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將復雜的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物質,將有毒物質轉化為無毒物質,使廢水得到凈化。根據氧氣的供應與否,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水中有充分溶解氧的情況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活動,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CO2、H2O、NH3和NO3-等。一般好氧反應器分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氧化塔)、接觸氧化池、好氧塘等。厭氧生物處理的主要特點是可以在厭氧反應器中穩定的保持足夠的厭氧生物菌體,使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為CH4、H2O和CO2等。厭氧反應器主要有厭氧活性污泥法、厭氧濾池、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內循環反應器(IC)和膨脹顆粒污泥床(EGSB)等。雖然油田廢水COD大多在300~500mg/L,但由于其可生化性差,且含有難降解的有機物,因此,目前國內普遍采用A/O法,即先厭氧后好氧的方法進行處理。序批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是融厭氧、好氧為一體的處理方法,因此在研究中用的較普遍。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華中理工大學的杜衛東等利用厭氧酸化+接觸氧化的方法對某油田廢水進行試驗研究。該油田廢水BOD5與CODCr的比值小于0.15,可生化性差,在厭氧酸化單元,廢水中的一些復雜有機物在厭氧菌作用下進行水解酸化,轉化為較易生物降解的簡單有機物,改善了其可生化性,為后續的好氧處理提供條件。在生物接觸氧化單元,廢水中的有機物在好氧菌的作用下被無機化,從而使廢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排放標準。試驗結果表明,經過一段時間的馴
化,當停留時間(HRT)為16h時,厭氧單元能把原水COD從406mg/L降到272mg/L,去除率在33%;BOD5提高一倍,大大改善了可生化性。在好氧單元,先用自來水配以營養鹽進行好氧菌種的培養,再用污水對微生物馴化。經過馴化后,當HRT為20h時,COD去除率可達70%。把厭氧段和好氧段串聯運行,經16h厭氧及20h好氧后,COD的最終去除率在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