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4.12
申請日:2024.01.11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52(2023.01)I;B01D36/04(2006.01)I;B01D29/03(2006.01)I;C02F1/00(2023.01)N;C02F7/00(2006.01)N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包括如下步驟:S1、污水攪拌,將污水通入到預處理裝置中,對污水進行攪拌,使污水處于流動狀態;S2、絮凝劑添加,向預處理裝置中,均勻添加絮凝劑,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使固體顆粒沉降至預處理裝置的底部;S3、曝氣處理,通過預處理裝置的曝氣結構,對預處理裝置內的污水進行曝氣處理,加快污水中水解物的代謝,加速污水中有害物質的降解和去除,提高污水處理效果;S4、分類排放。該發明提高絮凝劑對污水的處理效果和處理效率,可以對污水進行曝氣處理,降低污水中有害物質和污染物的降低。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污水攪拌,將污水通入到預處理裝置中,對污水進行攪拌,使污水處于流動狀態;S2、絮凝劑添加,向預處理裝置中,均勻添加絮凝劑,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使固體顆粒沉降至預處理裝置的底部;S3、曝氣處理,通過預處理裝置的曝氣結構,對預處理裝置內的污水進行曝氣處理,加快污水中水解物的代謝,加速污水中有害物質的降解和去除,提高污水處理效果;S4、分類排放,在預處理完成后,打開預處理裝置的排液管,將處理后的污水排入到沉降池內,進一步處理,在排水完畢后,再打開預處理裝置的排料管,將預處理裝置內沉降的固體顆粒物從預處理裝置排出。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和電機(2),所述電機(2)通過電機座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1)的上部,所述電機(2)的轉動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攪拌機構(3),所述攪拌機構(3)用于對殼體(1)內的污水進行攪拌;所述殼體(1)的頂部安裝有輸料機構(4),所述輸料機構(4)用于對殼體(1)內輸送絮凝劑。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3)包括攪拌桿(5)和攪拌葉(6),所述攪拌桿(5)通過聯軸器與所述電機(2)的轉動軸連接,所述攪拌葉(6)與所述攪拌桿(5)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攪拌桿(5)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7),所述連接桿(7)上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葉輪(8)。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料機構(4)包括輸料箱(9)、擋料板(10)和撥料桿(11),所述輸料箱(9)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1)的上部,所述擋料板(10)能夠轉動的安裝在殼體(1)內,所述擋料板(10)覆蓋在所述殼體(1)的進料口處,所述撥料桿(11)與所述轉動桿固定連接,所述撥料桿(11)的端部能夠推動所述擋料板(10)。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頂部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有彈簧(12),所述彈簧(12)的一端與所述擋料板(10)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撥料桿(1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網籃(13),所述網籃(13)的側部包覆有篩網(14);所述篩網(14)用于將落入到網籃(13)內的絮凝劑進行篩分。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內設置有曝氣管(15),所述曝氣管(15)的一端貫穿于所述殼體(1)的側壁,且所述曝氣管(15)位于殼體(1)外的一端連通有氣泵(16)。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底部分別連通有排液管(17)和排料管(18);所述排液管(17)用于將預處理后污水通入到沉降槽內;所述排料管(18)用于將沉降的固體顆粒從殼體(1)內排出。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17)內能夠拆卸的安裝有過濾機構,所述過濾機構用于對排入到沉降槽內的污水進行過濾。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機構包括濾網(19)、螺紋環(20)和把手(21),所述濾網(19)固定連接在螺紋環(20)內,所述螺紋環(20)與把手(21)固定連接,所述螺紋環(20)螺紋安裝在所述排液管(17)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具備提高絮凝劑對污水的處理效果和處理效率,可以對污水進行曝氣處理,降低污水中有害物質和污染物的降低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污水處理方法,多采用在沉降槽內進行絮凝劑添加,但是沉降池的處理量有限,處理耗時較長,在未進行預處理的情況下,全由沉降池進行處理,直接導致污水處理效率低,不利于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和處理量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設置預處理裝置的污水處理效率提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污水攪拌,將污水通入到預處理裝置中,對污水進行攪拌,使污水處于流動狀態;
