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10
申請日:2023.08.30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3/30(2023.01)N;C02F103/34(2006.01)N;C02F1/52(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72(2023.01)N;C02F1/66(2023.01)N;C02F1
/28(2023.01)N;C02F101/16(2006.01)N;C02F1/56(2023.01)N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焦化廢水處理工藝,涉及焦化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的組合處理方法,利用三氯化鐵代替酸調節pH,不需要回調或者微調,并取代了絮凝藥劑,提高了工業生產中污水處理的COD去除率,污染物處理徹底,且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少,出水可回用,實現達標排放。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焦化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預處理:向蒸氨廢水中加入焦粉攪拌后,靜置或加入絮凝劑靜置,得到初級處理的蒸氨廢水;S2、生化處理:將初級處理的蒸氨廢水與活性污泥擬合,進行預曝氣,經過初級沉淀后,進行反硝化反應和硝化反應,結束后靜置進行二級沉淀,排出上層蒸氨廢水;S3、深度處理:將S2處理后的生化出水引入多相芬頓反應器,加入三氯化鐵,調節液體pH=3~3.5,添加硫酸亞鐵和雙氧水進行反應,之后繼續加入絮凝劑混凝沉淀,回調pH=6~7.5;S4、S3處理后的上清液進入多介質-超濾-反滲透處理,處理后回用:濃鹽水進入二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產水進回用水池,超濃鹽水進入二級深度處理;S5、二級深度處理:超濃鹽水進入多相芬頓反應器,加入三氯化鐵,調節液體pH=3~3.5,添加硫酸亞鐵和雙氧水進行反應,之后繼續加入絮凝劑混凝沉淀,回調pH=7~7.5;S6、S5二級深度處理后的上清液排出,并向其中加入活性炭,達標后排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S1中焦粉的用量為1kg/噸,加入焦粉后攪拌1.2h,靜置時間30min,絮凝劑為PAM,加入后溶液中PAM濃度為1~5pp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活性污泥的用量2000~6000mg/L,預曝氣時間不低于20h,沉淀時間2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S3中三氯化鐵調整pH值,硫酸亞鐵采用濃度10%的硫酸亞鐵溶液,雙氧水與硫酸亞鐵的摩爾濃度比為1:2~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S6中活性炭為325目碘值800的活性炭。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焦化廢水處理工藝,污染物處理徹底,出水可回用,工藝成本低。
為實現此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焦化廢水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S1、預處理:向蒸氨廢水中加入焦粉攪拌后,靜置或加入絮凝劑靜置,得到初級處理的蒸氨廢水;S2、生化處理:將初級處理的蒸氨廢水與活性污泥擬合,進行預曝氣,經過初級沉淀后,進行反硝化反應和硝化反應,結束后靜置進行二級沉淀,排出上層蒸氨廢水;S3、深度處理:將S2處理后的蒸氨廢水引入多相芬頓反應器,加入三氯化鐵,調節液體pH=3~3.5,添加硫酸亞鐵和雙氧水進行反應,之后繼續加入絮凝劑混凝沉淀,回調pH=6~7.5;S4、S3處理后的上清液進入多介質-超濾-反滲透處理,處理后回用:濃鹽水進入二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產水進回用水池,超濃鹽水進入二級深度處理;S5、二級深度處理:超濃鹽水進入多相芬頓反應器,加入三氯化鐵,調節液體pH=3~3.5,添加硫酸亞鐵和雙氧水進行反應,之后繼續加入絮凝劑混凝沉淀,回調pH=7~7.5;S6、S5二級深度處理后的上清液排出,并向其中加入活性炭,達標后排放。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采用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的組合處理方法,利用三氯化鐵代替酸調節pH,不需要回調或者微調,并取代了絮凝藥劑,提高了工業生產中污水處理的COD去除率,污染物處理徹底,且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少,出水可回用,實現達標排放。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為:S1中焦粉的用量為1kg/噸,加入焦粉后攪拌1.2h,靜置時間30min,絮凝劑為PAM,加入后溶液中PAM濃度為1~5ppm。
活性污泥的用量2000~6000mg/L,預曝氣時間不低于20h,沉淀時間2h。
S3中三氯化鐵調整pH值,硫酸亞鐵采用濃度10%的硫酸亞鐵溶液,雙氧水與硫酸亞鐵的摩爾濃度比為1:2~1:3。
S6中活性炭為325目碘值800的活性炭。
(發明人:劉振林;劉宸妤;楊靜怡;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