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廢水處理中一般采用生物反應器實現對大量偶氮廢水的連續降解。C.J.Ogugbue等用海藻酸鈣將Bacillusfirmus固定化后,應用于對染料C.I.Directred80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處理系統中,該固定化小球表現出高效的染料脫色能力,且在反應器連續運行中固定化小球始終能夠保證較高的機械強度。混合菌群也被應用到了生物反應器降解偶氮染料的實踐中,由好氧菌Bacillusvallismortis、B.pumilus、B.cereus、B.subtilis、B.megaterium組成的混合菌群通過大理石碎片固定在上流式生物反應器中降解直接紅28,研究發現,在0.6mmol/min的曝氣率和60mL/h的流速下,固定化的好氧混合菌群具有較高的脫色率。
2蒽醌及三苯甲烷染料:M.D.Stanescu等將生物酶固定成小球降解兩種蒽醌衍生物酸性藍和溴氨酸。研究發現,固定后的酶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可以適應較為惡劣的環境,且對染料的降解沒有干擾作用。D.K.Sharma等將Bacillussp.、Alcaligenessp.、Aeromonassp.固定化后,在上流式反應器中探究降解一種三苯甲烷染料酸性藍15,研究發現,該種三苯甲烷可以被降解成簡單的中間代謝產物,降解率可達94%。
3苯及苯的衍生物:染料經脫色后會產生一些難以降解的物質,苯和苯的衍生物就是其代表之一。研究發現,生物固定化技術也可以應用在苯及苯的衍生物的降解。M.L.Paje等采用海藻酸鈣固定Rhodococcussp.形成凝膠小球,并將其固定在含有陶瓷的生物膜上連續處理廢水中的苯,固定后的菌體對苯的降解率達到97%,與游離態的菌體相比,固定化沒有影響其降解效果。S.A.Ahmad等采用7.5g/L的吉蘭糖膠將Acinetobactersp.固定后降解苯酚,研究發現游離態的細胞在較高的苯酚濃度下會失去降解活性,而固定化的菌體不但可以在高濃度的苯酚環境下依然保持對其的降解能力,而且降解效果與游離態菌體類似。此外,該固定化材料的機械性能較好,可以保持活性連續進行45個降解循環。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固定化技術雖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固定化方法的改良、固定化材料的探索和優良菌種的選育是實現固定化技術大規模應用的重要途徑。其中,載體材料的選擇對固定化技術的優化十分重要。固定化材料的穩定性、生物負載、造價成本及生物毒性是決定其經濟可行性的關鍵。但由于載體材料造價高、穩定性差,嚴重限制了固定化技術的推廣,使得固定化技術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因此,新型材料的開發至關重要。目前,高分子復合材料、納米材料、磁性材料因其性能穩定、成本低廉、傳遞性高的特點逐步成為研究的熱點,但依然存在技術上的不足。這些問題的解決有賴于生物、材料及化工的聯合研究。隨著科研技術的發展和理論的深入及綜合知識的運用,這些問題可以逐一攻克,固定化技術在染料廢水處理的領域可以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