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19
申請日:2023.11.07
分類號:C02F11/13(2019.01)I;C02F11/123(2019.01)I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污泥烘干機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包括投料倉,所述投料倉右端固定安裝有烘干倉,所述烘干倉外側固定安裝有加熱倉,所述投料倉的內(nèi)部設置有擠壓排水件和過濾組件,所述烘干倉的內(nèi)部設置有攤平組件和破碎組件。污泥通過投料倉左端頂部的進料口投入投料倉內(nèi),并掉落在輸送鋼帶二上,轉輥二和轉輥三在外部驅動源帶動下沿著相反方向轉動,使輸送鋼帶二和轉輥三相對一側移動方向均從左向右,將污泥向右側輸送,并隨著輸送鋼帶二和輸送鋼帶三之間的間距減小,對污泥進行擠壓,使污泥內(nèi)的水排出,從而達到預先將污泥內(nèi)的水擠出,降低污泥烘干時的熱能消耗,并提高污泥烘干效率的目的。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包括投料倉(1),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倉(1)頂部左側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投料倉(1)位于進料口右側固定安裝有傾斜擋板(11),所述投料倉(1)右端固定安裝有烘干倉(2),所述烘干倉(2)內(nèi)部轉動連接有左右分布的兩個轉輥一(21),兩個所述轉輥一(21)外側套設有輸送鋼帶一(22),所述烘干倉(2)左半部頂部貫穿開設有多個導流槽口(23);所述烘干倉(2)外側固定安裝有加熱倉(3),所述加熱倉(3)包覆在烘干倉(2)前后側和頂部,所述加熱倉(3)左端固定安裝有延伸部(31),所述延伸部(31)包覆在投料倉(1)右側頂部,所述加熱倉(3)右端頂部固定安裝有進氣管(32),所述加熱倉(3)內(nèi)部設置有蒸汽管(33),所述蒸汽管(33)貫穿盤繞在烘干倉(2)的外側,所述蒸汽管(33)下半部位于輸送鋼帶一(22)的上下帶面之間,所述蒸汽管(33)上半部貼合在烘干倉(2)頂部,所述導流槽口(23)位于蒸汽管(33)上半部的縫隙之間;所述投料倉(1)的內(nèi)部設置有擠壓排水件(4)和過濾組件(5),所述烘干倉(2)的內(nèi)部設置有攤平組件(7)和破碎組件(8),所述烘干倉(2)內(nèi)部且位于攤平組件(7)和破碎組件(8)之間設置有分隔組件(9);所述投料倉(1)的底板呈傾斜狀,且左低右高,所述擠壓排水件(4)包括轉動連接在投料倉(1)前后側板之間的兩個轉輥二(41),兩個所述轉輥二(41)外側套設有輸送鋼帶二(42),所述輸送鋼帶二(42)與投料倉(1)底板平行,所述輸送鋼帶二(42)的右半部上方設置有左右分布的兩個轉輥三(43),所述轉輥三(43)貫穿轉動連接在投料倉(1)前后側板上,兩個所述轉輥三(43)外側套設有輸送鋼帶三(44),所述輸送鋼帶三(44)與輸送鋼帶二(42)之間的間距從左至右逐漸減小,所述輸送鋼帶二(42)和輸送鋼帶三(44)均貼合在投料倉(1)的前后側板上;所述過濾組件(5)包括螺紋連接在投料倉(1)左側板處的螺紋桿(51),所述投料倉(1)左側板對應螺紋桿(51)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桿(51)右端固定安裝有轉盤(52),所述轉盤(52)外側轉動連接有環(huán)形罩(53),所述環(huán)形罩(53)右端固定安裝有滑座(54),所述滑座(54)兩端均固定安裝有T形板(55),所述T形板(55)右側陣列設置有插柱(56),所述T形板(55)與輸送鋼帶二(42)之間放置有濾板(57),所述濾板(57)表面貫穿陣列開設有濾孔(58),所述插柱(56)插接在靠近濾板(57)兩側邊的濾孔(58)內(nèi),所述投料倉(1)左端的前后側板均固定安裝有滑軌(59),所述滑座(54)兩端分別滑動連接在兩組滑軌(59)內(nèi),所述投料倉