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28
申請日:2023.10.11
分類號:C02F3/34(2023.01)I
摘要
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包括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內部轉動設置有自驅動內軸臂組件,且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頂部轉動設置有換向軸臂組件,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頂部的中端位置固定設置有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所述換向軸臂組件和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之間設置有活塞臂組件,所述活塞臂組件和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之間形成往復式的菌液抽排式送液結構,所述換向軸臂組件在自驅動內軸臂組件和活塞臂組件之間形成動力換向驅動結構,所述自驅動內軸臂組件在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內部形成自驅動的葉軸結構。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包括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100)內部轉動設置有自驅動內軸臂組件(500),且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100)頂部轉動設置有換向軸臂組件(200),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100)頂部的中端位置固定設置有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400),所述換向軸臂組件(200)和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400)之間設置有活塞臂組件(300),所述活塞臂組件(300)和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400)之間形成往復式的菌液抽排式送液結構,所述換向軸臂組件(200)在自驅動內軸臂組件(500)和活塞臂組件(300)之間形成動力換向驅動結構,所述自驅動內軸臂組件(500)在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100)內部形成自驅動的葉軸結構,一組所述換向軸臂組件(200)、活塞臂組件(300)、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400)和自驅動內軸臂組件(500)在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100)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向工業廢水降解處理倉(600)內送工業廢水和菌液的自調節式送液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100)包括工業廢水送水端管(101),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端管(101)一側和后端分別固定設置有進水側管(102)和出水直管(103),且工業廢水送水端管(101)頂部設置有貫通孔(108)和支撐固定座臺(105),所述支撐固定座臺(105)外周設置有帶環槽座臺(104)和弧型防護板(106),所述弧型防護板(106)內壁上設置有導向豎滑桿(107),所述出水直管(103)內部通過內壁支桿(109)固定設置有內壁固定臺(110);所述換向軸臂組件(200)包括換向導軌座臺(201),所述換向導軌座臺(201)底部固定設置有換向臂軸桿(203),且換向導軌座臺(201)外壁上開設有橢圓型導軌滑槽(202),所述換向臂軸桿(203)底部固定設置有換向軸錐型齒輪(204),所述換向導軌座臺(201)外部套設有復位彈簧(205);所述活塞臂組件(300)包括活塞臂球座(301),所述活塞臂球座(301)內部和外壁分別開設有球滑座槽(304)和導向豎滑槽(302),所述球滑座槽(304)內壁固定設置有換向導軌凸滑桿(303),所述活塞臂球座(301)外壁固定設置有活塞臂滑桿(305),所述活塞臂滑桿(305)遠端固定設置有菌液抽液活塞(306),且活塞臂滑桿(305)遠端桿體上套設有活塞頂推彈簧(307);所述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400)包括微生物菌液抽液筒(401),所述微生物菌液抽液筒(401)底部一側和底端分別固定設置有菌液進液管(406)和菌液出液管(404),所述菌液進液管(406)和菌液出液管(404)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單向閥(407)和第二單向閥(405),所述微生物菌液抽液筒(401)頂部通過L型頂板(402)固定設置有帶孔頂臺(403);所述自驅動內軸臂組件(500)包括自驅動內軸臂桿(501),所述自驅動內軸臂桿(501)前端固定設置有自驅動臂桿錐型齒輪(502)和驅動翅葉(503),且自驅動內軸臂桿(501)后端固定設置有短攪拌片(504)和長攪拌片(5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