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3.26
申請日:2023.12.29
分類號:F16K31/20(2006.01)I;F16K37/00(2006.01)I;F16K1/32(2006.01)I;F16K1/36(2006.01)I;F16K33/00(2006.01)I
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包括閥體,閥體內形成有排氣腔室,排氣腔室頂部連通有排氣裝置,排氣裝置下方安裝有啟閉閥組,以及控制啟閉閥組移動的浮動裝置,啟閉閥組包括與第一啟閉閥,以及位于第一啟閉閥下方的第二啟閉閥,第二啟閉閥下端通過連接桿組與浮動裝置聯接,第二啟閉閥在浮動裝置的推動下上下線性移動;所述浮動裝置內還安裝有第一伸縮組件,所述第一啟閉閥包括第一安裝底座以及第一密封末端。該發明能夠有效地避免污水泄漏溢流,保證了整體排氣閥的密封性,保證了整體結構的穩定。
權利要求書
1.一種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包括閥體(100),閥體(100)內形成有排氣腔室(110),排氣腔室(110)頂部連通有排氣裝置(200),排氣裝置(200)下方安裝有啟閉閥組,以及控制啟閉閥組移動的浮動裝置(800),其特征在于:啟閉閥組包括與第一啟閉閥(400),以及位于第一啟閉閥(400)下方的第二啟閉閥(500),第二啟閉閥(500)下端通過連接桿組(600)與浮動裝置(800)聯接,第二啟閉閥(500)在浮動裝置(800)的推動下上下線性移動;所述浮動裝置(800)內還安裝有第一伸縮組件(700),所述第一啟閉閥(400)包括第一安裝底座(410)以及第一密封末端(450),第一伸縮組件(700)壓縮后將控制油液擠入第一安裝底座(410)內推動第一密封末端(450)朝著第二啟閉閥(500)方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縮組件(700)包括伸縮底座(710),所述伸縮底座(710)內壁密封滑動有伸縮活塞(720),伸縮活塞(720)頂部固定有伸縮末端(730),伸縮末端(730)貫穿浮動裝置(800)并且與連接桿組(600)聯接,伸縮活塞(720)與伸縮底座(710)之間形成第一控制腔室(72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底座(410)內密封滑動有環形的控制活塞(420),控制活塞(420)側壁通過支撐管(430)與第一密封末端(450)連接,所述控制活塞(420)與第一安裝底座(410)之間形成有第二控制腔室(421),第一伸縮組件(700)將控制油液擠入第二控制腔室(421)內推動第一密封末端(450)朝著第二啟閉閥(500)方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管(430)包括第一管件(431)以及與第一管件(431)轉動連接的第二管件(432),所述第二管件(432)與第一安裝底座(410)內壁之間設置有偏轉控制組件(440),在第二管件(432)向下移動過程中帶動第一密封末端(450)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轉控制組件(440)包括偏轉控制凸起(441),所述第一安裝底座(410)內壁開有與偏轉控制凸起(441)相適配的蛇形的偏轉控制槽(442)。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縮組件(700)與第二控制腔室(421)之間通過油液輸送裝置(300)連通,所述油液輸送裝置(300)包括位于閥體(100)外側的第一輸送管道,以及位于閥體(100)內部的第二輸送管道,第二輸送管道沿著連接桿組(600)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啟閉閥(500)包括第二安裝底座(510),所述第二安裝底座(510)上端安裝有第二密封末端(530),所述第二安裝底座(510)與排氣裝置(200)之間設置有導向桿組件(52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末端(530)