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強化技術是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基礎上產生,特別之處是將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引入處理系統,使有效微生物的濃度提高,增強對某種特定有機物的降解能力,降解速率得到提高,特別適合難降解的有機物,針對高鹽度含油污水的生化處理,生物強化技術展現出巨大的優勢。生物強化技術重點是提高微生物對高鹽污水的適應力和耐受力,從而提升高含鹽環境中的污染物處理效果,可見,耐鹽微生物和嗜鹽微生物可作為該方法最理想的微生物,特別適用于高鹽度廢水強化生物處理。石愷選用嗜鹽海洋細菌作為生物強化的菌劑,在間歇曝氣生物濾池中對高含鹽廢水進行處理,這種濾池與普通無嗜鹽海洋細菌間歇曝氣生物濾池相比,待處理的污水含鹽量越高,生物強化技術去除營養污染物的效率也越高。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014年4月在風城油田進行處理規模為0.5m3/h生產排放廢水處理的現場試驗階段時便采用了生物強化技術。首先將高含鹽廢水送入其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均化,然后由輸送泵均勻輸送到后續高級氧化系統處理,最后進入嗜鹽菌生物強化處理系統,高鹽外排廢水中的有機物被嗜鹽菌當成食物消化分解掉,由此廢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得到降低,使出水COD降低至排放標準。
綜上所述,生化處理技術能避免二次污染,降低處理費用,凈化效果比較好。但因其運行管理復雜、占地面積大、對水質變化和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弱等缺點,在實際環境治理工程的運用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