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廢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質,主要包括各種難以溶解的纖維、色素和有機污染物等。這種顏色較深、含有許多懸浮物質,且成分復雜的纖維廢水,是污水處理的主要對象。在洗滌和漂白階段,產生的廢水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木質素和難以被生物分解的樹脂。從抄紙機內流出的纖維污水中,也含有較多纖維成分,以及在造紙流程中添入的膠料和其他填料。我們對某市政污水處理項目進行了調查。這一項目需要處理的廢水量較大,且生活廢水對這種工業污水的稀釋作用又不強。在進行混合之后,污水中BOD和COD的比值仍然低于0.3。這說明此類污水屬于難以被降解的廢水,接收到的工業污水已經通過了第一道程序的生化處理,余下的污染物質多為有機物,含有很難被降解的較穩定苯環和氮含量較多的雜環物質。這些幾乎無法處理的聚合類物質,會對水質造成很大干擾。工業污水中含有較多的粘膠狀纖維和化纖,顏色程度較高。即便是被生活污水稀釋之后,這種廢水自身的色度仍然在150倍左右。從造紙廢水的特征中,可以大致提煉出設計技術方面的重點:由于待處理的廢水成分復雜,包含了多種很難降解的有機成分,且色度很高,因此,要選擇針對性強的工藝流程,確保污水處理符合標準。我們可以將處理工藝的對比和處理廠設計方式作為研究重點。
工藝中試環節
排入市政管道的工業廢水,所含成分往往十分復雜,處理起來比較困難。因此,造紙廢水進入市政處理環節之前,需要符合特定的要求;處理廢水的專業化技術應當滿足標準。工業污水的處理效果,涉及到環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處理過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對處理工藝進行具體設計之前,需要中試同種類市政處理廠的處理效益,在此基礎上確定可行性強的處理方案。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操作步驟
第一步是對污水進行預先處理。為了確保這一處理步驟的順利進行,并實現理想的處理效益,應當首先對污水進行預先處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特性。建議選擇水解酸化的處理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可以借助厭氧的微生物,來分泌出一種酶物質,加速大分子的污染物質向小分子的物質轉變,提升污水的降解幾率,加強可生化性。這種工藝流程有效地利用了某些厭氧物質的化學反應,縮短了水解過程和酸化過程的時間。用來進行水解處理和酸化處理的細菌,基本是厭氧型和兼氧型的細菌。因此,這種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氧氣含量低,能夠節約資源,且對于有機負荷的承受能力較強。第二步是采用生化方式進一步處理。二級生化處理過程的主要任務,是去除較多的COD。因此,強化生化處理是處理流程的重要部分。對于這種技術的模擬,目標是對技術方案進行比較,并選擇合適的一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在處理池中加入生物性質的助劑,如功能特殊的菌種或這些細菌產生的蛋白酶物質。生物性質的助劑已經被推廣采用,其處理成效明顯。例如:某造紙廠排放的污水,在加入助劑之前,去除COD的含量僅達到了60%;但是在加入了助劑之后,可以除掉約為75%的COD。第二種方案是加入活性的炭物質。對于近似處理廠的調查顯示:廢水的可生化特征不顯著,微生物不能取得容易被降解的碳物質,因此,微生物的繁殖會被抑制,生物含量會下降,水池中污泥的含量低,難以滿足要求。基于這樣的考慮,可以在處理池中加入特定量的活性炭物質,用來去除污染物中的有機物,并作為微生物附著的載體。充足的反應時間,可以確保生化降解過程在炭物質的縫隙中實現,降解一些成分多樣的有機物,產生出針對性強的特殊菌種。第三步是深度處理造紙廢水。這種處理的目標,是除掉廢水的色度,并對殘留的COD進行進一步去除。通常情況下,可以遵循混凝沉淀———消毒———過濾的處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