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含吡啶有機廢水進行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確定了蒸發脫鹽-微電解-芬頓氧化預處理工藝路線。實驗表明,蒸發脫鹽階段,pH值為5時,COD去除率達62.77%;微電解階段,pH值為4、反應時間為2.5 h時,COD去除率達24.49%;Fenton試劑氧化階段,pH值為4,30%H2O2投加量為3.5 ml/L,Fe2+與H2O2摩爾比為1:20,反應時間為2.5 h時,COD去除率達30.41%。經預處理,廢水B/C比從0.075上升至0.48,3種特征吡啶的去除率均達到95%以上。
吡啶是一類工業應用廣泛的含氮雜環芳烴化合物,具有強烈的“三致”作用,其種類繁多,具有結構穩定、難以降解的共同特征。吡啶常來源于焦化、染料、制藥廢水,傳統活性污泥法往往不能有效去除此類污染物。近年來,研究吡啶合成的文獻很多,而研究其降解工藝的卻鮮有報道。國內目前對此類廢水多采用各股生產廢水混合后進行物化預處理,水量大、費用高,且生物毒性往往達不到生化要求,需大比例稀釋后才能進入生化處理裝置,浪費了大量淡水資源。而大多數學者致力于新型吸附劑的研發和優勢菌種的培養,難度大、投入高,但處理效果仍不理想。因此,針對吡啶廢水的水質特征,探索高效經濟的物化預處理工藝,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將對含吡啶有機廢水進行分類收集,并針對各股廢水的水量水質特征,進行分質處理,以期解決現有工藝處理效果差、成本高、生化進水稀釋倍數大等缺點。
1實驗部分
1.1實驗儀器
PB-10型PH計,德國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1000W電子調溫電爐,江陰市保利科研器械有限公司;SHZ-D型循環水式真空泵,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GC-2010型氣相色譜儀,日本島津有限公司。
1.2廢水水質
實驗用水為蘇州某制藥公司的醫藥中間體生產廢水,含有大量鹽分、吡啶,BOD5/COD不到0.1,可生化性差。水質指標如表1所示。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1.3實驗方法
廢水含鹽量過高對微生物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影響微生物活性,甚至造成其死亡,因此將高鹽廢水進行單獨蒸發脫鹽后,再與其他廢水混合進行微電解-Fenton。0氧化處理。微電解- Fenton氧化工藝是一種常用的物化預處理手段:微電解法效果好、壽命長、成本低廉、操作簡便,且所用材料鑄鐵屑來源于工業垃圾,具有“以廢治廢”的意義;Fenton試劑氧化法處理效率高,價格便宜,且不產生二次污染。將微電解置于Fenton氧化之前,可減少Fe2+的投加量,同時兩種工藝對廢水PH值的要求相近,二者聯用時可不再調節廢水PH值,省時省力,節約成本。最終確定含吡啶有機廢水預處理工藝如圖1所示。
詳情請點擊下載附件:含吡啶有機廢水物化預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