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8.29
申請日:2023.05.17
分類號:E03B5/00(2006.01)I;E03B3/04(2006.01)I;B02C2/10(2006.01)I;B02C23/02(2006.01)I;B02C23/16(2006.01)I;C02F1/00(2023.01)I
摘要
本申請涉及水處理系統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筒體、泵送系統、控制系統,筒體上設置有泵站進口和泵站出口,包括前后相互抵接的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第一粉碎格柵朝向泵站進口;還包括用于驅動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豎向相向移動的升降組件,當第一粉碎格柵上升時,第二粉碎格柵下降;當第一粉碎格柵下降時,第二粉碎格柵上升;還包括轉動安裝在第一粉碎格柵遠離第二粉碎格柵一側的多個導污板和用于驅動導污板向靠近或遠離第一粉碎格柵方向翻轉的驅動組件;當第一粉碎格柵下降時,導污板向靠近第一粉碎格柵的方向翻轉。本申請具有改善因粉碎格柵堵塞而出現的對河道垃圾和污泥破碎效果降低的效果。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包括筒體(1)、泵送系統(2)、控制系統,所述筒體(1)上設置有泵站進口(3)和泵站出口(4),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相互抵接的第一粉碎格柵(5)和第二粉碎格柵(6),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朝向所述泵站進口(3);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和所述第二粉碎格柵(6)豎向相向移動的升降組件(7),當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上升時,所述第二粉碎格柵(6)下降;當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下降時,所述第二粉碎格柵(6)上升;還包括轉動安裝在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遠離所述第二粉碎格柵(6)一側的多個導污板(18)和用于驅動所述導污板(18)向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方向翻轉的驅動組件(9);當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下降時,所述導污板(18)向靠近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的方向翻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9)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側面的集水箱(91),所述集水箱(91)呈敞口設置,所述集水箱(91)內密封滑移安裝有擠壓板(92),所述擠壓板(92)與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連接,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上開設有進水口(14)和出水口(17),所述集水箱(91)于所述出水口(17)處設置有出水管(93),所述出水管(93)上還連通有多個與所述導污板(18)數量相對應的出水支管(94),所述出水支管(94)的出水口(17)朝向所述導污板(18);當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下降,所述導污板(18)朝向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的方向翻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污板(18)遠離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的一側上設置有弧形集污板(10),所述弧形集污板(10)的內弧面背向所述出水支管(9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污板(18)遠離所述弧形集污板(10)的一側上設置有切割刃條(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污板(18)上開設有若干過水孔(1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包括格柵框架(51)、粉碎板(52)和設置在所述格柵框架(51)上的豎向間隔布設的導板(53),所述導板(53)呈傾斜設置,且所述導板(53)靠近所述弧形集污板(10)的一側高于所述導板(53)遠離所述弧形集污板(10)的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7)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的第一齒條(71)和固定在所述第二粉碎格柵(6)上的第二齒條(72),所述筒體(1)上轉動安裝有驅動齒輪(73),所述驅動齒輪(73)分別所述第一齒條(71)和所述第二齒條(72)嚙合;當所述驅動齒輪(73)轉動時,所述第一齒條(71)和所述第二齒條(72)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板(92)的周側上設置有密封條(12),所述密封條(12)與所述集水箱(91)的內壁密封抵接。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支管(94)上安裝有擴口噴頭。
10.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的使用方法,基于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清污:河道水自所述泵站進口(3)進入所述筒體(1)中,在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和所述第二粉碎格柵(6)的作用下對河道垃圾和污泥進行破碎,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下降時,所述集水箱(91)中的水源驅使所述導污板(18)進行翻轉,將掛接或滯留的河道垃圾和污泥導至所述第一粉碎格柵(5)和所述第二粉碎格柵(6)之間;S2:導水:當所述筒體(1)的液位達到排出高度時,所述控制系統驅使所述泵送系統(2)將所述筒體(1)中的水自所述泵站出口(4)導出。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因粉碎格柵堵塞而出現的對河道垃圾和污泥的破碎效果降低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筒體、泵送系統、控制系統,所述筒體上設置有泵站進口和泵站出口,包括前后相互抵接的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所述第一粉碎格柵朝向所述泵站進口;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第一粉碎格柵和所述第二粉碎格柵豎向相向移動的升降組件,當所述第一粉碎格柵上升時,所述第二粉碎格柵下降;當所述第一粉碎格柵下降時,所述第二粉碎格柵上升;還包括轉動安裝在所述第一粉碎格柵遠離所述第二粉碎格柵一側的多個導污板和用于驅動所述導污板向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粉碎格柵方向翻轉的驅動組件;當所述第一粉碎格柵下降時,所述導污板向靠近所述第一粉碎格柵的方向翻轉。