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27
申請日:2023.08.13
分類號:C02F1/52(2023.01)I;C02F1/56(2023.01)I;C02F103/30(2006.01)N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紡織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及工藝,包括罐體、攪拌軸、第一攪拌架、第二攪拌架、加料箱、收集箱;攪拌軸設于罐體內部,加料箱設于罐體頂部,收集箱設于罐體底部,第一攪拌架和第二攪拌架間隔設于攪拌軸上,罐體外側設有支腿;罐體上端設有排液口,罐體頂部設有頂蓋,罐體底部設有排料口以及電推桿,排料口內設有第一封板;電推桿通過固定架固定在罐體上,電推桿頂軸固定連接第一封板底部設有的連接塊,通過電推桿帶動第一封板滑動進而打開或關閉排料口。本發明通過第一攪拌架和第二攪拌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絮凝劑與廢水的混合效率,同時能夠對第一攪動板和第二攪動板進行表面附著物的清理。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紡織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罐體、攪拌軸、第一攪拌架、第二攪拌架、加料箱、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攪拌軸設于罐體內部,加料箱設于罐體頂部,收集箱設于罐體底部,第一攪拌架和第二攪拌架間隔設于攪拌軸上,罐體外側設有支腿;罐體上端設有排液口,罐體頂部設有頂蓋,罐體底部設有排料口以及電推桿,排料口內設有第一封板;電推桿通過固定架固定在罐體上,電推桿頂軸固定連接第一封板底部設有的連接塊,通過電推桿帶動第一封板滑動進而打開或關閉排料口;攪拌軸設于罐體內,攪拌軸頂端轉動連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連接罐體內壁,攪拌軸另一端轉動連接罐體底部,攪拌軸底端設有刮條;攪拌軸底端穿過罐體并連接電機軸,電機固定在罐體底部并在外側設有保護殼保護電機;第一攪拌架包括安裝架、第一攪動板、滑動框、第二導向軸、固定塊、第二彈簧;安裝架一側設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設有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軸設有一對,第二導向軸兩端連接安裝架,第二導向軸一端設有圓環,固定塊滑動連接第二導向軸,固定塊一側設有第一固定軸,另一側設有第二固定軸,第二彈簧套接第二導向軸并分別頂觸固定塊以及圓環;第一攪動板一端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穿過圓環并轉動連接安裝架;第一攪動板另一端設有鉸連接的連桿,連桿另一端轉動連接固定塊上的第一固定軸;所述滑動框一端設有限位軸并設于第一導向槽內;滑動框另一端連接第二固定軸;第二攪拌架包括往復絲杠、套筒、第二攪動板、轉動套、刮除機構;往復絲杠一端設有固定柱并固定連接攪拌軸;套筒兩端轉動連接固定柱和往復絲杠一端的通軸;第二攪動板設有若干并連接套筒,轉動套通過螺紋連接往復絲杠;第二攪動板內部設有第二滑槽并連通套筒,第二攪動板上設有通槽,通槽內設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內設有伸縮板;刮除機構固定連接轉動套;刮除機構包括固定臂,固定臂上設有橫桿,橫桿兩端各設有一對刮臂,刮臂固定在橫桿端部兩側;固定臂設于第二滑槽內,橫桿設于通槽內,刮臂設于第二攪動板外壁上;伸縮板設有一對并分別設于橫桿兩側;所述加料箱內設有導流機構、儲料箱、進水口、導向板;進水口與導向板設于導流機構上方;儲料箱設于導流機構一側,儲料箱上設有添料口用于添加絮凝劑;導流機構包括第二轉軸、導流板、調節板;第二轉軸轉動連接加料箱,導流板固定在第二轉軸上,導流板上設有調節槽,調節板上設有螺栓并設于調節槽內,通過螺母鎖緊;通過螺栓在調節槽內滑動實現調節板的滑動調節;儲料箱包括底板、豎板、連接板;連接板一側設有第二封板;豎板連接底板;豎板上設有安裝槽、加料口,安裝槽兩側設有第三滑槽;第二封板設于安裝槽和第三滑槽內用于封閉和開啟加料口;豎板頂部設有頂板,頂板上設有第三導向軸并與連接板滑動連接,第三導向軸上套接第三彈簧;所述滑動框一端設有刮刀,刮刀一側設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