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10
申請日:2023.08.25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52(2023.01)I;C02F1/04(2023.01)N;C02F1/24(2023.01)N;C02F1/32(2023.01)N;C02F1/72(2023.01)N;C02F1/66(2023.01)N;C02F3
/00(2023.01)N
摘要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涉及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領域。其包括:底部為開口的沉淀箱,沉淀箱的底部設置有污泥箱,沉淀箱的底部設置有封板,封板與沉淀箱之間設置有升降組件,封板上設置有導流組件,且升降組件與導流組件之間設置有驅動組件。本申請具有不易像管道輸送污泥一樣而發生堵塞的情況的效果。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為開口的沉淀箱(2),所述沉淀箱(2)的底部設置有污泥箱(21),所述沉淀箱(2)的底部設置有封板(24),所述封板(24)與所述沉淀箱(2)之間設置有升降組件(3),所述沉淀箱(2)的頂部安裝有驅動電機(25),且所述驅動電機(25)與所述升降組件(3)連接,所述封板(24)上設置有導流組件,且所述升降組件(3)與所述導流組件之間設置有驅動組件(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3)包括:絲桿(31)和升降桿(32),所述沉淀箱(2)的底壁開設有升降孔(22),所述升降桿(32)滑動連接于所述升降孔(22)內,且所述升降桿(32)與所述封板(24)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32)上開設有螺紋孔(321),所述絲桿(31)的一端與所述升降孔(22)的內壁連接、另一端螺紋連接于所述螺紋孔(321)內,所述驅動電機(25)的輸出軸與所述絲桿(31)之間通過傳動帶(253)傳動,所述驅動組件(8)設置于所述絲桿(31)與所述導流組件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組件包括:導流部(4)、滑移部(5)、傳動部(6)和頂升部(7),所述導流部(4)包括:導流板(41)和水平臺(42),所述封板(24)的頂壁開設有容置槽(241),所述水平臺(42)固定于所述容置槽(241)內,所述導流板(41)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所述容置槽(241)內、另一端與所述水平臺(42)的頂壁相抵接,所述滑移部(5)設置于所述容置槽(241)內,且所述驅動組件(8)設置于所述絲桿(31)與所述滑移部(5)之間,所述傳動部(6)設置于所述滑移部(5)上,且所述頂升部(7)設置于所述傳動部(6)與所述導流板(41)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部(5)包括:螺紋桿(51)、滑塊(52)和滑移板(53),所述滑移板(53)設置于所述容置槽(241)內,所述容置槽(241)的內側壁開設有滑槽(242),所述滑塊(52)滑動連接于所述滑槽(242)內,且所述滑塊(52)與所述滑移板(53)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51)轉動安裝在所述滑槽(242)內,且所述螺紋桿(51)貫穿所述滑塊(52)并與所述滑塊(52)螺紋連接,所述驅動組件(8)設置于所述絲桿(31)與所述螺紋桿(51)之間,所述傳動部(6)設置于所述滑移板(53)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部(6)包括:傳動齒條(61)、傳動桿(62)、傳動齒輪(63)和轉動齒輪(64),所述滑移板(53)上開設有容置孔(531),所述傳動齒條(61)固定于所述容置槽(241)內,所述傳動桿(62)轉動安裝在所述容置孔(531)內,所述傳動齒輪(63)同軸套設于所述傳動桿(62)上,且所述傳動齒輪(63)與所述傳動齒條(61)相嚙合,所述轉動齒輪(64)與所述頂升部(7)連接,且所述傳動齒輪(63)與所述轉動齒輪(64)相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部(7)包括:螺桿(71)、套筒(72)和連接塊