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31
申請日:2023.09.12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52(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28(2023.01)N;C02F1/40(2023.01)N
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加藥處理組件、沉淀組件、存儲組件、水塔組件、導流組件、支撐組件以及過濾組件,所述加藥處理組件后側放置有沉淀組件,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工藝,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過濾組件的設置,其上的濾件一可以對預處理后的污水進行二次精過濾,濾件二可以對污水進行針對性過濾,除去污水中殘留的雜質,同時可以對污水中的臭味進行吸附去除,基于濾件一、濾件二的快拆結構,使得濾件一內的濾筒一、濾件二內的濾筒二可以不使用工具快速拆卸,從而達到快速跟換對應的過濾消耗件,降低設備后期維護的難度,降低維護人員的維護時間。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加藥處理組件(100)、沉淀組件(200)、存儲組件(300)、水塔組件(400)、導流組件(500)、支撐組件(600)以及過濾組件(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處理組件(100)后側放置有沉淀組件(200),所述沉淀組件(200)右側放置有存儲組件(300);所述存儲組件(300)前側放置有水塔組件(400),所述水塔組件(400)下端均勻安裝有多個過濾組件(700),所述過濾組件(700)下端與導流組件(500)固定連接,所述導流組件(500)左端下側通過多個支撐組件(600)與地面抵接,所述過濾組件(700)、水塔組件(400)以及導流組件(500)均位于加藥處理組件(100)右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處理組件(100)包括桶體一(110)和攪拌件(120),所述桶體一(110)上端焊接有攪拌件(120),所述攪拌件(120)包括三角架和驅動電機,所述三角架上端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攪拌軸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攪拌軸下端焊接有多個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和攪拌葉片均不與桶體內壁接觸;所述桶體一(110)上端中間設置有加料口,所述攪拌軸位于加料口的中心位置,所述桶體一(110)下端左側設置有排污管一,所述排污管一外側安裝有開關閥一,所述桶體上端后側安裝有排水管一(130),所述排水管一(130)下端延伸至桶體一(110)底部,且所述排水管一(130)不與攪拌葉片直接接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組件(200)包括桶體二(210)和沉淀筒(220),所述沉淀筒(220)下端通過磁環與桶體二(210)底部磁力連接,所述沉淀筒(220)包括筒體(221)和連接桿(226),所述筒體(221)包括蓋部和筒部,所述蓋部下端螺紋連接在筒部上端,所述蓋部側壁徑向向外貫穿有多個呈環形結構分布的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孔的上傾60度設計,所述蓋部上表面中間焊接有把手(225),所述蓋部的內部頂壁中間焊接有連接桿(226),所述連接桿(226)下側焊接有錐形骨架(224),所述錐形骨架(224)下端