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BR技術在生物制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生物制藥主要指的就是發酵工程制藥,其廢水主要分為四大類,即輔助過程排水、生產過程排水、生活污水和沖洗水,輔助過程排水的水量是最大的,生產過程排水的COD貢獻量則是最大的,沖洗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另外,發酵類生物制藥廢水還具有色度高、含氮量高、硫酸鹽濃度高以及碳氮比低等特性,并且含有大量的難以降解的微生物。某維生素制藥廠的原廢水處理系統采用了厭氧-兼氧-兩段接觸氧化的組合工藝,但是其流程過于復雜,并且好氧生化池中的填料易出現堵塞的問題,出水的穩定性也較差,所以,為了有效的替代兼氧池和接觸氧化池,便決定應用MBR技術。在分別進行了兩種工況的試驗后,我們發現應用MBR技術后的出水水質是完全符合國家的排放標準的。工況一為:DO的濃度為2mg/L,MLSS為8000mg/L,而工況二為:DO的濃度為3mg/L,MLSS為10000mg/L,前者的運行成本更低,并且處理效果更好。廖志民對MBR技術處理發酵類制藥廢水進行了中試研究,他從某制藥廠廢水站抽取了廢水,該制藥廠主要生產中成藥、蟲草菌粉和潔霉素等,進水COD為500-1000mg/L,氨氮為60-120mg/L。進行中試的過程中,應用了MBR技術并對反應器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實時的監測,監測結果表面,出水COD的濃度變為120-200mg/L,而出水氨氮的濃度變為3-14mg/L,MBR技術具有更好的處理效果,同時其運行成本更低。
2MBR技術在化學制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化學制藥廢水主要包括五大類,分別為生活污水、母液類廢水、輔助過程排水、回收殘液和沖洗廢水,化學制藥廢水的種類和產生都不大,而污染物也是較為明確的,但是其PH值的變化很大,含鹽量高,COD的濃度最高可接近百萬毫克每升,一些產物和生物有著極強的生物毒性。由于化學制藥廢水的營養源較少,并且成分單一,那么要想培養微生物就是非常難的。針對頭孢生產體中間企業,鄭偉等人進行了研究,并且處理廢水時采用了接觸氧化-水解-MBR工藝,其設計的水量為350m3d-1,進水COD的濃度為2120-11500mg/L,而處理后出水COD的濃度則為80-280mg/L,出水BOD的濃度也是遠小于10mg/L的,其是符合工業園區的污水管理要求的。針對賴諾普利依那普利制藥廢水,劉婧等人報導了某制藥廠所采用的混凝-接觸氧化-MBR組合處理工藝,其設計水量為600m3d-1,進水COD的濃度約為3000mg/L,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試后,其出水COD的濃度已經被降低到45mg/L,出去COD的效率高達95%,出水的水質是滿足國家對制藥廢水水質的控制要求,同時其運行成本也是較低的。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3MBR技術在中成藥制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所謂的中成藥指的就是利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將藥物從植物中提取或者是直接形成藥物的生產方式,下面我們便以某植物藥廠應用MBR技術處理廢水的工程實例為例,其廢水的水量約為30m3d-1,進水的COD濃度平均為3000mg/L,“三七”皂甙是一類極難處理的物質,并且還會有藥劑成分殘留在水中,其易導致污泥出現膨脹的問題,也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采用傳統的工藝是很難取得理想的處理效果的,而如果能夠有效的應用MBR技術,那么處理完成后的水全部可以實現回用。處理中成藥制藥廢水時,蘇炎順等人還報導了深圳市某制藥企業所采用的混凝沉淀-MBR組合處理工藝,這類廢水的水量和水質波動較大,色度高,并且含有大量的難降解物質和懸浮物。其設計水量為140mg3d-1,進水COD的濃度為3500-6000mg/L,這一工藝在2010年時正是投入運行,其出水的COD濃度小于100mg/L,去除率接近98%,各項指標也都是符合國家相應的排放要求的,取得了理想的廢水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