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07
申請日:2023.09.13
分類號:C02F1/44(2023.01)I;C02F1/00(2023.01)I;C02F1/72(2023.01)I;B01D29/96(2006.01)I;B01D65/00(2006.01)I
摘要
本發明涉及廢水降解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所涉及的旋轉連接裝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面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過濾管道和分離管道,且過濾管道和分離管道各通過偏轉機構與底板連接,過濾管道內壁上下對稱設置有兩個限位塊,過濾管道內設置有與限位塊配合的過濾塊,分離管道內均勻放置有多個柱狀陶瓷膜,過濾管道兩端和分離管道兩端均通過連接機構連接有管體,且管體通過支板安裝在底板上,管體上設置有通斷機構;本發明解決了目前陶瓷膜和篩網在清潔和更換的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在需要清潔或更換篩網和陶瓷膜時,其拆卸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時間,且螺栓固定需要精確的對齊和調整,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等問題。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預處理:工業廢水首先經過過濾網過濾去除懸浮物和沉淀物;S2、膜分離:上述S1中經預處理后的廢水,經柱狀陶瓷膜分離內部的膠體和溶解性有機物,以得到澄清的濾液;S3、催化降解:上述S2中分離后的濾液進入催化降解單元,對濾液中特定有機物進行降解為無害物質;S4、凈化和回收:上述S3中經過催化降解后的濾液進一步通過后續的處理過程進行凈化,達到符合排放標準的要求;S5、更換作業:通過旋轉連接裝置對過濾塊和柱狀陶瓷膜進行拆下更換或清潔;S6、循環處理:上述S5中拆卸的過濾塊和柱狀陶瓷膜進行清洗或更換后,再通過旋轉連接裝置將其復位進行工業廢水循環降解使用;其中,上述S1、S2、S5、S6步驟中所涉及的旋轉連接裝置,包括底板(10),底板(10)的上端面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過濾管道(11)和分離管道(12),且過濾管道(11)和分離管道(12)各通過偏轉機構(3)與底板(10)連接,過濾管道(11)內壁上下對稱設置有兩個限位塊,過濾管道(11)內設置有與限位塊配合的過濾塊(13),分離管道(12)內均勻放置有多個柱狀陶瓷膜(14),過濾管道(11)兩端和分離管道(12)兩端均通過連接機構(2)連接有管體(15),且管體(15)通過支板安裝在底板(10)上,管體(15)上設置有通斷機構(4);所述的連接機構(2)包括伸縮管(20),所述過濾管道(11)左右兩端和分離管道(12)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伸縮管(20),伸縮管(20)遠離對應的過濾管道(11)或分離管道(12)的一側設置有壓板(21),壓板(21)與管體(15)之間設置有密封墊,過濾管道(11)和分離管道(12)的上端均設置有限位桿(22),管體(15)上開設有與限位桿(22)轉動配合的弧形槽,過濾管道(11)上的兩個壓板(21)之間和分離管道(12)上的兩個壓板(21)之間均設置有用于推擠壓板(21)的擠壓單元(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擠壓單元(5)包括環形滑槽(50),所述過濾管道(11)的圓周外壁和分離管道(12)的圓周外壁均開設有環形滑槽(50),環形滑槽(50)內沿其周向方向均勻開設有矩形槽(51),且矩形槽(51)長度大于環形滑槽(50)的寬度,矩形槽(51)內滑動安裝有兩個推拉板(52),且推拉板(52)滑動貫穿過濾管道(11)或分離管道(12)與對應壓板(21)連接,環形滑槽(50)內設置有用于驅動推拉板(52)左右移動的調節件(5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件(53)包括環形板(530),所述環形滑槽(50)內滑動安裝有環形板(530),環形板(530)沿其周向方向設置有與推拉板(52)一一對應的槽口(531),環形滑槽(50)內的推拉板(52)端部遠離過濾管道(11)軸心的一側設置有梯形塊(532),且梯形塊(532)呈直角梯形結構,槽口(531)側壁設置有與梯形塊(532)斜面配合的斜坡,環形滑槽(50)內的左右相對的兩個推拉板(52)之間設置有拉簧(533),且拉簧(533)位于矩形槽(51)內,過濾管道(11)下端和分離管道(12)下端均滑動安裝有支撐塊(534),支撐塊(534)與對應的環形板(530)連接,且支撐塊(534)還與對應的偏轉機構(3)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轉機構(3)包括支撐板(30),所述底板(10)上與支撐塊(534)對應各設置有一組支撐板(30),支撐板(30)上開設有軌跡槽(31),支撐塊(534)通過輥軸與軌跡槽(31)滑動配合,每組支撐板(30)的上端共同設置有一個頂板,頂板與底板(10)之間轉動安裝有螺桿(32),螺桿(32)上安裝有螺塊(33),且螺塊(33)通過直線導軌與支撐板(30)滑動配合,螺塊(33)與支撐塊(534)之間鉸接有連桿(3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斷機構(4)包括水用電磁閥(40),所述過濾管道(11)和分離管道(12)相背側的管體(15)的端部以及相鄰兩個管體(15)之間均安裝有水用電磁閥(40),水用電磁閥(40)通過支座固定在底板(10)上,管體(15)下方連通有排泄閥(41),排泄閥(41)下端連通有引流管(42)。