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13
申請日:2023.03.17
分類號:B01D21/24(2006.01)I;B01D21/18(2006.01)I;B01D21/00(2006.01)I
摘要
本發明屬于沉淀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包括沉淀箱體,所述沉淀箱體的上端固定設置有箱蓋,所述沉淀箱體的下端設置有底板,所述沉淀箱體前側壁和后側壁均固定設置有對稱的支撐底座,本沉淀池排泥機構在對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進行處理的時候,可以直接將沉淀池底部的底板下移,并將刮板移動到底板的上端,如果底板上端的淤泥比較堅硬,可以先通過噴頭向上端噴水,使其浸泡至軟,然后將刮板的下側壁與底板的上側壁完全貼合,然后通過旋轉機構帶動底板轉動,自動將上端的污泥刮除,刮除后,如果底板的上表面還殘留污泥,可以繼續噴水,對其上端進行沖洗,增加污泥處理的清潔度,避免影響沉淀池的再次使用。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包括沉淀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體(1)的上端固定設置有箱蓋(2),所述沉淀箱體(1)的下端設置有底板(3),所述沉淀箱體(1)前側壁和后側壁均固定設置有對稱的支撐底座(4),所述沉淀箱體(1)的內部縱向設置有第一豎桿(5),所述第一豎桿(5)的桿壁與所述箱蓋(2)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豎桿(5)桿壁的下端轉動設置有旋轉套(6),所述旋轉套(6)與所述底板(3)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套(6)的側壁設置有旋轉機構,所述第一豎桿(5)的上端縱向固定設置有齒條(7),所述箱蓋(2)的上側壁位于第一豎桿(5)的左端固定設置有支撐架(8),所述支撐架(8)的上端通過第一安裝架固定設置有第一電機(9),所述第一電機(9)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傳動桿(10),所述傳動桿(10)桿壁的右端套接設置有齒輪(11),所述齒輪(11)與所述齒條(7)嚙合,所述箱蓋(2)側壁的右端固定設置有污水排入管(12),所述箱蓋(2)的左端設置有抽水裝置(13),所述沉淀箱體(1)右側壁的下端固定設置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的內部橫向設置有第一絲桿(15),所述第一絲桿(15)的左端與所述支架(14)內壁的左端轉動連接,所述支架(14)的右側壁通過第二安裝架固定設置有第二電機(16),所述第一絲桿(15)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機(1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絲桿(15)的桿壁螺紋設置有第一移動塊(17),所述第一移動塊(17)的上側壁與所述支架(14)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第一移動塊(17)的左側壁固定設置有橫桿(18),所述橫桿(18)的下端固定設置有刮板(19),所述刮板(19)的前側壁上端固定設置有對稱的固定塊(20),兩個所述固定塊(20)前側壁的上端均通過安裝環共同固定設置有橫管(21),所述橫管(21)的下側壁固定設置有均勻排布的噴頭(22),所述支架(14)的上側壁固定設置有水箱(23),所述水箱(23)的上側壁右端固定設置有進水管(24),所述水箱(23)的內部固定設置有第一水泵(25),所述第一水泵(25)的右端固定設置有連接軟管(26),所述連接軟管(26)的另一端與所述橫管(21)的上端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上側壁開設有環形密封槽,所述沉淀箱體(1)的下側壁固定設置有橡膠密封圈(2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套管(28),所述套管(28)套接設置在第一豎桿(5)的下端,所述套管(28)的左側壁固定設置有第一橫板(29),所述第一橫板(29)的下側壁通過第三安裝架固定設置有第三電機(30),所述第三電機(30)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第二豎桿(31),所述第二豎桿(31)桿壁的上端套接設置有第一皮帶輪,所述旋轉套(6)的外部套接設置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與所述第二皮帶輪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裝置包括兩個連接塊(32),兩個所述連接塊(32)均與所述沉淀箱體(1)的左側壁固定連接,兩個所述連接塊(32)之間縱向轉動設置有第二絲桿(33),所述連接塊(32)的下側壁通過第三安裝架固定設置有第四電機(34),所述第二絲桿(33)的下端與所述第四電機(34)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絲桿(33)的桿壁螺紋設置有第二移動塊(35),所述第二移動塊(35)的右側壁與所述沉淀箱體(1)的左側壁滑動連接,所述第二移動塊(35)的上側壁固定設置有移動桿(36),所述移動桿(36)的上端固定設置有第二橫板(37),所述第二橫板(37)的上端通過螺栓固定設置有第二水泵(38),所述第二水泵(38)的右端固定設置有抽水管(39),所述第二水泵(38)的上端固定設置有排水管(4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下方的右端位于對稱的兩個所述支撐底座(4)之間設置有污泥收集槽(4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9)、第二電機(16)和第三電機(30)選用正反轉電機。