設有第一導向軸,第一導向軸滑動連接滑動框,第一導向軸上套接第一彈簧并推動刮刀貼合第一攪動板;所述第二導向軸端部設有刮板用以刮除罐體內壁,滑動框上設有第二限位板并位于第二彈簧上方用于阻擋刮刀刮除的雜物掉落入第二彈簧內干涉第二彈簧的使用,第二限位板上設有第二導向槽,固定塊上的第一固定軸設于第二導向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織印染廢水處理裝置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1)確定絮凝劑采用重量計的組分為聚合硫酸鋁鐵20-30份、硫酸亞鐵8-12份、聚乙二胺3-5份、蒙脫石12-18份以及鋁酸鈣3.5-5份;2)然后確認廢水種類:根據廢水種類分辨廢水屬于麻紡織印染廢水、棉紡織印染廢水、毛紡織印染廢水種類中的其中一種,然后確定廢水中纖維的含有量;3)根據廢水中的纖維含有量,對調節板進行調節,調節尺度為螺栓在調節槽內滑動1/4或2/4或3/4或4/4的距離,使調節板逐級滑出導流板;導流板和調節板的總體長度的加長或減短,使其與連接板的接觸時間加長或縮短,進而使第二封板打開加料口的尺度增大或減小以適應步驟2)中不同種類廢水的絮凝;4)廢水攪拌:電機帶動攪拌軸轉動,進而帶動第一攪拌架和第二攪拌架以攪拌軸2為軸心轉動,攪拌軸轉速為15-25r/min;攪拌軸轉速為20-25r/min時第二攪動板轉動速率最佳;第二攪拌架中的第二攪動板,受水流阻力帶動套筒轉動,進而帶動刮除機構轉動,此時轉動套在往復絲杠上轉動,進而帶動刮除機構沿通槽左右滑動,進而帶動刮臂對第二攪動板外壁附著的廢水中的凝結物進行刮除,刮除機構在通槽內滑動時壓縮伸縮板,伸縮板始終封閉通槽,同時第二攪動板的轉動將罐體上層的廢水以及加入的絮凝劑向罐體下方攪動,使絮凝劑快速貫通上下;第一攪拌架中的第一攪動板受水的阻力使其以第一轉軸為軸心轉動,進而通過連桿拉動固定塊沿第二導向軸滑動并壓縮第二彈簧;固定塊帶動滑動框沿第一導向槽滑動;5)停止攪拌,靜置沉淀:第二彈簧推動固定塊復位并帶動滑動框復位,滑動框一端的刮刀在第一彈簧的推動下頂觸第一攪動板,滑動框滑動復位過程中刮刀始終貼合第一攪動板并刮除其上粘附的絮凝物,刮板刮除罐體內壁上的附著物;并排出罐體內上清液;6)排料口排出絮凝體以及沉淀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足,提供一種紡織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及工藝,通過第一攪拌架和第二攪拌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絮凝劑與廢水的混合效率,同時能夠對第一攪動板和第二攪動板進行表面附著物的清理。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紡織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罐體、攪拌軸、第一攪拌架、第二攪拌架、加料箱、收集箱;攪拌軸設于罐體內部,加料箱設于罐體頂部,收集箱設于罐體底部,第一攪拌架和第二攪拌架間隔設于攪拌軸上,罐體外側設有支腿;罐體上端設有排液口,罐體頂部設有頂蓋,罐體底部設有排料口以及電推桿,排料口內設有第一封板;電推桿通過固定架固定在罐體上,電推桿頂軸固定連接第一封板底部設有的連接塊,通過電推桿帶動第一封板滑動進而打開或關閉排料口。
攪拌軸設于罐體內,攪拌軸頂端轉動連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連接罐體內壁,攪拌軸另一端轉動連接罐體底部,攪拌軸底端設有刮條;攪拌軸底端穿過罐體并連接電機軸,電機固定在罐體底部并在外側設有保護殼保護電機;通過電機帶動攪拌軸轉動。
第一攪拌架包括安裝架、第一攪動板、滑動框、第二導向軸、固定塊、第二彈簧;安裝架一側設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設有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軸設有一對,第二導向軸兩端連接安裝架,第二導向軸一端設有圓環,固定塊滑動連接第二導向軸,固定塊一側設有第一固定軸,另一側設有第二固定軸,第二彈簧套接第二導向軸并分別頂觸固定塊以及圓環;第一攪動板一端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穿過圓環并轉動連接安裝架;第一攪動板另一端設有鉸連接的連桿,連桿另一端轉動連接固定塊上的第一固定軸;所述滑動框一端設有限位軸并設于第一導向槽內;滑動框另一端連接第二固定軸。