邊緣設置有橡膠圈,所述錐形骨架(224)通過橡膠圈與筒部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錐形骨架(224)側表面開設有多個規格相同的梯形通槽,每一個所述梯形通槽內均固定有一個梯形結構的濾網片(227),所述連接桿(226)下側焊接有緩流錐帽(223),所述緩流錐帽(223)的下端不與筒部內壁直接接觸,且所述緩流錐帽(223)的直徑從上至下逐漸增大,所述緩流錐帽(223)位于錐形骨架(224)正下方,所述連接桿(226)底端設置有破沖擊尖端(222),所述破沖擊尖端(222)的直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且所述破沖擊尖端(222)的下端位于進水管一(212)的出水口正上方;所述桶體二(210)下端前側安裝有進水管一(212),所述進水管一(212)的一端貫穿桶體二(210)且延伸至沉淀筒(220)下端內部,所述進水管一(212)的另一端與污水泵一排水口固定連接,所述污水泵一進水口與排水管一(130)的排出口固定連接,所述桶體二(210)通過排水管一(130)、進水管一(212)以及污水泵一與桶體一(110)連接;所述桶體二(210)內壁二分之一位置焊接有環形擋板(211),所述環形擋板(211)徑向外側高度大于徑向內側的高度,且所述環形擋板(211)傾斜30度設計,所述環形擋板(211)上側放置有收集濾框一(230),所述收集濾框一(230)包括圓柱框(231)和喇叭件(233),所述圓柱框(231)內部中間縫制有喇叭件(233),所述圓柱框(231)側壁、上側以及下側均縫制有小孔徑濾網,所述喇叭件(233)的直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且所述喇叭件(233)上側、下側均開口設計,所述圓柱框(231)下表面中間設置有進料口,所述圓柱框(231)下端通過進料口與喇叭件(233)連通,所述喇叭件(233)上端通過六根拉線(232)固定在圓柱框(231)內部上側,所述桶體二(210)右側安裝有排水管二(213),所述排水管二(213)的下端位于圓柱框(231)上側;所述排水管二(213)左端下側位于濾板(220)上側,所述桶體二(210)下端左側設置有排污管二,所述排污管二外側安裝有開關閥二;所述存儲組件(300)包括桶體三(330)和進水管二(310),所述桶體三(330)左側安裝有進水管二(310),所述進水管二(310)通過污水泵二與排水管二(213)連接,所述桶體三(330)內壁焊接有環形凸臺,所述桶體三(330)下側通過環形凸臺安裝有收集濾框二,所述收集濾框二的結構與收集濾框一(230)的結構相同,所述收集濾框二的濾網孔徑小于收集濾框一(230)的濾網孔徑,所述進水管二(310)下端貫穿收集濾框二置于桶體三(330)下端;所述桶體三(330)前端安裝有排水管三(320),所述排水管三(320)的排水口與污水泵三的進水口固定連接,所述桶體三(330)下端后側設置有排污管三,所述排污管三外側安裝有開關閥三,所述排水管三(320)位于桶體三(330)內的一端置于收集濾框二上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塔組件(400)包括錐筒(410)和水箱(440),所述水箱(440)下表面四個拐角均焊接有一根支撐腿,所述水箱(440)上側中間開設有連通孔,所述水箱(440)上表面中間通過密封墊圈固定有錐筒(410),所述錐筒(410)下端開口設計,所述錐筒(410)下端的開口直徑與連通孔的直徑相同;所述錐筒(410)上端與進水管三(420)上端固定連接,所述進水管三(420)下端通過污水泵三與排水管三(320)連接,所述錐筒(410)右下側安裝有連通管(430),所述連通管(430)為一種亞克力材質的透明管,所述連通管(430)上端的高度與錐筒(410)的頂部齊平,所述連通管(430)外壁右側設置有刻度線(43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組件(