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較廣的無機絮凝劑有鐵鹽、鋁鹽、鎂鹽和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等。、鋁鹽和鐵鹽含有正離子,能中和膠粒外面的負電荷,從而使廢水中的懸浮物迅速沉降。在最佳pH值條件下,用(S04),、KA1(S04):、Mg(OH):混凝劑處理承德針織廠的印染廢水,對廢水的脫色率和COD去除率都高于80%。用質量比4:1的鋼渣與鐵屑做為混凝劑,鹽酸和硝酸混酸調節pH為6,當此混凝劑為25mg/L,印染廢水脫色率達93.3%,CODer的去除率為87.4%,透光率為89.3%。鐵鹽、鋁鹽等是傳統的無機絮凝劑,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對廢水的脫色率很高,尤其對以膠體或懸浮狀態存在于廢水中的染料具有良好的脫色效果,如分散染料、硫化染料、氧化后的還原染料、耦合后的冰染染料、顏料以及分子量較大的直接染料和中性染料等,BOD、COD的去除率也很好,但對不易形成膠體的水溶性染料,如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及部分小分子的直接染料則混凝效果不理想。同時鋁鹽對生物體有一定的毒性,水中鋁的含量高于0.2—0.5mg/L時,即可使鮭魚致死。鐵鹽也能腐蝕金屬管道。
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型絮凝劑,目前,它的生產和應用在全世界都取得迅猛進展,被稱為第二代絮凝劑,它比傳統混凝劑如硫酸鋁、氯化鐵等絮凝性能更好,而比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價格低廉。聚合氯化鋁(PAc)是線性高分子化合物,通過所謂的“橋聯”作用,即懸浮物附著在線性高分子上,使懸浮物凝聚而沉降。當PAC用量為700~900mg/L,pH值為5.4~6.6時,其對絲綢印染廢水脫色率可達93%,而且PAC較其他的絮凝劑產生的絮凝顆粒大,沉降速度快。新型無機鹽絮凝劑FNC—tagCl2(后面簡稱C)用于凈化印染有色廢水,其吸附脫色性能優于聚合氯化鋁和聚合硫酸鐵等絮凝劑。
電極反應生成的產物具有很高的化學活性,在偏酸環境中,電極反應所產生的新生態H能與染料廢水中的許多成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能破壞廢水中發色物質的發色結構,達到脫色的目的。胡維超報道了酸化水解一電解絮凝法處理印染廢水,其中電解絮凝池內安裝有鋼板、鋁板電極。電解時,鋼板、鋁板失去電子,轉化為離子,溶于水,形成有效的絮凝劑,與有色物和懸浮物發生絮凝反應,實現印染廢水的脫色。此處理系統于2005年開始運行,一年多來,工藝運行平穩,處理后的印染廢水脫色率約95%,CODer平均去除率達90%,出水pH值為7—8,各項指標達到國家GB4287—1992(紡織印染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指釘。這是由于在內電解過程中,陽極氧化生成新生態的Fe2,經石灰乳中曝氣后,生成的Fe(OH)是膠體凝聚劑,它的絮凝能力強于一般藥劑水解法得到的Fe(OH)的絮凝能力。從而廢水中的懸浮物質以及內電解產生的不溶物質、構成色度的不溶性染料都可被吸附絮凝。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