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作為一種成熟的污水處理工藝,經過國內外幾代人的研究與大量工程實踐證明其有以下優點:
①體積負荷高,處理時間短,節約占地面積處理污水時,在BOD5去除率大致相同的情況下,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BOD5體積負荷比活性污泥法可高2~5倍,最高3~6kgBOD5/(m3·d),而所需處理時間卻只有活性污泥法的1/5。由于縮短了處理時間,同樣大小體積的設備,處理能力可提高幾倍,使污水處理工藝向高效和節約用地的方向發展。
②生物活性高國內采用的生物接觸氧化池中,絕大多數的曝氣管設在填料下,不僅供氧充分,而且對生物膜起到了攪動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膜活性提高。另外,曝氣會形成水的紊流,使固定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可以連續、均勻地與污水相接觸,加上空氣攪動,增強了傳質效果,提高了生物代謝速度。
③有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一般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濃度為2~3g/L,微生物在池中處于懸浮狀態,而接觸氧化池中絕大多數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單位體積內水中和填料上的微生物濃度可達10~20g/L,由于微生物濃度高,有利于提高容積負荷。
④污泥產量低,不需污泥回流與活性污泥法相比,接觸氧化法的體積負荷高,污泥產量較低。主要是由于氧化池內溶解氧高,微生物的內源呼吸進行得較充分,合成物質被進一步氧化;氧化池內的微生物食物鏈比較完全和穩定;生物膜中的厭氧層將部分生物膜分解、溶化,轉化成甲烷和有機酸,這些都是減少污泥量的因素。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由于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脫落和增長可以自動保持平衡,所以不需要污泥回流,給管理帶來方便。
⑤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水質好而穩定在進水短期內突然變化時,出水水質受的影響很小,在毒物和pH值的沖擊下,生物膜受影響小,而且恢復快。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⑥動力消耗低
由于接觸氧化池內有填料存在,能夠起到切割氣泡、增加紊動作用,增大了氧的傳遞系數,并且由于沒有污泥回流,使電耗下降,因此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污水,較普通活性污泥法一般能節省動力30%。
⑦掛膜方便,可以間歇運行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生活污水時不需專門培養菌種,連續運轉4~5天生物膜就可成熟。對含菌種少的工業廢水,掛膜時接入菌種,運行十多天生物膜就可成熟。當停電或發生事故不能供氣時,只要將氧化池中的水放完即可,附著填料上的微生物可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而維持生命較長時間。
⑧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在活性污泥法中容易產生膨脹的菌種,如絲狀菌,在接觸氧化法中附著在填料上,不但不產生污泥膨脹,而且能充分發揮其分解、氧化能力高的優點,提高廢水的凈化效果。為保證氨氮的去除效果,針對氨氮的去除設置了生物接觸氧化池前端缺氧段和末端水進行回流。由此組成類似的A/O工藝,通過A/O工藝進行有效的脫氮。與普通的A/O反應池相比,A/O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穩定、容易恢復等特點。對水量和水質的負荷沖擊有較強的承受能力。
經過生物接觸氧化組合處理工藝后,某企業的處理站出水的水質為:pH值為6~9;CODcr濃度≤80mg/L;石油類≤4mg/L;SS濃度≤60mg/L;氨氮濃度≤12mg/L,處理后的出水達到《日用玻璃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中的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每年(每年按300天,每天8小時清洗計)減排CODcr44.16t/a、氨氮1.824t/a。經過處理后出水可以補充冷卻水的循環水,對節能減排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