(73)、所述導流板(41)的底壁開設有連接槽(411),且所述連接塊(73)滑動連接于所述連接槽(411)內,所述滑移板(53)上開設有讓位孔(532),且所述讓位孔(532)與所述容置孔(531)相連通,所述螺桿(71)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所述容置孔(531)內、另一端穿設所述讓位孔(532),所述套筒(72)的一端螺紋套設于所述螺桿(71)上、另一端與所述連接塊(73)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8)包括:承接塊(81)、轉動軸(82)、驅動齒輪(83)、驅動齒條(84)、第一齒輪(85)、第二齒輪(86)、第三齒輪(87)、第四齒輪(88)和驅動桿(89),所述升降孔(22)的內壁承接槽(23),所述承接塊(81)滑動連接于所述承接槽(23)內,所述驅動齒輪(83)通過所述轉動軸(82)轉動安裝在所述承接塊(81)的底部,所述驅動齒條(84)固定于所述承接槽(23)的內壁上,且所述驅動齒輪(83)與所述驅動齒條(84)相嚙合,所述第一齒輪(85)同軸套設于所述轉動軸(82)上,所述驅動桿(89)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所述承接塊(81)上并與所述第二齒輪(86)同軸固定、另一端貫穿至所述滑槽(242)內并與所述第三齒輪(87)同軸固定,所述第四齒輪(88)同軸套設于所述螺紋桿(51)上,且所述第一齒輪(85)與所述第二齒輪(86)相嚙合,所述第三齒輪(87)與所述第四齒輪(88)相嚙合。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2)的內頂壁轉動安裝有攪拌軸(251),所述攪拌軸(251)的頂端貫穿至所述沉淀箱(2)的頂部,且所述攪拌軸(251)上固定設置有攪拌葉(252),所述驅動電機(25)的輸出軸與所述攪拌軸(251)同軸固定,所述沉淀箱(2)的頂部轉動安裝有連接桿(254),所述升降孔(22)內轉動安裝有轉接桿(311),且所述轉接桿(311)的一端與所述絲桿(31)固定、另一端通過連接組件(9)與所述連接桿(254)連接,所述傳動帶(253)傳動于所述驅動電機(25)的輸出軸與所述連接桿(254)之間,所述連接組件(9)與所述沉淀箱(2)之間設置有控制組件(1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9)包括:限位桿(91)和穿設桿(92),所述轉接桿(311)上開設有限位孔(3111),所述連接桿(254)上開設有方形孔(2541),所述限位桿(91)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方形孔(2541)內、另一端設置于所述限位孔(3111)內,所述連接桿(254)所述穿設桿(92)的一端與所述限位桿(91)轉動連接、另一端穿設所述穿設孔(2542),所述控制組件(10)設置于所述穿設桿(92)與所述沉淀箱(2)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組件(10)包括:網罩(101)、浮板(102)、頂桿(103)和連接板(104),所述網罩(101)固定于所述沉淀箱(2)內,且所述浮板(102)滑動連接于所述網罩(101)內,所述頂桿(103)的一端與所述浮板(102)固定、另一端貫穿所述沉淀箱(2)的頂部向外伸出,所述連接板(104)固定于所述頂桿(103)與所述穿設桿(92)之間。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管道容易發生堵塞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
本申請提供一種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農藥生產用廢水處理設備,包括:底部為開口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底部設置有污泥箱,所述沉淀箱的底部設置有封板,所述封板與所述沉淀箱之間設置有升降組件,所述沉淀箱的頂部安裝有驅動電機,且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升降組件連接,所述封板上設置有導流組件,且所述升降組件與所述導流組件之間設置有驅動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啟動驅動電機,升降組件控制封板將沉淀箱的開口打開,同時驅動組件將驅動導流組件進行一定角度的傾斜翻轉,從而封板上的污泥能夠自動向污泥箱內掉落,無需人工對封板上的污泥進行清理,且不易像管道輸送的方式一樣而造成管道堵塞。
