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對有毒有害特征污染物的有效監控:企業包括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運營單位,缺乏對特征污染物的長期有效的監控:監測因子僅為COD、氨氮等常規監測因子;監測點位僅考慮排水而忽略進水。而事實上,化工企業的特征污染物是影響污水處理設施運作的重要因素,特征污染物監控會影響到排水中COD等常規因子的去除率。以具有致癌作用的苯系物為例。調研中發現園區超過64%在生產過程中涉及苯系物,以利用甲苯或二甲苯作為溶劑為主。因此,在生產廢水中難免含有苯系物。處理過程應考慮如下5點:①由于苯系物開環斷鍵需要較大的活化能,因此常規的預處理裝置處理效果不夠理想,甚至表現為在預處理環節因開環斷鏈不夠徹底,可能表現為COD下降不明顯甚至上升;②僅采用常規監測因子來進行治理判斷,無法得出科學的結論;③苯系物還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在預處理環節處理不夠徹底,很容易導致后續的生化工藝出現異常;④僅關注常規污染物的監測而忽略苯系物等特征污染物的監測會造成生化系統異常的反復;⑤苯系物的揮發性強,水處理裝置不夠密封容易發生環境介質的轉移,二次污染具有隱蔽性。因此,對相關化工企業苯系物類特征污染物的監測,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不到位:本次調研中,還發現化工企業的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為治污設施運轉故障發生率較高。調研問卷統計表明,有61%以上的企業表示出現過運行故障。其中,52%的企業表示出現過設備故障,48%的企業表示因進水異常或波動導致發生運行故障,有20%的企業表示出現故障原因則是運行參數不當。環保受重視程度不夠是環境管理不到位的根本原因。與投資時因急于通過環保手續獲得允許開工生產進而愿意在環保設備上投資相比,化工企業主在正常運轉時,因看不到環保利潤回報,相對忽視環保設備的運行,甚至有意識地削減相配套污水處理構筑物運行和維護管理費用。企業對環保的這種“重投入,輕運行”的運營模式,導致環保管理上小問題得不得重視,環保設備常常帶傷運轉。最終積重難返,以故障的形式爆發,增加企業的環保支出。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也是環境管理不到位的另一個原因之一。少數環境管理人員不注重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在環保設備運行中難以通過一些運行參數來判斷運行狀態,遇到已出現異常信號后處置欠妥當。如不理解活性污泥的“鏡檢”結果對處理設施運行狀態的表征,出現異常渾然不知;不理解廢水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生化池溫度過高或活性不足等現象。以上,也是環保設施運行故障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