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6.28
申請日:2024.04.12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66(2023.01)N;C02F1/56(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28(2023.01)N;C02F1/52(2023.01)N;C02F1/44(2023.01)N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調節PH值并絮凝;S2:對一級處理上清液先進行磁聲催化反應;S3:對所述二級處理上清液進行超濾;S4:將吸附材料投入三級處理上清液中,通過吸附材料進行吸附,吸附材料中吸附的有機物在吸附材料達到飽和后對其進行處理,浸入有機溶劑中,同時利用超聲波進行振蕩洗滌,洗滌完成后開啟曝氣裝置去除殘留的有機溶劑和雜質;S5:將步驟S4生化處理完成的液體進行超濾和蒸發處理,處理完成后得到最終出水。本發明綜合處理效果好、處理過程可控性強、操作簡便、工藝流程清晰、對有機溶劑的回收利用、最終出水質量高。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向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中投加調節劑和有機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淀,并將pH調至4~5進行絮凝沉淀,沉淀后分離得一級處理上清液;S2:對一級處理上清液先進行磁聲催化反應,使難降解的有機物先催化反應生成易氧化降解的小分子污染物,再進行催化氧化反應,進一步催化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然后在廢水中加入陰離子PAM,經豎流式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沉淀后分離得二級處理上清液;S3:對所述二級處理上清液進行超濾,得三級處理上清液;S4:將吸附材料投入三級處理上清液中,通過吸附材料進行吸附,吸附后出水進入生化處理,吸附材料中吸附的有機物在吸附材料達到飽和后對其進行處理,浸入有機溶劑中,同時利用超聲波進行振蕩洗滌,洗滌完成后開啟曝氣裝置去除殘留的有機溶劑和雜質;S5:將步驟S4生化處理完成的液體進行超濾和蒸發處理,處理完成后得到最終出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將吸附材料與三級處理上清液置于混合機構中在100~300r/min轉速下混合30~6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對吸附材料處理次數為2~4次,且有機溶劑為環糊精基聚合物和甲醇、丙酮、二氯甲烷中的一種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豎流式沉淀池停留時間為4~6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為氧化鋁微球和二氧化鈦微球,氧化鋁微球的直徑為0.5~2mm,二氧化鈦微球直徑為0.8~1.2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劑為硝酸鹽、活性炭、聚合硫酸鐵、聚合氯化鋁、碳酸氫銨中的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絮凝劑為聚合氯化鋁、聚合硅酸鋁、聚丙烯酰胺、聚合硫酸鋁銨中的一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向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中投加調節劑和有機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淀,并將pH調至4~5進行絮凝沉淀,沉淀后分離得一級處理上清液;
S2:對一級處理上清液先進行磁聲催化反應,使難降解的有機物先催化反應生成易氧化降解的小分子污染物,再進行催化氧化反應,進一步催化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然后在廢水中加入陰離子PAM,經豎流式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沉淀后分離得二級處理上清液;
S3:對所述二級處理上清液進行超濾,得三級處理上清液;
S4:將吸附材料投入三級處理上清液中,通過吸附材料進行吸附,吸附后出水進入生化處理,吸附材料中吸附的有機物在吸附材料達到飽和后對其進行處理,浸入有機溶劑中,同時利用超聲波進行振蕩洗滌,洗滌完成后開啟曝氣裝置去除殘留的有機溶劑和雜質;
S5:將步驟S4生化處理完成的液體進行超濾和蒸發處理,處理完成后得到最終出水。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式,步驟S4中將吸附材料與三級處理上清液置于混合機構中在100~300r/min轉速下混合30~60min。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式,步驟S4中對吸附材料處理次數為2~4次,且有機溶劑為環糊精基聚合物和甲醇、丙酮、二氯甲烷中的一種組合。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式,豎流式沉淀池停留時間為4~6h。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式,所述吸附材料包括氧化鋁微球和二氧化鈦微球,氧化鋁微球的直徑為0.5~2mm,二氧化鈦微球直徑為0.8~1.2m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式,所述調節劑為硝酸鹽、活性炭、聚合硫酸鐵、聚合氯化鋁、碳酸氫銨中的一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式,所述有機絮凝劑為聚合氯化鋁、聚合硅酸鋁、聚丙烯酰胺、聚合硫酸鋁銨中的一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綜合處理效果好:該工藝采用了多級處理步驟,通過絮凝沉淀、磁聲催化反應、催化氧化、吸附和生化處理等多種處理方法,能夠有效地去除垃圾滲濾液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懸浮物,提高處理效果。
處理過程可控性強:通過投加調節劑和有機絮凝劑,可以控制垃圾滲濾液的pH值和沉淀性能,有利于沉淀固液分離。此外,在吸附材料處理過程中可以調節吸附次數和使用的有機溶劑,以達到更好的處理效果。
操作簡便、工藝流程清晰:工藝步驟明確,操作相對簡單,容易實施和控制。工藝流程中使用的設備和材料也比較常見,易于獲取和維護。
對有機溶劑的回收利用:在吸附材料處理階段,使用有機溶劑進行洗滌和去除殘留的有機溶劑和雜質,這些溶劑可以通過蒸發處理進行回收和再利用,具有環保和經濟的優勢。
最終出水質量高:通過多級處理步驟,垃圾滲濾液經過去除有機污染物、懸浮物和其他污染物的處理后,最終出水質量較高,可以滿足排放標準或進一步利用。
(發明人:瞿睿;李劍;田寅;周超;趙珍珍;何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