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率先實現轉型發展的決策部署,以省、市政府環保目標責任書為抓手,以落實環保責任、發放排污許可證、實施工業企業環保標準化管理、強化環境執法、加大環保信息公開力度等“五項”制度為手段,實現“一個目標”(改善環境質量),做好“一項服務”(服務保障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抓好“八項工作”(環評審批、總量減排、生態建設、污染防治、農村環保、執法監管、宣傳教育、能力建設),全面完成污染減排任務,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建設宜居宜游生態文明美麗張掖做出環保部門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量減排指標,確保不發生重大環境事件及核與輻射安全事件,杜絕發生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城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90%以上。環評、“三同時”執行率均達到100%。規范運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在環保項目爭取上獲得更大突破,國家生態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污染減排“三大體系”及環保能力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重點工作任務
(一)服務保障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全面推進“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實施,確保確定的主要污染物減排等工程按期完成,騰出環境容量,保障全市經濟發展。積極推進規劃環評工作,應進行規劃環評的規劃,全部按要求進行規劃環評,加大對規劃及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驗收中違反環境管理行為的查處和整改力度。開展建設項目環保行政許可質量考核工作。認真落實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規則和限時辦結制度,提高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效能。做好重大項目環評協調推進工作,加強與產業主管部門的聯系,做到提前介入,暢通環保綠色通道,提供快捷的全程服務和保障。加大環保項目爭取力度,努力爭取國家、省級環保專項資金項目,增強全市環保工作發展的動力,助推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二)突出抓好污染減排工作。加快重點減排工程建設,完成列入2013年年度減排計劃的36家畜禽養殖項目污染治理工程和39項廢水、廢氣治理工程的建設任務。五縣污水處理廠要在7月底前完成工程總體驗收并投入運行,市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達標率達到95%,污泥按規范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運行率達到100%。全力推進排污許可證制度的落實,制定排污許可管理辦法,開展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堅決遏制非法排污行為。按照全省工業企業環境保護標準化建設基本規范地方標準和試點工作方案,年內在 8 家工業企業開展環境保護標準化建設的宣傳貫徹、培訓和實施。積極推動機動車氮氧化物減排工作,督促完成張掖火電廠和張掖巨龍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煙氣脫硝工程。完善統計、監測、考核三大減排體系,加強排污企業日常監管,實行預警監控、掛牌督辦和限期整改,確保完成減排任務。
(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張掖市國家生態市建設規劃》和《張掖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規劃》,依據年度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全面完成各項任務指標。廣泛開展生態創建工作,成功創建一批國家、省級生態鄉鎮(村),命名一批市級生態鄉鎮(村)。積極開展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績效評估工作。開展轄區內自然保護區管理與建設環保專項監督檢查,加大對資源開發的生態監管與執法檢查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的行為堅決打擊。積極開展張掖黑河濕地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爭取工作,確保年內獲批立項。
(四)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開展大氣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工業廢氣治理和監管,抓好燃煤鍋爐煤改氣工作。完成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清理整治工程和市轄區內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加強東北郊工業企業環境治理和山丹河水環境整治,確保年內東北郊惡臭污染和山丹河水質有明顯改善。加強涉重企業環境管理,抓好重金屬國家重點防控示范區資金爭取,開展民樂富源化工公司被鉻污染土壤修復項目的前期工作,錦世化工有限公司按要求完成當年新增鉻渣無害化處置任務。加大醫療廢物監管力度,確保醫療廢物依法得到無害化處置。依據年度省上公布的清潔生產企業名單,完成清潔生產審核啟動、評估、驗收工作。
(五)全面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認真抓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開展2011年項目“回頭看”,完成2012年項目的驗收,建立健全長效運行管理機制,發揮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解決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做好全市2013年項目示范區選擇、項目設計、實施方案編制、項目組織實施與監管、考核驗收、設施運行維護以及環境成效評估等工作。所有鄉鎮都要成立由政府或編制機構批準設立的鄉鎮環境保護工作機構,配備工作人員,落實經費和辦公場所。指導完成市區近郊農戶改炕工程,抓好秸稈禁燒工作。
(六)繼續強化環境監管。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要加大力度徹底整改突出環境問題,確保整改率100%。相關部門要全面落實后督查、掛牌督辦、案件移送、聯動執法機制,按照“四個不放過”的要求,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解決影響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提請政府制定出臺《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責任規定》,落實各級政府對本轄區內環境質量和環境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和各有關企事業單位的主體責任。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開展生產化學品企業環境調查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更新調查。加強重點環境風險源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健全信訪處置工作機制,解決突出環境信訪問題。
(七)進一步提升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水平。創新宣教工作機制,發展壯大環境宣教隊伍,充分發揮環保志愿者作用,積極開展全民環境教育活動,繼續舉辦鄉鎮黨政領導干部環境保護專題培訓班。豐富環保宣教載體,鞏固和擴大宣傳陣地。圍繞“6·5”世界環境日、“4.22”世界地球日等,組織開展系列宣傳,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建設,著力開展國家生態市和環保模范城創建宣傳。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落實環境監測信息公開措施,在新聞媒體和網絡上公開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情況,接受媒體和公眾監督,保障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八)大力加強能力建設。想方設法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推進環境監察、監測標準化建設。環境監察人員持證上崗率要達到100%,按照《全國環境監察標準化建設標準》,市級環境監察機構達到三級標準,制定二級達標計劃。各縣區制定三級達標計劃并組織實施。六縣區要全面提升三級站環境監測能力。切實加強環境執法工作,深入組織開展“環境執法規范年”和“規范監測行為,提升監測質量”活動。加強環保隊伍自身建設,積極協調各級政府增加環保機構和人員編制,加大專業人才的引進,提升人員素質。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問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努力創建責任型、服務型、效率型、廉潔型機關,著力培養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務實、廉政高效、業務精良、戰斗力強的干部隊伍。(張掖市環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