。
可選的,所述第一齒輪為缺齒齒輪,且第一齒輪的缺齒角度至少為90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需要對污水處理分隔時,電機轉動帶動轉動桿轉動,從而帶動開扇桿將折疊隔膜帶出桿槽,從而將凝絮桶、凈水桶和沉淀桶分隔,此時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不嚙合,直到折疊隔膜將凝絮桶、凈水桶和沉淀桶完全分隔時,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從而帶動凝絮閘門、凈水閘門以及沉淀閘門打開,從而防止處理裝置進行排水時,凝絮桶與凈水桶分隔不完全,導致導出的凈水處理不完全。
綜上所述,本申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通過設置了電機帶動分隔結構將凝絮桶、凈水桶和沉淀桶分隔,并且通過電機將凝絮閘門、凈水閘門和沉淀閘門打開,從而使涂裝污水的處理更加簡便;
通過設置了螺紋套與凈水閘門連接,使螺紋桿轉動時帶動螺紋套沿螺紋桿滑動,從而帶動凈水閘門的開關;
通過將第一齒輪設置成缺齒齒輪使分隔結構使電機將絮凝桶、凈水桶和沉淀桶分隔后再將凝絮閘門、凈水閘門和沉淀閘門打開。
(發明人:沈紹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