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9)的下側壁與所述底板(3)的上側壁和環形密封槽的內壁滑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體(1)的前側壁左端設置有觀察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沉淀池排泥機構,包括沉淀箱體,所述沉淀箱體的上端固定設置有箱蓋,所述沉淀箱體的下端設置有底板,所述沉淀箱體前側壁和后側壁均固定設置有對稱的支撐底座,所述沉淀箱體的內部縱向設置有第一豎桿,所述第一豎桿的桿壁與所述箱蓋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豎桿桿壁的下端轉動設置有旋轉套,所述旋轉套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套的側壁設置有旋轉機構,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縱向固定設置有齒條,所述箱蓋的上側壁位于第一豎桿的左端固定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上端通過第一安裝架固定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桿壁的右端套接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所述箱蓋側壁的右端固定設置有污水排入管,所述箱蓋的左端設置有抽水裝置,所述沉淀箱體右側壁的下端固定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內部橫向設置有第一絲桿,所述第一絲桿的左端與所述支架內壁的左端轉動連接,所述支架的右側壁通過第二安裝架固定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一絲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絲桿的桿壁螺紋設置有第一移動塊,所述第一移動塊的上側壁與所述支架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第一移動塊的左側壁固定設置有橫桿,所述橫桿的下端固定設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前側壁上端固定設置有對稱的固定塊,兩個所述固定塊前側壁的上端均通過安裝環共同固定設置有橫管,所述橫管的下側壁固定設置有均勻排布的噴頭,所述支架的上側壁固定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側壁右端固定設置有進水管,所述水箱的內部固定設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右端固定設置有連接軟管,所述連接軟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橫管的上端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底板的上側壁開設有環形密封槽,所述沉淀箱體的下側壁固定設置有橡膠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接設置在第一豎桿的下端,所述套管的左側壁固定設置有第一橫板,所述第一橫板的下側壁通過第三安裝架固定設置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第二豎桿,所述第二豎桿桿壁的上端套接設置有第一皮帶輪,所述旋轉套的外部套接設置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與所述第二皮帶輪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抽水裝置包括兩個連接塊,兩個所述連接塊均與所述沉淀箱體的左側壁固定連接,兩個所述連接塊之間縱向轉動設置有第二絲桿,所述連接塊的下側壁通過第三安裝架固定設置有第四電機,所述第二絲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絲桿的桿壁螺紋設置有第二移動塊,所述第二移動塊的右側壁與所述沉淀箱體的左側壁滑動連接,所述第二移動塊的上側壁固定設置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的上端固定設置有第二橫板,所述第二橫板的上端通過螺栓固定設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右端固定設置有抽水管,所述第二水泵的上端固定設置有排水管。
優選的,所述底板下方的右端位于對稱的兩個所述支撐底座之間設置有污泥收集槽。
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和第三電機選用正反轉電機。
優選的,所述刮板的下側壁與所述底板的上側壁和環形密封槽的內壁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沉淀箱體的前側壁左端設置有觀察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沉淀池排泥機構在對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進行處理的時候,可以直接將沉淀池底部的底板下移,并將刮板移動到底板的上端,如果底板上端的淤泥比較堅硬,可以先通過噴頭向上端噴水,使其浸泡至軟,然后將刮板的下側壁與底板的上側壁完全貼合,然后通過旋轉機構帶動底板轉動,自動將上端的污泥刮除,刮除后,如果底板的上表面還殘留污泥,可以繼續噴水,對其上端進行沖洗,增加污泥處理的清潔度,避免影響沉淀池的再次使用。
(發明人:竇榮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