臂軸桿(203)通過軸承座與支撐固定座臺(105)轉動連接,所述換向軸錐型齒輪(204)位于出水直管(103)內,所述復位彈簧(205)和換向導軌座臺(201)位于出水直管(103)外部,所述自驅動內軸臂桿(501)通過軸承座與內壁固定臺(110)轉動連接,所述自驅動臂桿錐型齒輪(502)位于內壁固定臺(110)前端,所述短攪拌片(504)和長攪拌片(505)位于內壁固定臺(110)后端,所述自驅動臂桿錐型齒輪(502)和換向軸錐型齒輪(204)齒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臂球座(301)通過球滑座槽(304)套設在換向導軌座臺(201)外部,且活塞臂球座(301)在換向導軌座臺(201)外部上下滑動,所述球滑座槽(304)內壁上的換向導軌凸滑桿(303)在橢圓型導軌滑槽(202)內導向滑動,所述導向豎滑桿(107)在導向豎滑槽(302)內直線限位滑動,所述復位彈簧(205)的頂部抵觸在活塞臂球座(301)底端面上,且復位彈簧(205)的底部抵觸在帶環槽座臺(104)的環型凹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出液管(404)底部固定設置在貫通孔(108)處,且菌液出液管(404)底部探入出水直管(103)內,所述菌液出液管(404)的底部設置在短攪拌片(504)和長攪拌片(505)的前端,多個所述菌液進液管(406)通過軟管與外部的菌液盛放筒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抽液活塞(306)在微生物菌液抽液筒(401)內直線往復活動,且菌液抽液活塞(306)上的活塞臂滑桿(305)與帶孔頂臺(403)貫穿滑動,所述活塞頂推彈簧(307)的兩端分別抵觸在帶孔頂臺(403)和菌液抽液活塞(306)上。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翅葉(503)在工業廢水送水端管(101)內轉動,所述進水側管(102)和出水直管(103)在工業廢水送水端管(101)上形成L型工業廢水送水管道結構,所述進水側管(102)比出水直管(103)的位置低,且進水側管(102)正對驅動翅葉(503),所述進水側管(102)遠端與外部的工業廢水加壓送水泵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臂組件(300)和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400)之間形成活塞式菌液抽排結構,所述進水側管(102)處的高壓工業廢水形成驅動自驅動內軸臂組件(500)自轉的結構,所述自驅動內軸臂組件(500)的轉動速度與進水側管(102)處的送水水壓和送水量關聯。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具有方便可靠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包括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內部轉動設置有自驅動內軸臂組件,且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頂部轉動設置有換向軸臂組件,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頂部的中端位置固定設置有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所述換向軸臂組件和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之間設置有活塞臂組件,所述活塞臂組件和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之間形成往復式的菌液抽排式送液結構,所述換向軸臂組件在自驅動內軸臂組件和活塞臂組件之間形成動力換向驅動結構,所述自驅動內軸臂組件在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內部形成自驅動的葉軸結構,一組所述換向軸臂組件、活塞臂組件、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和自驅動內軸臂組件在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向工業廢水降解處理倉內送工業廢水和菌液的自調節式送液單元。
在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優選方案中,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包括工業廢水送水端管,所述工業廢水送水端管一側和后端分別固定設置有進水側管和出水直管,且工業廢水送水端管頂部設置有貫通孔和支撐固定座臺,所述支撐固定座臺外周設置有帶環槽座臺和弧型防護板,所述弧型防護板內壁上設置有導向豎滑桿,所述出水直管內部通過內壁支桿固定設置有內壁固定臺;
所述換向軸臂組件包括換向導軌座臺,所述換向導軌座臺底部固定設置有換向臂軸桿,且換向導軌座臺外壁上開設有橢圓型導軌滑槽,所述換向臂軸桿底部固定設置有換向軸錐型齒輪,所述換向導軌座臺外部套設有復位彈簧;
所述活塞臂組件包括活塞臂球座,所述活塞臂球座內部和外壁分別開設有球滑座槽和導向豎滑槽,所述球滑座槽內壁固定設置有換向導軌凸滑桿,所述活塞臂球座外壁固定設置有活塞臂滑桿,所述活塞臂滑桿遠端固定設置有菌液抽液活塞,且活塞臂滑桿遠端桿體上套設有活塞頂推彈簧;
所述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包括微生物菌液抽液筒,所述微生物菌液抽液筒底部一側和底端分別固定設置有菌液進液管和菌液出液管,所述菌液進液管和菌液出液管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所述微生物菌液抽液筒頂部通過L型頂板固定設置有帶孔頂臺;