(1)的前后側板均固定安裝有夾持板(12),所述夾持板(12)抵接在濾板(57)前后側邊緣的中部;右側的所述轉輥二(41)位于左側的轉輥一(21)右上方,所述輸送鋼帶二(42)右端延伸至輸送鋼帶一(22)左端右上方,右側的所述轉輥二(41)兩端設置有傳動組件(6),所述傳動組件(6)包括固定安裝在右側的轉輥二(41)其中一端的齒輪(61),右側的所述轉輥三(43)一端固定安裝有另一個齒輪(61),兩個所述齒輪(61)相互嚙合,右側的所述轉輥二(41)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皮帶輪(62),左側的所述轉輥一(21)一端固定安裝有另一個皮帶輪(62),兩個所述皮帶輪(62)外側套設有傳動皮帶(63);所述攤平組件(7)包括貫穿轉動連接在烘干倉(2)前后側板上的壓輥(71),所述壓輥(71)位于輸送鋼帶一(22)右端上部,所述壓輥(71)位于導流槽口(23)與輸送鋼帶二(42)右端之間,所述烘干倉(2)前后側板之間轉動連接有刮板(72),所述刮板(72)底端為弧形面,所述刮板(72)通過弧形面貼合在壓輥(71)左上側表面上,所述刮板(72)左側中部鉸接有插桿(73),所述插桿(73)另一端套設有套筒(74),所述插桿(73)頂端與套筒(74)內(nèi)壁之間固定安裝有彈簧一(75),所述套筒(74)頂端鉸接在烘干倉(2)頂壁上;所述破碎組件(8)包括固定安裝在烘干倉(2)前后側板之間的多個隔條(81),所述隔條(81)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隔條(81)位于導流槽口(23)右側且貼合在輸送鋼帶一(22)頂部,所述烘干倉(2)前后側板之間轉動連接有轉軸(82),所述轉軸(82)位于相鄰兩個隔條(81)之間上部,所述轉軸(82)的表面陣列設置有壓板(83),所述壓板(83)遠離轉軸(82)一端呈傾斜面;所述分隔組件(9)包括固定安裝在烘干倉(2)兩側壁上的兩組固定盤(91),兩組所述固定盤(91)相對一側均開設有回形槽(92),所述固定盤(91)中心處貫穿轉動連接有連接軸(93),兩組所述連接軸(93)相對一端均固定安裝有轉輪(94),所述轉輪(94)貼合在固定盤(91)表面,所述轉輪(94)表面貫穿開設有滑槽(95),所述滑槽(95)沿著轉輪(94)的半徑方向設置,所述滑槽(95)內(nèi)滑動連接有滑塊(96),所述滑塊(96)呈“十”字形,所述滑塊(96)與滑槽(95)靠近轉輪(94)中心的端面之間固定安裝有彈簧二(97),所述滑塊(96)靠近固定盤(91)一端固定安裝有滑柱(98),所述滑柱(98)滑動連接在回形槽(92)內(nèi),兩組所述滑塊(96)之間固定安裝有切板(99)。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板(57)底端設置有弧形部,所述濾板(57)通過弧形部貼合在輸送鋼帶二(42)位于左側的轉輥二(41)處的表面上,所述濾板(57)頂端設置有傾斜部,所述傾斜部與傾斜擋板(11)平行。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其特征在于,該自動化污泥烘干機的烘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S1、污泥通過投料倉(1)左端頂部的進料口投入投料倉(1)內(nèi),并掉落在輸送鋼帶二(42)上,轉輥二(41)和轉輥三(43)在外部驅動源帶動下沿著相反方向轉動,使輸送鋼帶二(42)和轉輥三(43)相對一側移動方向均從左向右,將污泥向右側輸送,并隨著輸送鋼帶二(42)和輸送鋼帶三(44)之間的間距減小,對污泥進行擠壓,使污泥內(nèi)的水排出,并沿著傾斜的輸送鋼帶二(42)向投料倉(1)的左端流動;S2、通過濾板(57)表面開設的濾孔(58)對輸送鋼帶二(42)左端上方的污泥進行過濾,使水可穿過濾孔(58)流動至投料倉(1)左端內(nèi),而污泥停留在輸送鋼帶二(42)上;S3、通過輸送鋼帶二(42)和輸送鋼帶三(44)將排水后的污泥向烘干倉(2)內(nèi)輸送,并使污泥掉落在輸送鋼帶一(22)的頂部,再通過皮帶輪(62)和傳動皮帶(63)的傳動作