S2、絮凝劑添加,向預處理裝置中,均勻添加絮凝劑,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使固體顆粒沉降至預處理裝置的底部;
S3、曝氣處理,通過預處理裝置的曝氣結構,對預處理裝置內的污水進行曝氣處理,加快污水中水解物的代謝,加速污水中有害物質的降解和去除,提高污水處理效果;
S4、分類排放,在預處理完成后,打開預處理裝置的排液管,將處理后的污水排入到沉降池內,進一步處理,在排水完畢后,再打開預處理裝置的排料管,將預處理裝置內沉降的固體顆粒物從預處理裝置排出。
本發明另提供了,一種預處理裝置,包括殼體和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電機座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的上部,所述電機的轉動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用于對殼體內的污水進行攪拌;
所述殼體的頂部安裝有輸料機構,所述輸料機構用于對殼體內輸送絮凝劑。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桿和攪拌葉,所述攪拌桿通過聯軸器與所述電機的轉動軸連接,所述攪拌葉與所述攪拌桿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攪拌桿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葉輪。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輸料機構包括輸料箱、擋料板和撥料桿,所述輸料箱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的上部,所述擋料板能夠轉動的安裝在殼體內,所述擋料板覆蓋在所述殼體的進料口處,所述撥料桿與所述轉動桿固定連接,所述撥料桿的端部能夠推動所述擋料板。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內頂部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擋料板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撥料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網籃,所述網籃的側部包覆有篩網;
所述篩網用于將落入到網籃內的絮凝劑進行篩分。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殼體內設置有曝氣管,所述曝氣管的一端貫穿于所述殼體的側壁,且所述曝氣管位于殼體外的一端連通有氣泵。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底部分別連通有排液管和排料管;
所述排液管用于將預處理后污水通入到沉降槽內;
所述排料管用于將沉降的固體顆粒從殼體內排出。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排液管內能夠拆卸的安裝有過濾機構,所述過濾機構用于對排入到沉降槽內的污水進行過濾。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過濾機構包括濾網、螺紋環和把手,所述濾網固定連接在螺紋環內,所述螺紋環與把手固定連接,所述螺紋環螺紋安裝在所述排液管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攪拌機構的使用,在電機的轉動軸轉動時,帶動攪拌桿和攪拌葉轉動,對殼體內的污水進行攪拌,同時在攪拌桿轉動時,帶動連接桿轉動,在葉輪與污水接觸時,葉輪以軸承為軸心轉動,從而使污水產生擾流,能夠更好的與絮凝劑接觸,提高絮凝劑對污水的處理效果和處理效率,可以對污水進行預處理,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和污水處理量。
2、本發明通過輸料機構的使用,在撥料桿跟隨攪拌桿轉動時,撥料桿撥動擋料板轉動,從而暴露殼體的進料口,使輸料箱內的絮凝劑由殼體的進料口落入到殼體內,并進入到網籃內,在撥料桿帶動網籃遠離擋料板后,彈簧拉動擋料板復位,將殼體的進料口封堵,使輸料箱停止向殼體內添加絮凝劑,在撥料桿帶動網籃轉動時,可以將絮凝劑均勻的投入到殼體內,可以使絮凝劑均勻的與污水接觸,提高絮凝劑對污水的處理效果,提高絮凝劑對污水的處理量。
3、本發明通過曝氣管和氣泵的使用,可以對污水進行曝氣處理,降低污水中有害物質和污染物的降低。
4、本發明通過濾網的使用,可以對排入到沉降池內的污水進行留的固體顆粒物從排液管中取出,便于清理,可以有效減輕后續沉降槽的處理負擔。
(發明人:劉玉村;張士華;張國春;李連超;李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