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多功能泵站在使用時,水流自泵站進口進入筒體內,進入筒體中的水流經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過濾,并對其中的河道垃圾和污泥進行破碎,且通過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在豎向方向的相互靠近或遠離達到破碎的效果;為了防止第一粉碎格柵被部分河道垃圾堵塞,在第一粉碎格柵升降時,驅動組件驅使導污板進行翻轉,具體的,當第一粉碎格柵在下降時,導污板向靠近第一粉碎格柵的方向翻轉,導污板在翻轉時將河道垃圾向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之間導送,進而有效的改善因粉碎格柵堵塞而出現的對河道垃圾和污泥的破碎效果降低的問題。
可選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粉碎格柵側面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呈敞口設置,所述集水箱內密封滑移安裝有擠壓板,所述擠壓板與所述第一粉碎格柵連接,所述第一粉碎格柵上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集水箱于所述出水口處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還連通有多個與所述導污板數量相對應的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的出水口朝向所述導污板;當所述第一粉碎格柵下降,所述導污板朝向所述第一粉碎格柵的方向翻轉。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粉碎格柵在上升時帶動擠壓板進行上升,當擠壓板上升至進水口之上時,筒體中的水自進水口進入集水箱中;第一粉碎格柵在下降時帶動擠壓板進行下降,當擠壓板下降至進水口以下時,集水箱形成一個封閉的腔室,隨著擠壓板的下降,擠壓板將集水箱中的水通過出水支管沖至導污板上,在水壓的作用下驅使導污板進行翻轉,實現了對河道垃圾的自動導送,進而有效改善河道垃圾堵塞第一粉碎格柵的問題。
可選的,所述導污板遠離所述第一粉碎格柵的一側上設置有弧形集污板,所述弧形集污板的內弧面背向所述出水支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弧形集污板的設置既延長了導污長度,也對部分河道垃圾進行承接,增大了導污量,在導污板翻轉時將弧形集污板上的河道垃圾導至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之間。
可選的,所述導污板遠離所述弧形集污板的一側上設置有切割刃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導污板翻轉時,切割刃條與第一粉碎格柵相抵接,并作用于第一粉碎格柵淤積的河道垃圾上,使淤積的河道垃圾被快速導至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之間。
可選的,所述導污板上開設有若干過水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過水孔的開設使經出水支管導出的水分穿過過水孔對導污板上的河道垃圾進行沖洗,可以使淤積或鉤掛在導污板上的河道垃圾在水壓的作用下發生移動,然后在導污板翻轉的作用下實現自動導送。
可選的,所述第一粉碎格柵包括格柵框架、粉碎板和設置在所述格柵框架上的豎向間隔布設的導板,所述導板呈傾斜設置,且所述導板靠近所述弧形集污板的一側高于所述導板遠離所述弧形集污板的一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粉碎格柵中導板的傾斜設置便于提高對河道垃圾的導送效率,進而緩解第一粉碎格柵的堵塞情況。
可選的,所述升降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粉碎格柵的第一齒條和固定在所述第二粉碎格柵上的第二齒條,所述筒體上轉動安裝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分別所述第一齒條和所述第二齒條嚙合;當所述驅動齒輪轉動時,所述第一齒條和所述第二齒條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對河道垃圾進行粉碎時,隨著驅動齒輪的往復轉動,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朝相互靠近或遠離的方向移動,進而使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朝相互靠近或遠離的方向移動,實現了對河道垃圾的擠壓破碎。
可選的,所述擠壓板的周側上設置有密封條,所述密封條與所述集水箱的內壁密封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密封條的設置對集水箱內壁與擠壓板之間的間隙進行封堵,提高了集水箱的密封性,進而向導污板提供穩定的沖洗水壓。
可選的,所述出水支管的出口處安裝有擴口噴頭。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擴口噴頭的設置增大了出水支管的出水量,增大了對導污板的沖擊壓力,進而使導污板快速翻轉。
還包括一種多功能集成泵站的使用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S1:清污:河道水自所述泵站進口進入所述筒體中,在所述第一粉碎格柵和所述第二粉碎格柵的作用下對河道垃圾和污泥進行破碎,所述第一粉碎格柵下降時,所述集水箱中的水源驅使所述導污板進行翻轉,將掛接或滯留的河道垃圾和污泥導至所述第一粉碎格柵和所述第二粉碎格柵之間;S2:導水:當所述筒體的液位達到排出高度時,所述控制系統驅使所述泵送系統將所述筒體中的水自所述泵站出口導出。
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1.多功能泵站在使用時,水流自泵站進口進入筒體內,進入筒體中的水流經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過濾,并對其中的河道垃圾和污泥進行破碎,且通過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在豎向方向的相互靠近或遠離達到破碎的效果;為了防止第一粉碎格柵被部分河道垃圾堵塞,在第一粉碎格柵升降時,驅動組件驅使導污板進行翻轉,具體的,當第一粉碎格柵在下降時,導污板向靠近第一粉碎格柵的方向翻轉,導污板在翻轉時將河道垃圾向第一粉碎格柵和第二粉碎格柵之間導送,進而有效的改善因粉碎格柵堵塞而出現的對河道垃圾和污泥的破碎效果降低的問題;2.第一粉碎格柵在上升時帶動擠壓板進行上升,當擠壓板上升至進水口之上時,筒體中的水自進水口進入集水箱中;第一粉碎格柵在下降時帶動擠壓板進行下降,當擠壓板下降至進水口以下時,集水箱形成一個封閉的腔室,隨著擠壓板的下降,擠壓板將集水箱中的水通過出水支管沖至導污板上,在水壓的作用下驅使導污板進行翻轉,實現了對河道垃圾的自動導送,進而有效改善河道垃圾堵塞第一粉碎格柵的問題;3.過水孔的開設使經出水支管導出的水分穿過過水孔對導污板上的河道垃圾進行沖洗,可以使淤積或鉤掛在導污板上的河道垃圾在水壓的作用下發生移動,然后在導污板翻轉的作用下實現自動導送。
(發明人:王文;陳正國;嚴后山;韋富瀛;胡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