可選的,所述升降組件包括:絲桿和升降桿,所述沉淀箱的底壁開設有升降孔,所述升降桿滑動連接于所述升降孔內,且所述升降桿與所述封板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絲桿的一端與所述升降孔的內壁連接、另一端螺紋連接于所述螺紋孔內,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絲桿之間通過傳動帶傳動,所述驅動組件設置于所述絲桿與所述導流組件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啟動驅動電機,以驅動絲桿轉動,絲桿的轉動將驅動升降桿帶動封板沿豎直方向向下移動,以將沉淀箱的開口打開,從而一方面殘留的污水將直接流進污泥箱內,另一方面便于將封板的污泥清理至污泥箱內,以進行儲存。
可選的,所述導流組件包括:導流部、滑移部、傳動部和頂升部,所述導流部包括:導流板和水平臺,所述封板的頂壁開設有容置槽,所述水平臺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內,所述導流板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所述容置槽內、另一端與所述水平臺的頂壁相抵接,所述滑移部設置于所述容置槽內,且所述驅動組件設置于所述絲桿與所述滑移部之間,所述傳動部設置于所述滑移部上,且所述頂升部設置于所述傳動部與所述導流板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流板能夠一定角度地進行傾斜翻轉,從而污泥能夠自動掉落至污泥箱內;封板關閉沉淀箱的開口時,水平臺能夠保持導流板保持水平狀態。
可選的,所述滑移部包括:螺紋桿、滑塊和滑移板,所述滑移板設置于所述容置槽內,所述容置槽的內側壁開設有滑槽,所述滑塊滑動連接于所述滑槽內,且所述滑塊與所述滑移板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轉動安裝在所述滑槽內,且所述螺紋桿貫穿所述滑塊并與所述滑塊螺紋連接,所述驅動組件設置于所述絲桿與所述螺紋桿之間,所述傳動部設置于所述滑移板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升降桿沿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驅動組件將驅動螺紋桿轉動,螺紋桿的轉動將驅動滑塊帶動滑移板朝水平臺靠近;滑移板移動的過程中,傳動部運轉,并且驅動頂升部對導流板靠近水平臺的一端進行頂升,從而讓導流板達到一定角度的傾斜翻轉效果。
可選的,所述傳動部包括:傳動齒條、傳動桿、傳動齒輪和轉動齒輪,所述滑移板上開設有容置孔,所述傳動齒條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內,所述傳動桿轉動安裝在所述容置孔內,所述傳動齒輪同軸套設于所述傳動桿上,且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傳動齒條相嚙合,所述轉動齒輪與所述頂升部連接,且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轉動齒輪相嚙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滑移板靠近水平靠近的過程中,傳動齒輪進行轉動,傳動齒輪的轉動將帶動轉動齒輪的轉動;轉動齒輪的轉動能夠驅動頂升部對導流板進行頂升。
可選的,所述頂升部包括:螺桿、套筒和連接塊、所述導流板的底壁開設有連接槽,且所述連接塊滑動連接于所述連接槽內,所述滑移板上開設有讓位孔,且所述讓位孔與所述容置孔相連通,所述螺桿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所述容置孔內、另一端穿設所述讓位孔,所述套筒的一端螺紋套設于所述螺桿上、另一端與所述連接塊鉸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齒輪的轉動將帶動螺桿轉動,螺桿的轉動將驅動套筒沿豎直方向向上移動,從而能夠對導流板靠近水平臺的一端進行頂升,以使得導流板達到一定角度的傾斜翻轉效果。