第二攪拌架包括往復絲杠、套筒、第二攪動板、轉動套、刮除機構;往復絲杠一端設有固定柱并固定連接攪拌軸;套筒兩端轉動連接固定柱和往復絲杠一端的通軸;第二攪動板設有若干并連接套筒,轉動套通過螺紋連接往復絲杠;第二攪動板內部設有第二滑槽并連通套筒,第二攪動板上設有通槽,通槽內設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內設有伸縮板;刮除機構固定連接轉動套。
刮除機構包括固定臂,固定臂上設有橫桿,橫桿兩端各設有一對刮臂,刮臂固定在橫桿端部兩側;固定臂設于第二滑槽內,橫桿設于通槽內,刮臂設于第二攪動板外壁上;伸縮板設有一對并分別設于橫桿兩側。
所述加料箱內設有導流機構、儲料箱、進水口、導向板;進水口與導向板設于導流機構上方;儲料箱設于導流機構一側,儲料箱上設有添料口用于添加絮凝劑;導流機構包括第二轉軸、導流板、調節板;第二轉軸轉動連接加料箱,導流板固定在第二轉軸上,導流板上設有調節槽,調節板上設有螺栓并設于調節槽內然后通過螺母鎖緊;可通過螺栓在調節槽內滑動實現調節板的滑動調節。
儲料箱包括底板、豎板、連接板;連接板一側設有第二封板;豎板連接底板;豎板上設有安裝槽、加料口,安裝槽兩側設有第三滑槽;第二封板設于安裝槽和第三滑槽內用于封閉和開啟加料口;豎板頂部設有頂板,頂板上設有第三導向軸并與連接板滑動連接,第三導向軸上套接第三彈簧。
優選的,所述滑動框一端設有刮刀,刮刀一側設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設有第一導向軸,第一導向軸滑動連接滑動框,第一導向軸上套接第一彈簧并推動刮刀貼合第一攪動板。
優選的,所述第二導向軸端部設有刮板用以刮除罐體內壁,滑動框上設有第二限位板并位于第二彈簧上方用于阻擋刮刀刮除的雜物掉落入第二彈簧內干涉第二彈簧的使用,第二限位板上設有第二導向槽,固定塊上的第一固定軸設于第二導向槽內。
一種紡織印染廢水處理裝置的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確定絮凝劑采用重量計的組分為聚合硫酸鋁鐵20-30份、硫酸亞鐵8-12份、聚乙二胺3-5份、蒙脫石12-18份以及鋁酸鈣3.5-5份;
2)然后確認廢水種類:根據廢水種類分辨廢水屬于麻紡織印染廢水、棉紡織印染廢水、毛紡織印染廢水等廢水種類中的其中一種,然后確定其中廢水中主要纖維的含有量;
3)根據廢水中的纖維含有量,對調節板進行調節,調節尺度為螺栓在調節槽內滑動1/4或2/4或3/4或4/4的距離,使調節板逐級滑出導流板;導流板和調節板的總體長度的加長或減短,使其與連接板的接觸時間加長或縮短,進而使第二封板打開加料口的尺度增大或減小以適應步驟1)中不同種類廢水的絮凝;
4)廢水攪拌:電機帶動攪拌軸轉動,攪拌軸15-25r/min;攪拌軸20-25r/min時第二攪動板轉動速率最佳,第一攪動板的轉動角度最佳,保證最佳的攪拌效率;
5)沉淀并排出罐體內上清液;
6)排料口排出絮凝體以及沉淀物。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益效果表現在:
1)攪動軸上設有間隔設置的第一攪拌架和第二攪拌架,第一攪拌架和第二攪拌架上分別設有第一攪拌板和第二攪拌板,第一攪拌板和第二攪拌板設置為寬幅板,在攪拌廢水時攪拌范圍更廣闊,能夠使攪拌軸在相對較少的轉動圈數內攪動罐體內的廢水,提高攪拌效率;同時第二攪拌架中的第二攪動板跟隨套筒轉動能夠將廢水以及添加的絮凝劑向罐體下方攪拌,使絮凝劑在最短時間內快速貫通罐體上下兩端,并配合第一攪拌架中第一攪拌板的橫向攪拌使絮凝劑與廢水充分混合,進而起到了加速絮凝的效果;
2)第一攪拌架中設有滑動框,滑動框上設有刮刀,刮刀在攪拌軸攪拌停止時,第二彈簧推動固定塊復位并帶動滑動框復位;此時滑動框一端的刮刀在第一彈簧的推動下頂觸第一攪動板,滑動框滑動復位過程中的刮刀始終貼合第一攪動板并刮除其上粘附的絮凝物;進一步的,刮板能夠有效的刮除罐體內壁上的附著物;其中,第二限位板能夠有效避免刮刀刮除的雜物掉入第二彈簧內干涉彈簧的正常使用;
進一步的,第二攪拌架中的第二攪動板,受水流阻力帶動套筒轉動,進而帶動刮除機構轉動,此時轉動套在往復絲杠上轉動,進而帶動刮除機構沿通槽左右滑動,進而帶動刮臂對第二攪動板外壁附著的廢水中的凝結物進行刮除,避免粘附量過大,粘附量不僅影響攪拌效果,同時還會在上清液和廢水凝結物清除后,進行下一罐的廢水處理時帶入其中,加大了下一罐廢水處理的工作量;刮刀以及刮臂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刮除并清理了第一攪動板和第二攪動板上的附著物,變相的降低了下一罐體廢水的處理工作量。
(發明人:張紅瑞;董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