500)包括主排管(510)和支管(520),所述主排管(510)左側傾斜30度焊接有多個連接頭,所述主排管(510)通過多個連接頭連接有多個支管(520),多個所述支管(520)傾斜角度為30度;所述支撐組件(600)包括楔形架(610)和卡接槽(620),所述楔形架(610)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卡接槽(620),所述卡接槽(620)左端不貫穿楔形架(610)左端,所述卡接槽(620)右端貫穿楔形架(610)右端,所述卡接槽(620)的深度從左至右逐漸減小,所述卡接槽(620)的橫截面為一種弧形凹槽結構,所述楔形架(610)通過卡接槽(620)與支管(520)左端下側部分卡接。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組件(700)包括濾件一(710)、濾件二(720),所述濾件一(710)上端與水箱(440)下表面通過螺紋連接筒螺紋連接,所述濾件一(710)下端螺紋連接有濾件二(720);所述濾件一(710)包括側蓋一(711)以及固定筒一(714),所述殼體一(713)側壁活動安裝有側蓋一(711),所述側蓋一(711)與殼體一(713)內部安裝有固定筒一(714),所述固定筒一(714)內部放置有濾筒一(712);所述濾件二(720)包括殼體二(723)、側蓋二(721),所述殼體二(723)側壁活動安裝有側蓋二(721),所述側蓋二(721)與殼體二(723)內部安裝有固定筒二(724),所述固定筒二(724)內部放置有濾筒二(722)、濾筒三(725)。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蓋一(711)的規格與側蓋二(721)的規格相同,所述殼體二(723)的規格與殼體一(713)的規格相同,所述固定筒一(714)的規格與固定筒二(724)的規格相同;所述固定筒一(714)內部放置有濾筒一(712),所述固定筒一(714)通過側蓋一(711)活動安裝在殼體一(713)內部,所述固定筒二(724)內部放置有濾筒二(722),所述固定筒二(724)通過側蓋二(721)活動安裝在殼體二(723)內部;所述側蓋一(711)內壁邊緣徑向向外凹陷形成邊槽(7112),所述側蓋一(711)上端內壁、下端內壁均徑向向外凹陷形成一個弧形凹槽一(7113),所述側蓋一(711)前表面上側、下側和后表面前側、下側均焊接有一個鉸接座(7111),所述側蓋一(711)前側的鉸接座(7111)通過鉸接桿鉸接有鎖緊弧條二(7116),所述側蓋一(711)后側的鉸接座(7111)通過鉸接桿鉸接有鎖緊弧條一(7114),每一個所述鎖緊弧條一(7114)與一個鎖緊弧條二(7116)構成一個半圓環結構;每一個所述鎖緊弧條一(7114)右端均設置有抵接板一,每一個所述鎖緊弧條二(7116)右端均設置有抵接板二,所述抵接板一、抵接板二上螺紋連接有蝴蝶螺栓(7115)。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一(713)左側設置有缺口,所述缺口邊緣徑向向內凹陷形成卡槽(7131),所述卡槽(7131)內壁固定有橡膠墊圈,所述橡膠墊圈的形狀、尺寸與卡槽(7131)相匹配,所述缺口下側、前側、后側以及上側均設置有定位凸邊(7132),所述定位凸邊(7132)卡接在側蓋一(711)的卡槽(7131)內;所述殼體一(713)上側內壁、下側內壁均徑向向外凹陷形成一個弧形凹槽二(7133),一個所述弧形凹槽二(7133)與一個弧形凹槽一(7113)組成一個完整的環形凹槽;所述固定筒一(714)包括筒管(7141)和密封凸圈(7142),所述筒管(7141)上端外側、下端外側均固定有一個密封凸圈(7142),所述密封凸圈(7142)的半徑與弧形凹槽二(7133)、弧形凹槽一(7113)的半徑相同,所述密封凸圈(7142)活動卡裝在弧形凹槽二(7133)、弧形凹槽一(7113)內部,所述筒管(7141)底部焊接有限位架(7144),所述筒管(7141)前表面、后表面均設置有一個防滑區(7143),所述防滑區(7143)由多個圓形凸起組成的橢圓區域。