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軌跡槽(31)下部呈與對應過濾管道(11)或分離管道(12)同軸的一號弧形段,軌跡槽(31)的上部呈與對應的限位桿(22)同軸的二號弧形段。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34)與支撐塊(534)的鉸接處靠近支撐塊(534)的下端面。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在需要清潔或更換篩網和陶瓷膜時,由于管道之間通過螺栓緊密連通,因此在拆卸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時間,且螺栓固定需要精確的對齊和調整,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等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陶瓷膜的工業廢水降解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預處理:工業廢水首先經過過濾網過濾去除懸浮物和沉淀物。
S2、膜分離:上述S1中經預處理后的廢水,經柱狀陶瓷膜分離內部的膠體和溶解性有機物,以得到澄清的濾液。
S3、催化降解:上述S2中分離后的濾液進入催化降解單元,對濾液中特定有機物進行降解為無害物質。
S4、凈化和回收:上述S3中經過催化降解后的濾液進一步通過后續的處理過程進行凈化,達到符合排放標準的要求。
S5、更換作業:通過旋轉連接裝置對過濾塊和柱狀陶瓷膜進行拆下更換或清潔。
S6、循環處理:上述S5中拆卸的過濾塊和柱狀陶瓷膜進行清洗或更換后,再通過旋轉連接裝置將其復位進行工業廢水循環降解使用。
其中,上述S1、S2、S5、S6步驟中所涉及的旋轉連接裝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面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過濾管道和分離管道,且過濾管道和分離管道各通過偏轉機構與底板連接,過濾管道內壁上下對稱設置有兩個限位塊,過濾管道內設置有與限位塊配合的過濾塊,分離管道內均勻放置有多個柱狀陶瓷膜,過濾管道兩端和分離管道兩端均通過連接機構連接有管體,且管體通過支板安裝在底板上,管體上設置有通斷機構。
所述的連接機構包括伸縮管,所述過濾管道左右兩端和分離管道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伸縮管,伸縮管遠離對應的過濾管道或分離管道的一側設置有壓板,壓板與管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過濾管道和分離管道的上端均設置有限位桿,管體上開設有與限位桿轉動配合的弧形槽,過濾管道上的兩個壓板之間和分離管道上的兩個壓板之間均設置有用于推擠壓板的擠壓單元。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擠壓單元包括環形滑槽,所述過濾管道的圓周外壁和分離管道的圓周外壁均開設有環形滑槽,環形滑槽內沿其周向方向均勻開設有矩形槽,且矩形槽長度大于環形滑槽的寬度,矩形槽內滑動安裝有兩個推拉板,且推拉板滑動貫穿過濾管道或分離管道與對應壓板連接,環形滑槽內設置有用于驅動推拉板左右移動的調節件。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調節件包括環形板,所述環形滑槽內滑動安裝有環形板,環形板沿其周向方向設置有與推拉板一一對應的槽口,環形滑槽內的推拉板端部遠離過濾管道軸心的一側設置有梯形塊,且梯形塊呈直角梯形結構,槽口側壁設置有與梯形塊斜面配合的斜坡,環形滑槽內的左右相對的兩個推拉板之間設置有拉簧,且拉簧位于矩形槽內,過濾管道下端和分離管道下端均滑動安裝有支撐塊,支撐塊與對應的環形板連接,且支撐塊還與對應的偏轉機構連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偏轉機構包括支撐板,所述底板上與支撐塊對應各設置有一組支撐板,支撐板上開設有軌跡槽,支撐塊通過輥軸與軌跡槽滑動配合,每組支撐板的上端共同設置有一個頂板,頂板與底板之間轉動安裝有螺桿,螺桿上安裝有螺塊,且螺塊通過直線導軌與支撐板滑動配合,螺塊與支撐塊之間鉸接有連桿。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通斷機構包括水用電磁閥,所述過濾管道和分離管道相背側的管體的端部以及相鄰兩個管體之間均安裝有水用電磁閥,水用電磁閥通過支座固定在底板上,管體下方連通有排泄閥,排泄閥下端連通有引流管。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軌跡槽下部呈與對應過濾管道或分離管道同軸的一號弧形段,軌跡槽的上部呈與對應的限位桿同軸的二號弧形段。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連桿與支撐塊的鉸接處靠近支撐塊的下端面。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上述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之一:
一、本發明設置的連接機構通過擠壓單元推擠壓板與對應管體貼合,以保證其密封性,而通過調節件的轉動可快速解除對壓板的擠壓,使壓板與對應管體快速分離,從而減少人工操作,縮短拆卸時間。
二、本發明設置的偏轉單元通過螺桿的轉動帶動螺塊移動,螺塊通過連桿拉動支撐塊,而軌跡槽限制支撐塊的移動軌跡,使支撐塊先轉動解除對壓板的擠壓,再轉動遠離對應的管體,從而方便對過濾塊和柱狀陶瓷膜取下進行清潔或更換,且更換好后,偏轉機構會推動過濾管道和分離管道轉動配合,使其與對應的管體準確連通,從而避免繁瑣的調整安裝過程。
三、本發明設置的軌跡槽再需要更換或清潔過濾塊或柱狀陶瓷膜時,可以引導對應的過濾管道或分離管道轉動,在更換或清潔復位后,軌跡槽可以限制和支撐支撐塊,以保證對應過濾管道或分離管道的穩定性。
(發明人:臧正文;齊曉巍;姜洪飛;于少濤;高樹芝;任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