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03
申請日:2022.03.23
分類號:C07D207/27(2006.01)I;C12P41/00(2006.01)I;C12P13/00(2006.01)I;C12P1/04(2006.01)I;C12R1/29(2006.01)N
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廢水中回收(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的方法,包括將(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的酶解反應廢水通過在堿性條件水解,再酸化得到(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降低酶解反應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通過回收中間體,同時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降低成本。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從廢水中回收(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Ⅵ)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取一定量酶解反應廢水,加入堿金屬氫氧化物固體或溶液,加熱反應;(2)反應完畢后,滴加無機酸調節反應液pH,降溫,保溫攪拌;(3)過濾,濾餅干燥得到(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堿金屬氫氧化物優選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步驟(1)所述堿金屬氫氧化物的用量為廢水重量的5%~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加熱反應液溫度80~130℃,優選100~12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加熱反應時間≥7h。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無機酸優選鹽酸或硫酸。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無機酸調節反應液pH≤4.0,優選pH為0~2.0。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降溫溫度為0~30℃,優選0~1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反應廢水由以下方法制備得到:(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在酯水解酶的作用下在水中拆分獲得(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反應至異構體(R)-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小于1%時停止反應,過濾,并用有機溶劑萃取,收集水相獲得,所述(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選自(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甲酯或(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乙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水解酶為通過細胞固定化方法處理的甲基包囊菌;所述的甲基包囊菌,其分類命名為甲基包囊菌(Methylopilasp)的cxzy-L013菌株,2016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16494;和/或其中固定化菌劑以濕重計,其在反應中的質量為原料(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質量的1%~40%;和/或其中酶解反應液中(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的質量百分濃度為20%~70%;和/或所述的酶解反應溫度為20~50℃,pH為6.0~9.0;和/或所述的萃取所用的有機溶劑選自甲苯、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化菌劑以濕重計,其在反應中的質量為原料(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質量的2%~20%;和/或其中酶解反應液中(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的質量百分濃度為為30%~50%;和/或酶解反應溫度為25~40℃,pH為7.0~8.0。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酶解反應廢水中回收左乙拉西坦中間體(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Ⅵ)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
(1)取一定量酶解反應廢水,加入堿金屬氫氧化物固體或溶液,加熱反應;
(2)反應完畢后,滴加無機酸調節反應液pH,降溫,保溫攪拌;
(3)過濾,濾餅干燥得到(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
步驟(1)所述堿金屬氫氧化物優選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步驟(1)所述堿金屬氫氧化物的用量為廢水重量的5%~20%。
步驟(1)所述加熱反應液溫度80~130℃,優選100~120℃。
步驟(1)所述加熱反應時間≥7h。
步驟(2)所述無機酸優選鹽酸或硫酸。
步驟(2)所述無機酸調節反應液pH≤4.0,優選pH為0~2.0,進一步優選為pH為0.5~2.0。
步驟(2)所述降溫溫度為0~30℃,優選0~10℃。
本發明所述的酶解反應廢水為WO2019028671酶解反應后的母液,該專利申請經此引入并入本文。
所述酶解反應廢水由以下方法制備得到:
(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在酯水解酶的作用下在水中拆分獲得(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反應至異構體(R)-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小于1%時停止反應,過濾,并用有機溶劑萃取,收集水相獲得,所述(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選自(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甲酯或(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乙酯。
其中所述的酯水解酶為通過細胞固定化方法處理的甲基包囊菌;所述的甲基包囊菌,其分類命名為甲基包囊菌(Methylopilasp)的cxzy-L013菌株,2016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16494。
所述的酯水解酶的制備可以參考WO2018103409進行制備,該專利申請經此引入并入本文。
所述固定化菌劑可以專一的把外消旋的(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中的(R)-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水解成相應的酸,通過成鹽溶于水相,而(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通過有機溶劑提取獲得。
其中酶解反應液中(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的質量百分濃度為20%~70%,優選為30%~50%。
其中固定化菌劑以濕重計,其在反應中的質量為原料(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酯質量的1%~40%,進一步優選為2%~20%。
其中所述的酶解反應溫度為20~50℃,pH為6.0~9.0。作為優選,酶解反應溫度為25~40℃,pH為7.0~8.0。
酶解反應的pH控制采用的是堿金屬碳酸鹽、堿金屬碳酸氫鹽和堿金屬氫氧化物的水溶液。作為優選,堿金屬碳酸鹽選自碳酸鈉和碳酸鉀,堿金屬碳酸氫鹽選自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鉀,堿金屬氫氧化物選自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酯水解酶水解后的(R)-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與上述堿生成相應的鹽,會溶于水相。作為進一步優選,酶解反應選用碳酸鈉或氫氧化鈉水溶液來控制反應的pH。
所述的萃取所用的有機溶劑選自甲苯、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酶解反應廢水中回收(R/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酸的方法。本發明可以降低酶解反應廢水中有機物含量,回收中間體,同時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降低成本。
(發明人:顏峰峰;潘洪杰;朱元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