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筒二(722)的結構與濾筒三(725)的而機構相同,所述濾筒二(722)頂部熔接有彈性擋板層(7221),所述彈性擋板層(7221)由六塊大小相同的扇形彈性板組成,且六塊所述扇形彈性板相互之間留有大于2mm間隙,所述彈性擋板層(7221)中間向下貫穿形成圓形通孔,且所述圓形通孔的直徑為濾筒二(722)直徑的三分之一,所述濾筒二(722)內部下側設置有孔板(7224),所述孔板(7224)上的孔的直徑越靠近孔板中心越大,所述孔板(7224)上側鋪設有3cm厚的陶粒層一(7223),所述陶粒層一(7223)由多個直徑小于5mm的陶粒組成,所述陶粒層一(7223)上側鋪設有碎磚塊層一(7222),所述碎磚塊層一(7222)由多個直徑小于10mm的不規則碎磚塊組成,所述碎磚塊層一(7222)與彈性擋板層(7221)之間設置有高度大于5cm的間隙一,所述濾筒二(722)上側、下側均預留有高度大于5cm的間隙槽;所述濾筒三(725)內部的碎磚塊層二由多個直徑小于4mm的碎磚塊組成,所述陶粒層二由多個直徑小于2mm的陶粒以及直徑小于3mm的不規則活性炭粒組成,所述碎磚塊層二的厚度與碎磚塊層一(7222)的厚度相同,所述陶粒層二的厚度與陶粒層一(7223)的厚度相同。
10.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向桶體一(110)內部導入用于對工件脫脂去油的污水,隨后依據導入污水的量加入適量的絮凝劑,打開驅動電機使得攪拌件(120)對桶體一(110)內部的污水進行充分攪拌,在絮凝劑與污水反應完全后,打開污水泵一通過排水管一(130)、進水管二(310)將桶體一(110)內的污水抽入至桶體二(210)內進行沉淀;B、在桶體二(210)內的污水沉淀完成后,啟動污水泵二通過排水管二(213)、進水管二(310)將桶體二(210)內的污水抽入至桶體三(330)內進行暫存,與此同時打開污水泵三將桶體三(330)內的污水通過排水管三(320)、進水管三(420)輸送至水塔組件(400)的錐筒(410)內,在連通管(430)上端充滿污水后,對污水泵三斷電,在連通管(430)內部的污水位于底部三分之一位置時,再次啟動污水泵三向錐筒(410)內輸送污水;C、經過桶體二(210)、桶體三(330)的沉淀,并在桶體二(210)、桶體三(330)內的收集濾框一(230)、收集濾框二過濾作用下,污水已經進行了初步處理,處理后的污水在進入水箱(440)內后均勻分布給多個過濾組件(700),污水在進入過濾組件(700)后,首先進入濾件一(710)內部在濾筒一(712)的作用下進行二次精過濾,在精過濾后,較為潔凈的污水通過濾件一(710)下端進入至濾件二(720)內部;D、精過濾后的污水在進入濾件二(720)內部后,依次經過濾筒二(722)的碎磚塊層一(7222)、陶粒層一(7223)和濾筒三(725)的碎磚塊層二、陶粒層二,在經過四次針對性的過濾后,污水變得潔凈,此時潔凈的清水通過濾件二(720)下端進入至支管(520)內部,并由支管(520)匯集至主排管(510)內進行收集。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及工藝,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帶有過濾結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加藥處理組件、沉淀組件、存儲組件、水塔組件、導流組件、支撐組件以及過濾組件,所述加藥處理組件后側放置有沉淀組件,所述沉淀組件右側放置有存儲組件;