可選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承接塊、轉動軸、驅動齒輪、驅動齒條、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和驅動桿,所述升降孔的內壁承接槽,所述承接塊滑動連接于所述承接槽內,所述驅動齒輪通過所述轉動軸轉動安裝在所述承接塊的底部,所述驅動齒條固定于所述承接槽的內壁上,且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驅動齒條相嚙合,所述第一齒輪同軸套設于所述轉動軸上,所述驅動桿的一端轉動安裝在所述承接塊上并與所述第二齒輪同軸固定、另一端貫穿至所述滑槽內并與所述第三齒輪同軸固定,所述第四齒輪同軸套設于所述螺紋桿上,且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三齒輪與所述第四齒輪相嚙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升降桿沿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時,升降桿將同時帶動承接塊沿豎直方向向下移動;承接塊移動的過程中,驅動齒輪將進行轉動,驅動齒輪的轉動將依次帶動轉動軸、第一齒輪、第二齒輪、驅動桿、第三齒輪、第四齒輪和螺紋桿的轉動,螺紋桿的轉動能夠驅動滑移板朝水平臺靠近。
可選的,所述沉淀箱的內頂壁轉動安裝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頂端貫穿至所述沉淀箱的頂部,且所述攪拌軸上固定設置有攪拌葉,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攪拌軸同軸固定,所述沉淀箱的頂部轉動安裝有連接桿,所述升降孔內轉動安裝有轉接桿,且所述轉接桿的一端與所述絲桿固定、另一端通過連接組件與所述連接桿連接,所述傳動帶傳動于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連接桿之間,所述連接組件與所述沉淀箱之間設置有控制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沉淀箱內注滿廢水后,控制組件將控制連接組件解除連接桿與轉接桿之間的連接,從而驅動電機能夠驅動攪拌軸帶動攪拌葉對廢水進行攪拌,以使得絮凝劑能夠與廢水充分混合,從而提高廢水的沉淀效果。
可選的,所述連接組件包括:限位桿和穿設桿,所述轉接桿上開設有限位孔,所述連接桿上開設有方形孔,所述限位桿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方形孔內、另一端設置于所述限位孔內,所述連接桿所述穿設桿的一端與所述限位桿轉動連接、另一端穿設所述穿設孔,所述控制組件設置于所述穿設桿與所述沉淀箱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沉淀箱內注滿廢水后,控制組件將控制穿設桿沿豎直方向向上進行抬升,以使得限位桿回收至方形孔內,從而解除了連接桿與轉接桿的連接;沉淀完成后,將沉淀后的廢水抽走,然后控制組件將控制穿設桿沿豎直方向向下進行下降,以使得限位桿插入至限位孔內,從而使得連接桿與轉接桿進行連接。
可選的,所述控制組件包括:網罩、浮板、頂桿和連接板,所述網罩固定于所述沉淀箱內,且所述浮板滑動連接于所述網罩內,所述頂桿的一端與所述浮板固定、另一端貫穿所述沉淀箱的頂部向外伸出,所述連接板固定于所述頂桿與所述穿設桿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沉淀箱內注入廢水后,浮板向浮至網罩的頂部,此過程中,浮板帶動頂桿和連接板沿豎直方向向上抬升,連接板將驅動穿設桿帶動限位桿沿豎直方向向上抬升,以使得限位桿回收至方形孔內,從而解除連接桿與轉接桿之間的連接;在沉淀箱內的廢水被抽走后,則限位桿將重新插入至限位孔內。
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效果:1、升降組件控制封板將沉淀箱的開口打開時,驅動組件將驅動導流組件進行一定角度的傾斜翻轉,從而封板上的污泥能夠自動向污泥箱內掉落,無需人工對封板上的污泥進行清理,且不易像管道輸送的方式一樣而造成管道堵塞。
2、滑移板靠近水平靠近的過程中,傳動齒輪進行轉動,傳動齒輪的轉動將帶動轉動齒輪的轉動;轉動齒輪的轉動能夠驅動頂升部對導流板進行頂升。
3、沉淀箱內注滿廢水后,控制組件將控制連接組件解除連接桿與轉接桿之間的連接,從而驅動電機能夠驅動攪拌軸帶動攪拌葉對廢水進行攪拌,以使得絮凝劑能夠與廢水充分混合,從而提高廢水的沉淀效果。
(發明人:葛銀鳳;韓洪強;王洋洋;耿肖兵;劉金貴;陳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