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省、市、縣有關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要求,進一步改善全鎮城鄉環境整體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優化人居生態環境,經鎮(區)黨委研究,決定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以“治水、控廢、拆違、改造、綠化”為主要內容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努力營造“濱海、水鄉、生態、宜居”的生活、工作環境,全力推進“生態澉浦、綠色澉浦、靈秀澉浦”建設。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神,以“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轉型、嚴格監管執法”為主題,以全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級生態縣和省級森林城市和鎮(區)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綠色低碳旅游小城市”為載體,緊緊圍繞“治水、控廢、拆違、改造、綠化”五大內容,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突出問題入手,大力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全力優化城鄉環境,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真正實現水清天藍、路暢居宜、村潔鄉美,助推鎮(區)經濟社會實現提速增效。
二、工作原則
1、嚴格執法,獎罰并舉。要以鐵的紀律、鐵的手腕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切實做到排查嚴、整改嚴、查處嚴,全面保持對“兩違”、河道、大氣等綜合整治執法的高壓態勢;要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作為鍛煉干部作風的主戰場、檢驗干部作風的試金石,強化督查、嚴格考核、落實問責、完善獎懲,努力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工作勢頭。
2、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黨員干部要真正帶頭扎實干事,從最薄弱的地方入手、最關鍵的問題突破,敢于碰硬、敢于較真,以良好的工作作風影響和帶動群眾共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形成“人人支持、個個參與、全民動員、成果共享”的社會意識和群眾基礎。
3、突出重點,標本兼治。要以解決影響群眾生活質量、制約城鄉建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持專項治理與長效管理相結合,探索綜合整治標準化、常態化、規范化建設,努力以城鄉環境的大改造、大提升,倒逼經濟社會的大轉型、大發展。
三、工作步驟
(一)宣傳部署發動階段(2013年10月中旬-10月下旬)
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全鎮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動員大會,專題安排部署整治行動,明確目標任務,進行廣泛宣傳發動,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保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起好步、開好頭。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3年11月上旬-2015年底)
各鎮屬有關單位、旅投集團、各行政村圍繞“治水、控廢、拆違、改造、綠化”五大內容,通過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做到目標明、責任清、力量足、措施實,不折不扣的按時間、按要求、按標準完成綜合整治各項既定的目標任務,推進鎮(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取得實效。
四、工作重點及目標任務
(一)“治水”
1、工作目標。
到2015年底,在上游來水穩定改善基礎上,穩步提高Ⅲ類水比重,交接斷面氨氮、總磷濃度比2012年分別下降15%、10%以上,確保在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中位列全縣前列。
2、主要措施。
(1)重拳整治高污染行業。對涉及水污染的行業和企業,重拳出擊、嚴格整治,尤其是重點整治“電鍍、印染、造紙、化工”四大行業,2013年度完成對3家重點監控企業的整治。到2014年,基本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減排要求的落后產品、技術和工藝設備,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得到明顯優化,區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牽頭單位:經濟建設服務中心
(2)大力推進截污納管。到2013年底,對在污水收集管網覆蓋范圍內的42家工業企業全部實現達標入網;完成污水二級管網建設3.4公里。到2015年,完成全鎮未入網工業企業整治;實現集鎮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戶比例達到60%以上。
牽頭單位:經濟建設服務中心、村建交管服務中心
(3)排查封堵排污口。全面摸清排污口現狀,按照“誰排放、誰封堵”的原則,強化排放主體責任。嚴格屬地管理,落實行政區域負責制,2013年封堵縣級河道沿河企業排污口12個。到2015年底,對全鎮排摸發現的所有排污口全部完成封堵。
牽頭單位:農技水利服務中心(鎮治水辦)、經濟建設服務中心
(4)全力治理以生豬養殖為重點農業面源污染。加快編制生豬養殖轉型升級(減量提質)規劃,完善規劃布局。提高生豬養殖門檻,對散養戶落實“一戶一策”治理措施,對規模養殖場推行環評審批,2013年,全鎮生豬存欄控制在1.74萬頭以內,未來幾年,根據上級要求控制生豬存欄數量。嚴厲打擊亂拋亂棄死豬行為。開展水產養殖污染治理,減輕對河道水質影響。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開展氮、磷流失生態攔截工程試點等有效緩解農業面源污染。
牽頭單位:農技水利服務中心
(5)實施生態河道修復工程。結合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建設,對重點河道進行綜合整治,使河道逐漸恢復基本功能,2013年完成河道綜合整治27.95公里。到2015年,基本完成鎮域河道綜合整治工作,并打造一批“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縣、鎮及村示范河道,使城鄉河道“河流潔化、河岸綠化、沿線美化”水平明顯提升。
牽頭單位:農技水利服務中心
(6)持續推進污染減排工作。從工程項目、結構項目、生活污水項目、農業項目等方面著手加強減排工作,到2013年底力爭完成我鎮COD削減7%,氨氮削減5%指標。2014-2015年,嚴格控制重污染企業引進,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高工業、生活污水入網達標率,力爭全面完成COD和氨氮削減任務。