所述存儲組件前側放置有水塔組件,所述水塔組件下端均勻安裝有多個過濾組件,所述過濾組件下端與導流組件固定連接,所述導流組件左端下側通過多個支撐組件與地面抵接,所述過濾組件、水塔組件以及導流組件均位于加藥處理組件右側。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加藥處理組件包括桶體一和攪拌件,所述桶體一上端焊接有攪拌件,所述攪拌件包括三角架和驅動電機,所述三角架上端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攪拌軸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攪拌軸下端焊接有多個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軸和攪拌葉片均不與桶體內壁接觸;
所述桶體一上端中間設置有加料口,所述攪拌軸位于加料口的中心位置,所述桶體一下端左側設置有排污管一,所述排污管一外側安裝有開關閥一,所述桶體上端后側安裝有排水管一,所述排水管一下端延伸至桶體一底部,且所述排水管一不與攪拌葉片直接接觸。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沉淀組件包括桶體二和沉淀筒,所述沉淀筒下端通過磁環與桶體二底部磁力連接,所述沉淀筒包括筒體和連接桿,所述筒體包括蓋部和筒部,所述蓋部下端螺紋連接在筒部上端,所述蓋部側壁徑向向外貫穿有多個呈環形結構分布的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孔的上傾度設計,所述蓋部上表面中間焊接有把手,所述蓋部的內部頂壁中間焊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下側焊接有錐形骨架,所述錐形骨架下端邊緣設置有橡膠圈,所述錐形骨架通過橡膠圈與筒部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錐形骨架側表面開設有多個規格相同的梯形通槽,每一個所述梯形通槽內均固定有一個梯形結構的濾網片,所述連接桿下側焊接有緩流錐帽,所述緩流錐帽的下端不與筒部內壁直接接觸,且所述緩流錐帽的直徑從上至下逐漸增大,所述緩流錐帽位于錐形骨架正下方,所述連接桿底端設置有破沖擊尖端,所述破沖擊尖端的直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且所述破沖擊尖端的下端位于進水管一的出水口正上方;
所述桶體二下端前側安裝有進水管一,所述進水管一的一端貫穿桶體二且延伸至沉淀筒下端內部,所述進水管一的另一端與污水泵一排水口固定連接,所述污水泵一進水口與排水管一的排出口固定連接,所述桶體二通過排水管一、進水管一以及污水泵一與桶體一連接;
所述桶體二內壁二分之一位置焊接有環形擋板,所述環形擋板徑向外側高度大于徑向內側的高度,且所述環形擋板傾斜度設計,所述環形擋板上側放置有收集濾框一,所述收集濾框一包括圓柱框和喇叭件,所述圓柱框內部中間縫制有喇叭件,所述圓柱框側壁、上側以及下側均縫制有小孔徑濾網,所述喇叭件的直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且所述喇叭件上側、下側均開口設計,所述圓柱框下表面中間設置有進料口,所述圓柱框下端通過進料口與喇叭件連通,所述喇叭件上端通過六根拉線固定在圓柱框內部上側,所述桶體二右側安裝有排水管二,所述排水管二的下端位于圓柱框上側;
所述排水管二左端下側位于濾板上側,所述桶體二下端左側設置有排污管二,所述排污管二外側安裝有開關閥二;
所述存儲組件包括桶體三和進水管二,所述桶體三左側安裝有進水管二,所述進水管二通過污水泵二與排水管二連接,所述桶體三內壁焊接有環形凸臺,所述桶體三下側通過環形凸臺安裝有收集濾框二,所述收集濾框二的結構與收集濾框一的結構相同,所述收集濾框二的濾網孔徑小于收集濾框一的濾網孔徑,所述進水管二下端貫穿收集濾框二置于桶體三下端;
所述桶體三前端安裝有排水管三,所述排水管三的排水口與污水泵三的進水口固定連接,所述桶體三下端后側設置有排污管三,所述排污管三外側安裝有開關閥三,所述排水管三位于桶體三內的一端置于收集濾框二上側;
