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印染廢水處理的重要方法,可有效除去水中疏水性染料物質及部分親水性染料物質,大大減輕后續生物處理的壓力。一般PAC等混凝劑對以膠體或懸浮狀存在于廢水中的染料有良好的混凝效果。這一類染料主要包括疏水性、不溶性染料,如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還原性染料及水溶性染料中分子量較大的一部分直接染料等,生化前混凝沉淀對COD、BOD5、色度的去除效率分別可達到30%~60%、15%~40%、40%~50%。
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可明顯提高BOD5/COD比值,增強廢水可生化性。參與水解酸化的微生物主要是水解菌和產酸菌,它們均為兼氧菌,由于產甲烷菌的生長速度和水解菌、產酸菌的生長速度不同,控制系統的最佳水力停留時間,利用水流動的淘洗作用,就能抑制產甲烷菌的生長,充分利用兼氧菌將廢水中的染料、漿料等大分子、雜環類有機物分解為低分子有機物,破壞染料分子的有色基團,水解酸化池對COD、BOD5、色度的去除效率分別可達到15%~35%、10%~30%、30%~80%。
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機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以下特點:①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②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③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生物接觸氧化對COD、BOD5、色度的去除效率分別可達到55%~70%、85%~95%、35%~50%。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