用,使輸送鋼帶一(22)的頂部從左向右移動,使污泥從左向右移動,污泥移動至壓輥(71)處時,被壓輥(71)和刮板(72)阻擋,并通過壓輥(71)順時針轉動,壓輥(71)底部的線速度與輸送鋼帶一(22)頂部移動方向相反,使污泥從壓輥(71)與輸送鋼帶一(22)之間的縫隙穿過,并攤平在輸送鋼帶一(22)頂部,并通過彈簧一(75)的彈性,使刮板(72)擠壓在壓輥(71)的表面,將壓輥(71)表面附著的污泥刮落;S4、通過外部驅動源配合進氣管(32)向加熱倉(3)內(nèi)部充氣,同時通過外部驅動源向蒸汽管(33)左端通入蒸汽,從而進入加熱倉(3)內(nèi)部的空氣被蒸汽管(33)加熱,加熱后的空氣進入延伸部(31)內(nèi),對投料倉(1)右半部進行加熱,對污泥進行預加熱,在輸送鋼帶一(22)頂部攤平的污泥向右移動的過程中,被蒸汽管(33)下半部加熱烘干,另外,加熱倉(3)內(nèi)部被加熱的空氣穿過導流槽口(23)進入烘干倉(2)的內(nèi)部,并被刮板(72)和壓輥(71)阻擋,從左向右移動,進一步對攤平的污泥進行烘干;S5、通過外部驅動源帶動連接軸(93)和轉輪(94)的裝配體轉動,從而帶動滑槽(95)內(nèi)部的滑塊(96)做圓周運動,并通過回形槽(92)對滑柱(98)的導向作用,使滑塊(96)跟隨固定盤(91)做圓周運動的同時,沿著滑槽(95)進行滑動,從而使滑塊(96)沿著回形槽(92)的路徑進行移動,帶動切板(99)同步沿著回形槽(92)進行移動,當切板(99)沿著回形槽(92)其中一個豎直部分移動時,切板(99)從上至下插入至攤平的污泥中,將污泥切斷,并將污泥中間預留出條形縫隙,進一步保障對污泥的烘干效果,當滑塊(96)沿著回形槽(92)下側的水平部分移動時,切板(99)邊進行偏轉,邊向右移動;S6、隨著烘干后的攤平污泥向右移動,被隔條(81)阻擋,從而通過隔條(81)將污泥鏟起,使攤平后的污泥翹起斷裂,再通過外部驅動源帶動轉軸(82)逆時針轉動,壓板(83)對翹起的污泥進行擠壓,進一步進行破碎,并推動破碎后的污泥向右移動,再通過蒸汽管(33)下半部以及烘干倉(2)內(nèi)部流動的加熱后的空氣,進一步對破碎后的污泥進行烘干。
發(fā)明內(nèi)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及烘干方法,具備預先對污泥進行排水,提高污泥干化效率,降低熱能消耗等優(yōu)點,解決了污泥直接投入烘干機內(nèi),污泥內(nèi)存在大量的水降低污泥干化效率、熱能消耗高、易附著烘干機內(nèi)壁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xiàn)上述預先對污泥進行排水,提高污泥干化效率,降低熱能消耗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包括投料倉,所述投料倉頂部左側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投料倉位于進料口右側固定安裝有傾斜擋板,所述投料倉右端固定安裝有烘干倉,所述烘干倉內(nèi)部轉動連接有左右分布的兩個轉輥一,兩個所述轉輥一外側套設有輸送鋼帶一,所述烘干倉左半部頂部貫穿開設有多個導流槽口;所述烘干倉外側固定安裝有加熱倉,所述加熱倉包覆在烘干倉前后側和頂部,所述加熱倉左端固定安裝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覆在投料倉右側頂部,所述加熱倉右端頂部固定安裝有進氣管,所述加熱倉內(nèi)部設置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貫穿盤繞在烘干倉的外側,所述蒸汽管下半部位于輸送鋼帶一的上下帶面之間,所述蒸汽管上半部貼合在烘干倉頂部,所述導流槽口位于蒸汽管上半部的縫隙之間;所述投料倉的內(nèi)部設置有擠壓排水件和過濾組件,所述烘干倉的內(nèi)部設置有攤平組件和破碎組件,所述烘干倉內(nèi)部且位于攤平組件和破碎組件之間設置有分隔組件。
