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天然氣等為原料,加工成各種化工產品的工業。產品種類多,規模大,裝置多、設備多,用水量大。大型石化企業每天排水量均達到幾萬立方米,是耗水大戶和污染大戶。而且這些企業大多分布在我國北方缺水地區,水資源的短缺已經嚴重的制約了這些企業的發展。污水回用,資源再生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方法。通過水的回用不但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也可以為企業節約用水,增加經濟效益。石油化工廢水的回用常采用的技術有生化法、化學沉淀法、絮凝法、活性碳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超濾法、微濾法、反滲透法,化學氧化法等。石油化工廢水處理的主要內容是石油、NH4-N和COD,本文以微電解技術為核心,對石油化工廢水二級污水廠總排廢水進行實驗研究,使處理后的水回用于循環冷卻水補充水,探索新型石油化工廢水回用利用工藝。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基本原理是:在電解槽中填充顆粒性導體和電介質混合填料,在外加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復極性導電粒子兩極間產生感應電位梯度,導電粒子被這樣復極化而成為多個分散獨立的微型電解單元。污染物在通過這種電場下的混合填料時發生復雜的電化學反應而被去除或轉化,從而實現污染物的降解。由于微電解反應器增加了單位槽體積的電極表面積,使得電解污染物所需的電泳移距離大為縮短,可提高反應速度和單位體積槽的反應量,進而可以降低反應停留時間。微電解法綜合了吸附和電解等方法的優點,表現出優良的應用特性。微電解法有機地結合了吸附、表面催化、氧化還原等多種過程,對污染物施加各種物理化學作用。從最徹底的污染物完全無機化(礦化作用)及有機大分子的斷裂(剪切作用)到簡單的官能團改變(改性作用),存在較寬的處理效果分布譜。改變所加電場的特性,可使此處理效果分布譜發生變化。該方法的突出之處是對所有廢水中的污染物都有程度不同的效果。除被關注的COD等指標得到有效削減之外,微電解的處理效果還表現在廢水的破乳,色度的降低,可生化性的提高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