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廣泛使用的切削液對環境和人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研究推廣廢切削液處理的新技術是現代切削液處理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現代機械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切削液在機械加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用量迅速增加。但由于切削液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污染和損害,因此切削液的使用和廢液處理已受到環保法規日益嚴格的制約。研究推廣廢切液處理新技術,已成為現代切削液研究的重要課題。
廢切削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切削液對環境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其廢液對水資源和土壤的污染。廢切削液通常含有礦物油、動植物油、表面活性劑、極壓添加劑、防霉殺菌劑、各種金屬離子和懸浮物等。
礦物油是切削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生物降解性差,能長期滯留在水和土壤里,其對地下水的污染可長達100年。美國環保局指出:礦物油對水生物有急性致死毒性,也有長期亞急性致死毒性。濃度低達0.1mg/kg的礦物油可使海水中小蝦類的壽命低達20%,水中油含量超過10mg/kg就會使海洋生物死亡;當淡水中礦物油含量達10mg/kg時,就會使魚苗發育畸形,并使魚肉帶有異味;油含量達到300mg/kg時,可使淡水魚類死亡。就算排放的廢液經過嚴格的礦物油回收處理,其在水中長期的積累也不容忽視。
廢切削液對環境的危害
切削液中的添加劑對環境的污染也是很嚴重的。如極壓劑切削液中含有的短鏈氯化石蠟對水生環境,尤其對水微生物、貝殼及魚類危害極大,故這類產品在IMDG(國際海事危險品代碼)中被列為嚴重的海產污染物。歐洲氯化物制造業協會已經在這類產品上貼上了“對環境有危害”的標簽,在德國和北歐,早已禁止使用氯系極添加劑,在水基切削液中,常用磷酸鈉作防銹劑,研究表明,磷酸鹽的積累使河流、湖泊囚營養富化而出現赤潮。
切削液對人類的危害主要是對飲用水的污染。由于許多國家的飲用水大多取自地下水,切削液廢液的排放可直接影響地下水的水質。據我國水利部門的調查顯示,目前廢污水排放量已超過20世紀80年代的一倍以上,年排廢污水達600億噸,這些廢污水80%以上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灑湖庫。我國城鎮供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城市水域受污染率高達90%以上,不少城市供水水源受到威脅。現代醫學發現,水不久是生命之源,人類的疾病80%與水有關。垃圾、污水、農藥、石油類等廢棄物中的有毒物質很容易通過地下水或地表水進入食物鏈系統。當被污染動植物食品和飲用水進入人體后,就可能使人體患上癌癥或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