優(yōu)選的,所述投料倉的底板呈傾斜狀,且左低右高,所述擠壓排水件包括轉動連接在投料倉前后側板之間的兩個轉輥二,兩個所述轉輥二外側套設有輸送鋼帶二,所述輸送鋼帶二與投料倉底板平行,所述輸送鋼帶二的右半部上方設置有左右分布的兩個轉輥三,所述轉輥三貫穿轉動連接在投料倉前后側板上,兩個所述轉輥三外側套設有輸送鋼帶三,所述輸送鋼帶三與輸送鋼帶二之間的間距從左至右逐漸減小,所述輸送鋼帶二和輸送鋼帶三均貼合在投料倉的前后側板上。
優(yōu)選的,所述過濾組件包括螺紋連接在投料倉左側板處的螺紋桿,所述投料倉左側板對應螺紋桿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桿右端固定安裝有轉盤,所述轉盤外側轉動連接有環(huán)形罩,所述環(huán)形罩右端固定安裝有滑座,所述滑座兩端均固定安裝有T形板,所述T形板右側陣列設置有插柱,所述T形板與輸送鋼帶二之間放置有濾板,所述濾板表面貫穿陣列開設有濾孔,所述插柱插接在靠近濾板兩側邊的濾孔內(nèi),所述投料倉左端的前后側板均固定安裝有滑軌,所述滑座兩端分別滑動連接在兩組滑軌內(nèi),所述投料倉的前后側板均固定安裝有夾持板,所述夾持板抵接在濾板前后側邊緣的中部。
優(yōu)選的,所述濾板底端設置有弧形部,所述濾板通過弧形部貼合在輸送鋼帶二位于左側的轉輥二處的表面上,所述濾板頂端設置有傾斜部,所述傾斜部與傾斜擋板平行。
優(yōu)選的,右側的所述轉輥二位于左側的轉輥一右上方,所述輸送鋼帶二右端延伸至輸送鋼帶一左端右上方,右側的所述轉輥二兩端設置有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右側的轉輥二其中一端的齒輪,右側的所述轉輥三一端固定安裝有另一個齒輪,兩個所述齒輪相互嚙合,右側的所述轉輥二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皮帶輪,左側的所述轉輥一一端固定安裝有另一個皮帶輪,兩個所述皮帶輪外側套設有傳動皮帶。
優(yōu)選的,所述攤平組件包括貫穿轉動連接在烘干倉前后側板上的壓輥,所述壓輥位于輸送鋼帶一右端上部,所述壓輥位于導流槽口與輸送鋼帶二右端之間,所述烘干倉前后側板之間轉動連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底端為弧形面,所述刮板通過弧形面貼合在壓輥左上側表面上,所述刮板左側中部鉸接有插桿,所述插桿另一端套設有套筒,所述插桿頂端與套筒內(nèi)壁之間固定安裝有彈簧一,所述套筒頂端鉸接在烘干倉頂壁上。
優(yōu)選的,所述破碎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烘干倉前后側板之間的多個隔條,所述隔條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隔條位于導流槽口右側且貼合在輸送鋼帶一頂部,所述烘干倉前后側板之間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位于相鄰兩個隔條之間上部,所述轉軸的表面陣列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遠離轉軸一端呈傾斜面。
優(yōu)選的,所述分隔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烘干倉兩側壁上的兩組固定盤,兩組所述固定盤相對一側均開設有回形槽,所述固定盤中心處貫穿轉動連接有連接軸,兩組所述連接軸相對一端均固定安裝有轉輪,所述轉輪貼合在固定盤表面,所述轉輪表面貫穿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沿著轉輪的半徑方向設置,所述滑槽內(nèi)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呈“十”字形,所述滑塊與滑槽靠近轉輪中心的端面之間固定安裝有彈簧二,所述滑塊靠近固定盤一端固定安裝有滑柱,所述滑柱滑動連接在回形槽內(nèi),兩組所述滑塊之間固定安裝有切板。
