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3.15
申請日:2023.12.27
分類號:C02F1/00(2023.01)I;C02F1/52(2023.01)I;B01D29/50(2006.01)I;C02F103/30(2006.01)N
摘要
本發明涉及印染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包括加藥箱以及沉淀箱,所述加藥箱以及沉淀箱均設置為方形箱體,且均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所述加藥箱頂部設置有加水臺,在加水臺內設置有過濾架;所述加藥箱側面通過加藥管設置有加藥口,在加藥箱底部的側面設置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連接在沉淀箱側面的頂部;所述沉淀箱頂部通過蓋板進行密封,在沉淀箱內部設置有過濾組件,在沉淀箱背向輸水管一側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口;本發明所提供的污水處理系統,通過加藥箱向污水中加入藥劑,并利用沉淀箱對污水中經藥劑反應所產生的沉淀進行過濾,從而凈化污水;整體結構設計合理,占據空間小,方便布置擺放。
權利要求書
1.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藥箱(1)以及沉淀箱(2),所述加藥箱(1)以及沉淀箱(2)均設置為方形箱體,且二者均固定設置在底座(4)上;所述加藥箱(1)頂部設置有加水臺(3),在加水臺(3)內設置有過濾架(5);所述加藥箱(1)側面通過加藥管(11)設置有加藥口(12),在加藥箱(1)底部的側面設置有輸水管(13),所述輸水管(13)連接在沉淀箱(2)側面的頂部;所述沉淀箱(2)頂部通過蓋板(21)進行密封,在沉淀箱(2)內部設置有過濾組件,在沉淀箱(2)背向輸水管(13)一側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口(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口(12)設置為敞口式結構,加藥口(12)底部設置有倒圓臺狀結構,所述加藥管(11)整體設置為L型機構,一端垂直焊接在加藥箱(1)上,另一端與加藥口(12)的底部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臺(3)設置為敞口式結構,且加水臺(3)底部設置有倒圓臺狀結構;所述加水臺(3)的內側設置有承托帶(31),所述過濾架(5)上部設置有支撐帶(51),所述支撐帶(51)卡在承托帶(31)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架(5)由支撐帶(51)、過濾網(52)組成,所述過濾網(52)為倒圓臺狀的金屬濾網,過濾網(52)上部與環形的支撐帶(51)固定相連;所述承托帶(31)上設置有限位帶(32),所述限位帶(32)卡在支撐帶(51)下側的限位槽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52)內側設置有若干層拓展濾網(53),所述拓展濾網(53)為環形結構,且拓展濾網(53)與過濾網(52)相互垂直,拓展濾網(53)與過濾網(52)形成環形的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2)內設置有隔板(23),所述隔板(23)將沉淀箱(2)內部分隔成若干個等尺寸的沉淀腔室;在隔板(23)上部設置有分水管(24),且分水管(24)的一端與輸水管(13)相通;在所述分水管(24)上設置有與沉淀腔室一一對應的分水口(2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3)由縱橫交錯的板體組成,且隔板(23)與沉淀箱(2)箱壁相互固定,隔板(23)與沉淀箱(2)的底部之間留有縫隙;所述分水管(24)兩端分別固定在沉淀箱(2)上,且分水管(24)處于沉淀箱(2)的中間面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組件由主濾板(6)、輔濾板(7)組成,在主濾板(6)、輔濾板(7)中分別設置有主濾網(61)、輔濾網(71);所述主濾板(6)上部設置有掛桿(62),掛桿(62)向外側翻折設置有掛鉤(63),主濾板(6)通過掛鉤(63)與沉淀箱(2)內壁相互卡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濾板(6)、輔濾板(7)下側均設置有連桿(9),在輔濾板(7)上部轉動安裝有連接筒(8),所述連桿(9)通過螺紋結構對接在連接筒(8)中。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箱(1)內部設置有攪拌電機以及水泵,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豎向的攪拌桿,攪拌桿上設置有攪拌葉片;所述水泵設置在加藥箱(1)的底部,且水泵的出水口與輸水管(13)相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吸濕發熱型混紡面料印染污水處理系統,包括加藥箱以及沉淀箱,所述加藥箱以及沉淀箱均設置為方形箱體,且二者均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所述加藥箱頂部設置有加水臺,在加水臺內設置有過濾架;所述加藥箱側面通過加藥管設置有加藥口,在加藥箱底部的側面設置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連接在沉淀箱側面的頂部;所述沉淀箱頂部通過蓋板進行密封,在沉淀箱內部設置有過濾組件,在沉淀箱背向輸水管一側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口。
優選的,所述加藥口設置為敞口式結構,加藥口底部設置有倒圓臺狀結構,所述加藥管整體設置為L型機構,一端垂直焊接在加藥箱上,另一端與加藥口的底部相連。
優選的,所述加水臺設置為敞口式結構,且加水臺底部設置有倒圓臺狀結構;所述加水臺的內側設置有承托帶,所述過濾架上部設置有支撐帶,所述支撐帶卡在承托帶上。
優選的,所述過濾架由支撐帶、過濾網組成,所述過濾網為倒圓臺狀的金屬濾網,過濾網上部與環形的支撐帶固定相連;所述承托帶上設置有限位帶,所述限位帶卡在支撐帶下側的限位槽中。
優選的,所述過濾網內側設置有若干層拓展濾網,所述拓展濾網為環形結構,且拓展濾網與過濾網相互垂直,拓展濾網與過濾網形成環形的凹槽。
優選的,所述沉淀箱內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沉淀箱內部分隔成若干個等尺寸的沉淀腔室;在隔板上部設置有分水管,且分水管的一端與輸水管相通;在所述分水管上設置有與沉淀腔室一一對應的分水口。
優選的,所述隔板由縱橫交錯的板體組成,且隔板與沉淀箱箱壁相互固定,隔板與沉淀箱的底部之間留有縫隙;所述分水管兩端分別固定在沉淀箱上,且分水管處于沉淀箱的中間面內。
優選的,所述過濾組件由主濾板、輔濾板組成,在主濾板、輔濾板中分別設置有主濾網、輔濾網;所述主濾板上部設置有掛桿,掛桿向外側翻折設置有掛鉤,主濾板通過掛鉤與沉淀箱內壁相互卡接。
優選的,所述主濾板、輔濾板下側均設置有連桿,在輔濾板上部轉動安裝有連接筒,所述連桿通過螺紋結構對接在連接筒中。
優選的,所述加藥箱內部設置有攪拌電機以及水泵,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豎向的攪拌桿,攪拌桿上設置有攪拌葉片;所述水泵設置在加藥箱的底部,且水泵的出水口與輸水管相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提供的污水處理系統,通過加藥箱向污水中加入藥劑,并利用沉淀箱對污水中經藥劑反應所產生的沉淀進行過濾,從而凈化污水;整體結構設計合理,占據空間小,方便布置擺放。
(發明人:沈松;張永獻;楊杏紅;李順粉;劉玉強;劉秀;茶紹蘭;王華清;廖永錕;馬漢軍;黃世繁;唐曉平;吳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