在實際使用時,桶體一、桶體二以及桶體三均可以使用廢舊的金屬油桶進行改裝,這樣既可以廢品回收再利用,又可以降低整個廢水處理裝置的制造成本,一舉兩得,大大降低整個設備的價格,適用于小型企業進行小排量的污水處理。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水塔組件包括錐筒和水箱,所述水箱下表面四個拐角均焊接有一根支撐腿,所述水箱上側中間開設有連通孔,所述水箱上表面中間通過密封墊圈固定有錐筒,所述錐筒下端開口設計,所述錐筒下端的開口直徑與連通孔的直徑相同;
所述錐筒上端與進水管三上端固定連接,所述進水管三下端通過污水泵三與排水管三連接,所述錐筒右下側安裝有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為一種亞克力材質的透明管,所述連通管上端的高度與錐筒的頂部齊平,所述連通管外壁右側設置有刻度線。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導流組件包括主排管和支管,所述主排管左側傾斜30度焊接有多個連接頭,所述主排管通過多個連接頭連接有多個支管,多個所述支管傾斜角度為30度;
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楔形架和卡接槽,所述楔形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左端不貫穿楔形架左端,所述卡接槽右端貫穿楔形架右端,所述卡接槽的深度從左至右逐漸減小,所述卡接槽的橫截面為一種弧形凹槽結構,所述楔形架通過卡接槽與支管左端下側部分卡接,在實際使用中,使用者可以在每一個支管的左端下側卡裝一個支撐組件,為支管和其上側的過濾組件提供支撐基礎,提升整個結構的穩定性。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過濾組件包括濾件一、濾件二,所述濾件一上端與水箱下表面通過螺紋連接筒螺紋連接,所述濾件一下端螺紋連接有濾件二;
所述濾件一包括側蓋一以及固定筒一,所述殼體一側壁活動安裝有側蓋一,所述側蓋一與殼體一內部安裝有固定筒一,所述固定筒一內部放置有濾筒一;
所述濾件二包括殼體二、側蓋二,所述殼體二側壁活動安裝有側蓋二,所述側蓋二與殼體二內部安裝有固定筒二,所述固定筒二內部放置有濾筒二、濾筒三。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側蓋一的規格與側蓋二的規格相同,所述殼體二的規格與殼體一的規格相同,所述固定筒一的規格與固定筒二的規格相同;
所述固定筒一內部放置有濾筒一,所述固定筒一通過側蓋一活動安裝在殼體一內部,所述固定筒二內部放置有濾筒二,所述固定筒二通過側蓋二活動安裝在殼體二內部;
所述側蓋一內壁邊緣徑向向外凹陷形成邊槽,所述側蓋一上端內壁、下端內壁均徑向向外凹陷形成一個弧形凹槽一,所述側蓋一前表面上側、下側和后表面前側、下側均焊接有一個鉸接座,所述側蓋一前側的鉸接座通過鉸接桿鉸接有鎖緊弧條二,所述側蓋一后側的鉸接座通過鉸接桿鉸接有鎖緊弧條一,每一個所述鎖緊弧條一與一個鎖緊弧條二構成一個半圓環結構;
每一個所述鎖緊弧條一右端均設置有抵接板一,每一個所述鎖緊弧條二右端均設置有抵接板二,所述抵接板一、抵接板二上螺紋連接有蝴蝶螺栓。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殼體一左側設置有缺口,所述缺口邊緣徑向向內凹陷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內壁固定有橡膠墊圈,所述橡膠墊圈的形狀、尺寸與卡槽相匹配,所述缺口下側、前側、后側以及上側均設置有定位凸邊,所述定位凸邊卡接在側蓋一的卡槽內;
所述殼體一上側內壁、下側內壁均徑向向外凹陷形成一個弧形凹槽二,一個所述弧形凹槽二與一個弧形凹槽一組成一個完整的環形凹槽;
所述固定筒一包括筒管和密封凸圈,所述筒管上端外側、下端外側均固定有一個密封凸圈,所述密封凸圈的半徑與弧形凹槽二、弧形凹槽一的半徑相同,所述密封凸圈活動卡裝在弧形凹槽二、弧形凹槽一內部,所述筒管底部焊接有限位架,所述筒管前表面、后表面均設置有一個防滑區,所述防滑區由多個圓形凸起組成的橢圓區域。