牽頭單位:經濟建設服務中心、村建交管服務中心
(二)“控廢”
1、工作目標。
到2015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4項因子年均濃度分別下降11%、10%、10%、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煙粉塵3項因子排放量分別下降14.2%、13%、10%,重點行業現役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下降18%。規劃建設污泥、固廢處置場所,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2、主要措施。
(1)嚴格控制工業廢氣。科學規劃和統籌協調工業園區總體布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強化工業廢氣治理。加大對重點熱電企業和非電用煤企業用煤總量控制,通過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等措施,2013年底二氧化硫削減0.5%,氮氧化物削減4.5%,到2015年力爭完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區域減排工作任務并確保區域內用煤平衡。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到2015年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
牽頭單位:經濟建設服務中心
(2)積極發展綠色交通。積極推進公共自行車系統拓展延伸工程建設,2013年新增3個站點。2014與2015年根據全縣計劃繼續推進布點建設。
牽頭單位:村建交管服務中心
(3)推進污泥、固廢規范化處置。2013年制定工業企業污泥處置工作方案;2014年啟動實施;2015年全面實行規范化處置。2013年完成固廢處置場所項目可行性報告;2014年完成項目建設方案編制及準備工作;2015年開工建設。
牽頭單位:經濟建設服務中心
(三)“拆違”
1、工作目標。
2013年,禁養區內和“協議退養”的違建豬舍全部拆除到位,并按照“上不封頂”要求,不斷深化工作成效。到2015年,拆除違法建筑面積不少于4.8萬平方米,其中違建豬舍3.6萬平方米以上。
2、主要措施。
(1)重點推進違建豬舍拆除。2013年,全面完成禁養區違建豬舍拆除工作,加快推進基本農田內違建豬舍禽舍拆除。2014年,基本完成基本農田違建豬舍禽舍拆除目標任務。到2015年,實現生豬、家禽養殖量與環境承載力相協調。
牽頭單位:“三改一拆”辦、農技水利服務中心
(2)扎實推進重點區域違法建筑拆除工作。2013年,重點拆除農村一戶多宅、主要公路兩邊和主要河道兩邊違法建筑。2014年,以影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和被國土資源部門衛星遙感監測查到的違法建筑為重點,進一步向其他區域延伸;啟動“無違章村鎮”創建工作;2015年,全面開展“無違章村鎮”創建,違法建筑“控新”機制全面落實,重點區域范圍內基本無違法建筑。
牽頭單位:“三改一拆”辦、國土所
(3)深入開展集鎮亂搭亂建集中整治。2014年,基本消除集鎮亂搭亂建、越店占道經營現象;扎實開展南北湖核心景區違章農家樂拆除工作。到2015年,集鎮和南北湖風景區范圍內基本無違法建筑。
牽頭單位:“三改一拆”辦、村建交管服務中心(集管辦)
(4)黨員干部帶頭拆除違法建筑。2013年,黨員干部“零違建”報告的44戶、8597㎡違法建筑全部拆除到位。四季度起,由鎮(區)紀委對黨員“零違建”報告進行核查,并公布舉報方式,對群眾舉報屬實或有瞞報、少報行為的黨員干部依據有關規定嚴格查處。到年底,實現全鎮所有黨員干部均無違法建筑。
牽頭單位:“三改一拆”辦、鎮(區)紀委
(四)“改造”
1、工作目標。
到2015年,完成舊住宅區、舊廠區和城中村改造26.92萬平方米,南北湖旅游小鎮、六里集鎮城鎮功能更加完善。
2、主要措施。
(1)完善城市有機更新的規劃、機制和政策。
加快澉浦老鎮修復性開發工作,推進南北湖旅游小鎮開發建設。加快啟動農貿市場等商貿服務設施建設工作,適時推動幼兒園新建、改建工作。不斷完善市鎮功能,打造嘉興市一流的新市鎮。
牽頭單位:旅投集團、村建交管服務中心
(2)推進舊住宅區、舊廠區和城中村改造。以“三改”促進提高優化土地利用,加快培育高端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鎮品位,完成舊住宅拆遷改造61戶、1.83萬平方米,完善整治200戶、6.0萬平方米;改造舊廠區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改造城中村建筑面積0.3萬平方米。到2015年,全鎮完成舊住宅區拆遷改造及完善整治建筑面積14.33 萬平方米,舊廠區改造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建筑面積約0.59萬平方米。
牽頭單位:“三改一拆”辦
(五)“綠化”
1、工作目標。
2013年度,新增綠化面積3963畝;2014年重點完成城市城鎮和村莊綠化、沿海基干林帶和通道綠網、農田林網、河岸綠網建設和生態片林建設;到2015年,完成省級森林村莊5個。
2、主要措施。
(1)開展城市城鎮和村莊綠化。到2015年,完成城市城鎮和村莊綠化面積600畝以上。其中2013年,完成村莊綠化面積270畝。
牽頭單位:旅投集團、農技水利服務中心
(2)建設一帶三網綠化工程。加快推進沿海基干林帶和通道綠網、農田林網、河岸綠網建設,到2015年完成綠化面積950畝。其中2013年,完成沿海基干林帶、農田林網320畝。
牽頭單位:旅投集團、農水中心
(3)建設生態片林。充分利用預征土地、閑置土地、廢棄地等營造生態片林,到2015年,完成綠化面積360畝。其中2013年,營造生態片林120畝。
牽頭單位:旅投集團、農技水利服務中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形成合力。鎮屬各單位、旅投集團、各行政村要高度認識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和鎮(區)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成立以書記、鎮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協調全鎮工作的開展,加強溝通協調、確保信息暢通,努力形成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強大合力,確保各項任務目標如期完成。
(二)狠抓督查,嚴格考評。進一步完善科學評價機制,將工作推進落實情況與部門、個人績效考核相掛鉤,對于工作得力、措施到位的要予以表彰;對于工作推諉、行動遲緩,影響全鎮整體工作進度的要堅決實行問責。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責任主體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問責,通報督查結果,提出整改要求,從而全面激發攻堅行動活力,積極營造你追我趕、競相趕超的良好工作勢頭。
(三)營造氛圍,全民參與。堅持把輿論宣傳貫穿三年行動的始終,大力開展“克難攻堅、助力趕超”主題宣傳活動,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報道破難攻堅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及時曝光反面典型案例,動員全鎮上下共同支持、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努力形成抓攻堅、促和諧、求發展的良好氛圍。(海鹽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