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5.08.20
公開(公告)日2015.12.02
IPC分類號B01D53/74
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包括噴淋頭組,噴淋頭組包括間隔設置的若干個噴淋頭,噴淋頭通過輸水管依次連接后與水泵的出水端相連,噴淋頭組呈圓環狀設置于待處理的除臭的構筑物上方。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緊湊,使用方便,利用污水處理廠再生水作為水源,就近節約使用,利用噴筒電效應產生負離子凈化空氣使用噴淋頭環繞在構筑物的上方,避免對構筑物加蓋、新建除臭裝置,無需常規除臭裝置日常運行的藥劑等,節約工程投資和運行能耗、藥耗,管理維護方便、費用低。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噴淋頭組(1),所述噴淋頭組(1)包括間隔設置的若干個噴淋頭(2),所述噴淋頭(2)通過輸水管(3)依次連接后與水泵(4)的出水端相連,所述噴淋頭組(1)呈圓環狀設置于待處理的除臭的構筑物上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頭(2)水平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水管(3)采用PE、HDPE或孔網鋼帶復合管材質制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為高壓水泵,所述水泵(4)的進水端與經過再生處理的污水池相連。
說明書
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屬于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已接近四千座左右。隨著城市開發的持續進行,原位于城鎮周邊的污水處理廠周邊也逐漸成為建設用地。因此,污水處理廠運行產生的臭氣對周邊居民的影響也逐漸凸顯。
污水處理廠的臭氣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從污水中揮發出來的,如直接或間接的來自排入下水道的工業廢水及其他廢水中含有的溶劑,石油衍生物及其它可揮發的有機成分直接造成了臭氣,另一類是由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反應而新形成的,尤其是與厭氧菌活動有很大的關系。污水在進入格柵或進水泵前,經過很多地下管線送入廠內,這些氣體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在進入污水處理廠經提升后,由于水流湍動、氣溫提升引起惡臭氣體釋放,造成惡臭污染;因此,污水處理廠的惡臭往往在夏季高溫時較為強烈。
目前污水處理廠最常用的除臭模式是通過加蓋將污水處理構筑物封閉,然后將氣體集中收集后經化學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臭氧處理法、生物除臭法、植物液除臭法、活性氧凈化法等手段處理后排放。但這幾種處理方式普遍存在投資高、維護管理要求高、運行費用(能耗、藥耗)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污水處理廠再進行污水再生處理時臭氣較大給周圍生活環境帶來一定影響且現有的除臭措施步驟復雜,投資成本較高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計緊湊的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污水處理再生的除臭裝置,包括噴淋頭組,所述噴淋頭組包括間隔設置的若干個噴淋頭,所述噴淋頭通過輸水管依次連接后與水泵的出水端相連,所述噴淋頭組呈圓環狀設置于待處理的除臭的構筑物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噴淋頭水平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輸水管采用PE、HDPE或孔網鋼帶復合管材質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水泵為高壓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水端與經過再生處理的污水池相連。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緊湊,使用方便,利用污水處理廠再生水作為水源,就近節約使用,利用噴筒電效應產生負離子凈化空氣使用噴淋頭環繞在構筑物的上方,避免對構筑物加蓋、新建除臭裝置,無需常規除臭裝置日常運行的藥劑等,節約工程投資和運行能耗、藥耗,管理維護方便、費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