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法破乳是目前石油化工行業應用最為廣泛的物理破乳方法。對W/O型乳狀液的破乳效果很好,電破乳的過程一般被描述為以下3步:水滴的電致聚集、水滴的聚并、水滴在油水界面上聚并而沉降分層。具體方法有超聲波破乳、渦旋電場破乳和微波破乳等。蔡永偉等在研究駐波場原油破乳脫水過程中發現,駐波場強與超聲時間均存在著最優值,場強超過0.3W/cm超聲時間大于5min,破乳率降低,分離出來的油水又被重新乳化,因此采用超聲破乳或利用超聲波制備乳狀液的關鍵是同時控制恰當的超聲強度和超聲時間;李可彬研究發現在渦旋電場作用下,W/O乳狀液液滴內的電解質締合體發生極化,界面雙電層被破壞,電偶極矩增大,離子電泳速度加快,液滴相互碰撞的幾率增加,從而加速了分散相的聚結,導致破乳;Kathryn等認為微波破乳時,形成高頻變化的電磁場,使極性分子高速旋轉,破壞油水界面膜的Zeta電位,使水(油)分子自由上下運動,碰撞聚結,達到油水分離。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此外,電磁場還使非極性油分子磁化,形成與油分子軸線成一定角度的渦旋電場,該電場減弱分子間的引力,降低油的黏度,增大油水密度差,使油水分子能有效地碰撞聚結,實現油水分離。由于用電破乳法處理含水率較高的原油乳狀液時,會產生電擊穿而無法建立必要的電場強度,所以該法不能獨立使用,只能作為乳化廢水處理方法的后序過程。電學法破乳技術適應性強,操作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乳化油破乳后,還需要進一步處理,才能達到排放標準。去除浮油和分散油的隔油池和氣浮法也可以用于破乳后的后續處理。后續處理方法有吸附法、粗粒化法、膜分離法、高級氧化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