為環形,所述第一密封末端(450)底部開有與第二密封末端(530)相適配的密封槽(45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組(600)包括與閥體(100)內壁固定連接的第一承載桿(610)、第一承載桿(610)底部轉動連接有第二承載桿(630),第二承載桿(630)末端安裝有承載底座(640)與浮動裝置(800)連接,第二承載桿(630)中間位置安裝有第三承載桿(620)與第二啟閉閥(500)底部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裝置(200)頂部連通有傾斜的排氣接頭(210),所述排氣裝置(200)內壁安裝有位于排氣接頭(210)下方的漏液檢測裝置(900)。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溢流污水排氣閥,該發明能夠有效地避免污水泄漏溢流,保證了整體排氣閥的密封性,保證了整體結構的穩定。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溢流污水排氣閥,包括閥體,閥體內形成有排氣腔室,排氣腔室頂部連通有排氣裝置,排氣裝置下方安裝有啟閉閥組,以及控制啟閉閥組移動的浮動裝置,啟閉閥組包括與第一啟閉閥,以及位于第一啟閉閥下方的第二啟閉閥,第二啟閉閥下端通過連接桿組與浮動裝置聯接,第二啟閉閥在浮動裝置的推動下上下線性移動;所述浮動裝置內還安裝有第一伸縮組件,所述第一啟閉閥包括第一安裝底座以及第一密封末端,第一伸縮組件壓縮后將控制油液擠入第一安裝底座內推動第一密封末端朝著第二啟閉閥方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一伸縮組件包括伸縮底座,所述伸縮底座內壁密封滑動有伸縮活塞,伸縮活塞頂部固定有伸縮末端,伸縮末端貫穿浮動裝置并且與連接桿組聯接,伸縮活塞與伸縮底座之間形成有第一控制腔室。
優選地,所述第一安裝底座內密封滑動有環形的控制活塞,控制活塞側壁通過支撐管與第一密封末端連接,所述控制活塞與第一安裝底座之間形成有第二控制腔室,第一伸縮組件將控制油液擠入第二控制腔室內推動第一密封末端朝著第二啟閉閥方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支撐管包括第一管件以及與第一管件轉動連接的第二管件,所述第二管件與第一安裝底座內壁之間設置有偏轉控制組件,在第二管件向下移動過程中帶動第一密封末端轉動。
優選地,所述偏轉控制組件包括偏轉控制凸起,所述第一安裝底座內壁開有與偏轉控制凸起相適配的蛇形的偏轉控制槽。
優選地,所述第一伸縮組件與第二控制腔室之間通過油液輸送裝置連通,所述油液輸送裝置包括位于閥體外側的第一輸送管道,以及位于閥體內部的第二輸送管道,第二輸送管道沿著連接桿組布置。
優選地,所述第二啟閉閥包括第二安裝底座,所述第二安裝底座上端安裝有第二密封末端,所述第二安裝底座與排氣裝置之間設置有導向桿組件。
優選地,所述第二密封末端為環形,所述第一密封末端底部開有與第二密封末端相適配的密封槽。
優選地,所述連接桿組包括與閥體內壁固定連接的第一承載桿、第一承載桿底部轉動連接有第二承載桿,第二承載桿末端安裝有承載底座與浮動裝置連接,第二承載桿中間位置安裝有第三承載桿與第二啟閉閥底部連接。
優選地,所述排氣裝置頂部連通有傾斜的排氣接頭,所述排氣裝置內壁安裝有位于排氣接頭下方的漏液檢測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當第二啟閉閥、連接桿組等結構處堵塞出現移動障礙后,第二啟閉閥此時無法繼續向上移動,在浮動裝置浮力的作用下,浮動裝置能夠推動第一伸縮組件壓縮,將第一伸縮組件內的控制油液擠入至第一安裝底座內推動第一密封末端移動,讓第一密封末端能夠朝著第二啟閉閥方向移動,以保證第一啟閉閥、第二啟閉閥之間的密封效果,能夠有效地避免污水泄漏溢流,保證了整體排氣閥的密封性,保證了整體結構的穩定;同時第一伸縮組件壓縮后,浮動裝置處的質量減小,浮力增大,能夠對第二啟閉閥產生增強的作用力,能夠沖破部分堵塞物質,推動第二啟閉閥上升,讓第一啟閉閥、第二啟閉閥相貼合,進一步保證整體的密封效果。
(發明人:王澤偉;龐運華;代傳富;甘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