作為一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濾筒二的結構與濾筒三的而機構相同,所述濾筒二頂部熔接有彈性擋板層,所述彈性擋板層由六塊大小相同的扇形彈性板組成,且六塊所述扇形彈性板相互之間留有大于2mm間隙,所述彈性擋板層中間向下貫穿形成圓形通孔,且所述圓形通孔的直徑為濾筒二直徑的三分之一,所述濾筒二內部下側設置有孔板,所述孔板上的孔的直徑越靠近孔板中心越大,所述孔板上側鋪設有3cm厚的陶粒層一,所述陶粒層一由多個直徑小于5mm的陶粒組成,所述陶粒層一上側鋪設有碎磚塊層一,所述碎磚塊層一由多個直徑小于10mm的不規則碎磚塊組成,所述碎磚塊層一與彈性擋板層之間設置有高度大于5cm的間隙一,所述濾筒二上側、下側均預留有高度大于5cm的間隙槽;
所述濾筒三內部的碎磚塊層二由多個直徑小于4mm的碎磚塊組成,所述陶粒層二由多個直徑小于2mm的陶粒以及直徑小于3mm的不規則活性炭粒組成,所述碎磚塊層二的厚度與碎磚塊層一的厚度相同,所述陶粒層二的厚度與陶粒層一的厚度相同。
本發明還涉及所述的一種廢水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向桶體一內部導入用于對工件脫脂去油的污水,隨后依據導入污水的量加入適量的絮凝劑,打開驅動電機使得攪拌件對桶體一內部的污水進行充分攪拌,在絮凝劑與污水反應完全后,打開污水泵一通過排水管一、進水管二將桶體一內的污水抽入至桶體二內進行沉淀;
B、在桶體二內的污水沉淀完成后,啟動污水泵二通過排水管二、進水管二將桶體二內的污水抽入至桶體三內進行暫存,與此同時打開污水泵三將桶體三內的污水通過排水管三、進水管三輸送至水塔組件的錐筒內,在連通管上端充滿污水后,對污水泵三斷電,在連通管內部的污水位于底部三分之一位置時,再次啟動污水泵三向錐筒內輸送污水;
C、經過桶體二、桶體三的沉淀,并在桶體二、桶體三內的收集濾框一、收集濾框二過濾作用下,污水已經進行了初步處理,處理后的污水在進入水箱內后均勻分布給多個過濾組件,污水在進入過濾組件后,首先進入濾件一內部在濾筒一的作用下進行二次精過濾,在精過濾后,較為潔凈的污水通過濾件一下端進入至濾件二內部;
D、精過濾后的污水在進入濾件二內部后,依次經過濾筒二的碎磚塊層一、陶粒層一和濾筒三的碎磚塊層二、陶粒層二,在經過四次針對性的過濾后,污水變得潔凈,此時潔凈的清水通過濾件二下端進入至支管內部,并由支管匯集至主排管內進行收集。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加藥處理組件、沉淀組件以及存儲組件,能夠對除油脫脂廢水進行預處理,且使用廢舊油桶改裝的桶體一、桶體二以及桶體三,既可以實現廢品回收再利用,又可以降低整個廢水處理裝置的制造成本,適用于小型企業進行小排量的污水處理,由于桶體一、桶體二以及桶體三的體積較小,可以大大降低污水處理的空間占據,節約土地資源,同時沉淀組件內的收集濾框一配合沉淀筒,能夠將絕大部分的雜質沉淀在桶體二內,降低后續工序的雜質含量,避免后續過濾件經常發生堵塞;
導流組件的設置,傾斜設置有支管可以快速將過濾組件過濾后的清水導入至主排管內進行收集,避免支管內的水因不同位置的豎向水流而降低流速,保證支管內不會充滿水而影響與之連通的過濾組件進行正常過濾工作;
支撐組件的設置,可以為導流組件中的支管提供支撐基礎,提升整個過濾組件和支管連接的穩定性,保證過濾組件和導流組件可以正常進行工作;
過濾組件的設置,其上的濾件一可以對預處理后的污水進行二次精過濾,濾件二可以對污水進行針對性過濾,除去污水中殘留的雜質,同時可以對污水中的臭味進行吸附去除,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基于濾件一、濾件二的快拆結構,使得濾件一內的濾筒一、濾件二內的濾筒二可以不使用工具快速拆卸,從而達到快速跟換對應的過濾消耗件,降低設備后期維護的難度,降低維護人員的維護時間。
(發明人:任建新;陳嬌;范志泳;冼俊彬;鐘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