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印染企業眾多,印染廢水排放量較大。廢水中含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及無機鹽等,成分復雜.染料結構中硝基和氨基化合物及銅、鉻、鋅、砷等重金屬元素有較大生物毒性,生化處理性能差、難降解.嚴重污染環境,成為極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染廢水的脫色處理已成為國內外環保行業急需解決的課題之一。
雙氰胺一甲醛聚合物最早作為一種印染助劑廣泛應用在絲綢、毛織物和棉織物的印染上,其后,雙氰胺一甲醛聚合物的用途有了重大的突破。日本學者Rv.uichi與Michiaki等研究發現,雙氰胺與甲醛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絮凝性能,能對水中帶負電性質的膠體顆粒產生絮凝作用.利用它處理活性染料、硫化染料及直接染料廢水,取得了一定的脫色效果.之后,國內外開展的研究大都以雙氰胺與甲醛為主反應,通過改變工藝條件或引入一些助劑等來提高產品性能,對反應物主體進行變化改性的研究報道較少。本試驗對雙氰胺一甲醛聚合物的改性是利用具有與雙氰胺分子結構、化學性質相類似的尿素來部分取代雙氰胺與甲醛進行聚合,并以脫色率和化學需氧量去除率為宅要評價指標,考察產品的絮凝脫色性能并確定最佳可行性方案,以期能大I幅降低脫色絮凝劑的生產成本。
縮聚反應是具有2個或2個以上官能度的單體分子間經過多步縮合并脫除小分子形成高分子質量聚合物的反應.雙氰胺分子中含有1個氨基和2個亞胺基,與甲醛發生親核加成反應,生成羥甲基化雙氰胺,然后在氯化銨作用下發生多步脫水縮合反應,逐步形成線狀大分子.尿素分子中有2個氨基,可與甲醛加成及縮聚。生成羥甲基衍生物(羥甲基脲).尿素與甲醛加成的羥甲基脲活性較高,很容易與羥甲基化雙氰胺反應生成雙氰胺一尿素一甲醛元縮聚物。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
雙氰胺一甲醛聚合物具有較高的陽離子電荷密度,是一種有發展前途及開發價值的脫色絮凝劑。用尿素部分取代雙氰胺,并對雙氰胺一甲醛縮合物進行改性的方法可行,所得產品性能穩定,可使印染廢水脫色絮凝劑成本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