優(yōu)選的,該自動化污泥烘干機的烘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S1、污泥通過投料倉左端頂部的進料口投入投料倉內(nèi),并掉落在輸送鋼帶二上,轉輥二和轉輥三在外部驅動源帶動下沿著相反方向轉動,使輸送鋼帶二和轉輥三相對一側移動方向均從左向右,將污泥向右側輸送,并隨著輸送鋼帶二和輸送鋼帶三之間的間距減小,對污泥進行擠壓,使污泥內(nèi)的水排出,并沿著傾斜的輸送鋼帶二向投料倉的左端流動;
S2、通過濾板表面開設的濾孔對輸送鋼帶二左端上方的污泥進行過濾,使水可穿過濾孔流動至投料倉左端內(nèi),而污泥停留在輸送鋼帶二上;
S3、通過輸送鋼帶二和輸送鋼帶三將排水后的污泥向烘干倉內(nèi)輸送,并使污泥掉落在輸送鋼帶一的頂部,再通過皮帶輪和傳動皮帶的傳動作用,使輸送鋼帶一的頂部從左向右移動,使污泥從左向右移動,污泥移動至壓輥處時,被壓輥和刮板阻擋,并通過壓輥順時針轉動,壓輥底部的線速度與輸送鋼帶一頂部移動方向相反,使污泥從壓輥與輸送鋼帶一之間的縫隙穿過,并攤平在輸送鋼帶一頂部,并通過彈簧一的彈性,使刮板擠壓在壓輥的表面,將壓輥表面附著的污泥刮落;
S4、通過外部驅動源配合進氣管向加熱倉內(nèi)部充氣,同時通過外部驅動源向蒸汽管左端通入蒸汽,從而進入加熱倉內(nèi)部的空氣被蒸汽管加熱,加熱后的空氣進入延伸部內(nèi),對投料倉右半部進行加熱,對污泥進行預加熱,在輸送鋼帶一頂部攤平的污泥向右移動的過程中,被蒸汽管下半部加熱烘干,另外,加熱倉內(nèi)部被加熱的空氣穿過導流槽口進入烘干倉的內(nèi)部,并被刮板和壓輥阻擋,從左向右移動,進一步對攤平的污泥進行烘干;
S5、通過外部驅動源帶動連接軸和轉輪的裝配體轉動,從而帶動滑槽內(nèi)部的滑塊做圓周運動,并通過回形槽對滑柱的導向作用,使滑塊跟隨固定盤做圓周運動的同時,沿著滑槽進行滑動,從而使滑塊沿著回形槽的路徑進行移動,帶動切板同步沿著回形槽進行移動,當切板沿著回形槽其中一個豎直部分移動時,切板從上至下插入至攤平的污泥中,將污泥切斷,并將污泥中間預留出條形縫隙,進一步保障對污泥的烘干效果,當滑塊沿著回形槽下側的水平部分移動時,切板邊進行偏轉,邊向右移動;
S6、隨著烘干后的攤平污泥向右移動,被隔條阻擋,從而通過隔條將污泥鏟起,使攤平后的污泥翹起斷裂,再通過外部驅動源帶動轉軸逆時針轉動,壓板對翹起的污泥進行擠壓,進一步進行破碎,并推動破碎后的污泥向右移動,再通過蒸汽管下半部以及烘干倉內(nèi)部流動的加熱后的空氣,進一步對破碎后的污泥進行烘干。
(三)有益效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及烘干方法,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及烘干方法,污泥通過投料倉左端頂部的進料口投入投料倉內(nèi),并掉落在輸送鋼帶二上,轉輥二和轉輥三在外部驅動源帶動下沿著相反方向轉動,使輸送鋼帶二和轉輥三相對一側移動方向均從左向右,將污泥向右側輸送,并隨著輸送鋼帶二和輸送鋼帶三之間的間距減小,對污泥進行擠壓,使污泥內(nèi)的水排出,并沿著傾斜的輸送鋼帶二向投料倉的左端流動;從而達到預先將污泥內(nèi)的水擠出,降低污泥烘干時的熱能消耗,并提高污泥烘干效率的目的。
2、該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及烘干方法,通過輸送鋼帶二和輸送鋼帶三將排水后的污泥向烘干倉內(nèi)輸送,并使污泥掉落在輸送鋼帶一的頂部,再通過皮帶輪和傳動皮帶的傳動作用,使輸送鋼帶一的頂部從左向右移動,使污泥從左向右移動,污泥移動至壓輥處時,被壓輥和刮板阻擋,并通過壓輥順時針轉動,壓輥底部的線速度與輸送鋼帶一頂部移動方向相反,使污泥從壓輥與輸送鋼帶一之間的縫隙穿過,并攤平在輸送鋼帶一頂部,從而達到對污泥進行攤平,降低污泥厚度,提高污泥烘干效率的目的。
3、該自動化污泥烘干機及烘干方法,隨著烘干后的攤平污泥向右移動,被隔條阻擋,從而通過隔條將污泥鏟起,使攤平后的污泥翹起斷裂,再通過外部驅動源帶動轉軸逆時針轉動,壓板對翹起的污泥進行擠壓,進一步進行破碎,并推動破碎后的污泥向右移動,再通過蒸汽管下半部以及烘干倉內(nèi)部流動的加熱后的空氣,進一步對破碎后的污泥進行烘干。
(發(fā)明人:倪俊芳;程淦達;陸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