所述自驅動內軸臂組件包括自驅動內軸臂桿,所述自驅動內軸臂桿前端固定設置有自驅動臂桿錐型齒輪和驅動翅葉,且自驅動內軸臂桿后端固定設置有短攪拌片和長攪拌片。
在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優選方案中,所述換向臂軸桿通過軸承座與支撐固定座臺轉動連接,所述換向軸錐型齒輪位于出水直管內,所述復位彈簧和換向導軌座臺位于出水直管外部,所述自驅動內軸臂桿通過軸承座與內壁固定臺轉動連接,所述自驅動臂桿錐型齒輪位于內壁固定臺前端,所述短攪拌片和長攪拌片位于內壁固定臺后端,所述自驅動臂桿錐型齒輪和換向軸錐型齒輪齒合。
在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優選方案中,所述活塞臂球座通過球滑座槽套設在換向導軌座臺外部,且活塞臂球座在換向導軌座臺外部上下滑動,所述球滑座槽內壁上的換向導軌凸滑桿在橢圓型導軌滑槽內導向滑動,所述導向豎滑桿在導向豎滑槽內直線限位滑動,所述復位彈簧的頂部抵觸在活塞臂球座底端面上,且復位彈簧的底部抵觸在帶環槽座臺的環型凹槽內。
在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優選方案中,所述菌液出液管底部固定設置在貫通孔處,且菌液出液管底部探入出水直管內,所述菌液出液管的底部設置在短攪拌片和長攪拌片的前端,多個所述菌液進液管通過軟管與外部的菌液盛放筒連通。
在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優選方案中,所述菌液抽液活塞在微生物菌液抽液筒內直線往復活動,且菌液抽液活塞上的活塞臂滑桿與帶孔頂臺貫穿滑動,所述活塞頂推彈簧的兩端分別抵觸在帶孔頂臺和菌液抽液活塞上。
在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優選方案中,所述驅動翅葉在工業廢水送水端管內轉動,所述進水側管和出水直管在工業廢水送水端管上形成L型工業廢水送水管道結構,所述進水側管比出水直管的位置低,且進水側管正對驅動翅葉,所述進水側管遠端與外部的工業廢水加壓送水泵連通。
在一種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裝置優選方案中,所述活塞臂組件和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之間形成活塞式菌液抽排結構,所述進水側管處的高壓工業廢水形成驅動自驅動內軸臂組件自轉的結構,所述自驅動內軸臂組件的轉動速度與進水側管處的送水水壓和送水量關聯。
與現有技術相比,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組換向軸臂組件、活塞臂組件、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和自驅動內軸臂組件在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向工業廢水降解處理倉內送工業廢水和菌液的自調節式送液單元,即通過這種自調節式結構,當通過本發明向工業廢水降解處理倉送入工業廢水時,此時同時進行微生物菌液的同步送入,同時送水壓大,工業廢水的送水量就大,此時微生物菌液的送入量也大,實現自調節,同時本發明菌液的送入,不需要外部動力驅動,通過工業廢水的水壓即可進行菌液的送入和送入量的自調節,其具體工作原理如下,進水側管遠端與外部的工業廢水加壓送水泵連通,當通過本發明向工業廢水降解處理倉送工業廢水時,此時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內轉動設置有自驅動內軸臂組件,通過工業廢水高壓對驅動翅葉的高壓沖擊,實現自驅動內軸臂組件在工業廢水送水管組件內的自轉動,此時由于自驅動臂桿錐型齒輪和換向軸錐型齒輪齒合,帶動換向臂軸桿在工業廢水送水端管上的轉動,此時換向軸臂組件外部設置有活塞臂組件,活塞臂球座通過球滑座槽在換向導軌座臺外部上下滑動,此時換向導軌座臺外壁上開設有橢圓型導軌滑槽,球滑座槽內壁上的換向導軌凸滑桿在橢圓型導軌滑槽內導向滑動,同時導向豎滑桿在導向豎滑槽內直線限位滑動,通過上述結構的配合,當換向導軌座臺轉動時,此時橢圓型導軌滑槽會通過換向導軌凸滑桿帶動活塞臂球座在換向導軌座臺外部上下往復動作,此時菌液抽液活塞就會在微生物菌液抽液筒內做上下動作的抽吸動作,此時多個菌液進液管通過軟管與外部的菌液盛放筒連通,菌液進液管和菌液出液管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當菌液抽液活塞在微生物菌液抽液筒內做向上動作時,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內部就會形成菌液的抽吸動作,當菌液抽液活塞在微生物菌液抽液筒內做向下動作時,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內部就會形成菌液的排出動作,此時菌液就會順利的排到出水直管內,此時菌液出液管的底部設置在短攪拌片和長攪拌片的前端,當菌液排到出水直管內后,此時自驅動內軸臂組件的轉動也會帶動短攪拌片和長攪拌片轉動,實現微生物菌液和工業廢水的快速混合,從而后續也不需要對微生物菌液和工業廢水進行攪拌混合了,省去了這個工序,同時當通過進水側管送入的工業廢水水壓越大時,自驅動內軸臂組件的轉動速度越快,此時活塞臂組件上下動作的頻率越快,此時微生物菌液抽液筒組件內抽排的次數越多,從而實現微生物菌液送入量的增大,即當工業廢水水壓越大時,單位時間內送入的水量越大,此時單位時間內送入的微生物菌液量越大,從而實現工業廢水和微生物菌液之間自適應的同步送液。
(發明人:胡哲維;李斌;陳勇杰;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