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我縣“十二五”規劃為指導,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總量預算管理和“陽光”環保為抓手,將污染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積極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強化結構減排,細化工程減排,實化監管減排,明確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確保完成年度及我縣“十二五”減排目標。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現狀及2014年減排目標
2013年全縣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為:化學需氧量8459.2噸,氨氮986噸,二氧化硫14050噸,氮氧化物2057噸。
2014年全縣四項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標為: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控制在7400噸以內,比2013年降低12.5%;氨氮控制在946噸以內,比2013年降低4.1%;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12200噸以內,比2013年降低13.1%;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在3700噸以內。
2014年全縣四項主要污染物總減排量指標分別為:化學需氧量900噸,氨氮103噸,二氧化硫600噸,氮氧化物0噸。
2014年,我縣四項主要污染物預支增量指標分別為:化學需氧量200噸,氨氮50噸,二氧化硫60噸。
表1 2014年主要污染物控制計劃
指 標 |
2013年排放量(噸) |
2014年控制排放量(噸) |
相對2013年削減比例(%) |
化學需氧量 |
8459.2 |
7400 |
12.5 |
氨氮 |
986 |
946 |
4.1 |
二氧化硫 |
14050 |
12200 |
13.1 |
氮氧化物 |
2057 |
2057 |
表2 2014年主要污染物總減排量、預支增量控制計劃
指 標 |
化學需氧量 |
氨氮 |
二氧化硫 |
氮氧化物 |
總減排量(噸) |
900 |
103 |
600 |
0 |
預支增量(噸) |
200 |
50 |
60 |
三、2014年重點減排措施
(一)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增長
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嚴格執行項目建設程序,嚴把項目產業政策、市場準入標準、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程序、用地預審、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節能評估審查及信貸、安全和城市規劃等規定和要求,提高環保市場準入門檻。抓緊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部門聯動機制和項目審批問責制。實行新開工項目報告和公開制度。加快高耗能企業的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上項目與節能減排指標完成進度掛鉤、與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的機制。把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
(二)重點行業減排
為加快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力度,2014年,要建成投運葉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二期改擴建工程,平頂山化工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通過驗收。2014年底,完成藍光電廠等未采用低氮燃燒技術和低氮燃燒效率低下的發電機組脫硝改造項目。
(三)農業源減排
2014年,要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作為農村連片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內容,所有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糞污水實現綜合利用,以后不再支持和審批年出欄小于10000頭的養豬和500頭的養牛企業,新上畜禽養殖業采用“干清糞+有機肥發酵”工藝。
(四)機動車減排
要加速淘汰老舊汽車和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制度,制定機動車準入規定,嚴禁限制二手車轉入,減少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力爭使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現下降趨勢。
四、保障措施
(一)嚴格措施及工作開展情況
進一步強化污染減排目標考核,將污染減排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政府目標考核體系,作為年底綜合考評的重要依據。縣政府組織減排小組有關成員,對各鄉鎮、相關企業年度及“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指標完成情況、污染減排建設運行情況、重點減排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對未完成任務的企業堅決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二)強化總量預算管理
進一步強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預算管理,充分發揮總量預算管理在優化環境資源配置、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嚴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行業污染物排放預算指標。強化總量預算的管理,制定總量預算陽光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總量預算管理制度。
(三)全面推進畜禽養殖業污染減排
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摸底調查,掌握我縣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及及污染治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葉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