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4.11.03
公開(公告)日2015.01.28
IPC分類號C02F9/14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及其工藝,本系統從格柵渠、厭氧發酵池、隔油調節池、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水解酸化池、缺氧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到沉淀池逐級連通構成,本系統及其工藝能對養殖場及屠宰場的污水進行綜合、節能環保處理,既能將污水變廢為寶,水源得以重復利用,又能有效獲取天然環保的能量,同時可以提高對污水處理的效率和達標率。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格柵渠,其為設置有由向后傾斜的格柵構成的進水渠;
厭氧發酵池,其設置有底部懸空的用于間隔所述厭氧發酵池內部空間的 折流墻板,并隔成前段和后段,所述格柵渠與所述厭氧發酵池的前段連通;
隔油調節池,其設置有底部懸空的用于間隔所述隔油調節池內部空間的 隔油擋板,并隔成多段空間,其前段與所述發酵池的后段連通,其后段設置 有高低位液位控制器和提升泵;
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其上設置有氣浮溶氣設備,其下為蓄水池, 所述蓄水池進水處設置有高度低于所述蓄水池邊緣的隔板或容器,所述蓄水 池底部設置有集泥斜斗,所述蓄水池中部設置有作為出水口的布水器,出水 口與水解酸化池連通,所述蓄水池的上部設置有排渣口,排渣口與所述厭氧 發酵池連通;所述氣浮溶氣設備的釋放器置于隔板與進水處邊緣圍成空間的 中部或所述容器的中部,所述氣浮溶氣設備的刮渣機設置于所述排渣口的上 部,刮渣機的刮渣鏈板置于所述隔板或容器的上方;
其中,從格柵渠、厭氧發酵池、隔油調節池、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 統、水解酸化池、缺氧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到沉淀池逐級連通,所述缺氧池 和所述生物接觸氧化池分別通入鼓風機風口;所述沉淀池底部設置有污泥回 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出口分別連通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厭 氧發酵池中,沉淀池上部設置有排水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格柵渠設置有兩道格柵,第一道格柵間距為7-25mm,第二道格柵間距為 4-8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厭氧發酵池密封并設置有沼氣收集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沼氣收集裝置的入口與所述厭氧發酵池的排氣口連通,所述沼氣收集裝置由 水封器、脫硫器和袋式沼氣罐依次連接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還包括絮凝劑加藥裝置,所述絮凝劑加藥裝置的 出口置于所述隔板與進水處邊緣圍成空間的上部或所述容器的上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 集泥斜斗由所述隔板或所述容器外壁向所述蓄水池底部傾斜形成梯形漏斗 狀。
7.一種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 的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并包括如下步驟:
1)前處理工段:控制污水的流速為1.5-2.5m/s通過格柵渠過濾毛發、碎 肉、砂礫、動物殘體、糞便和油渣;然后流入厭氧發酵池的前段,經底部懸 空的折流墻板將污水從厭氧污泥床底部流入與污泥層中污泥進行混合接觸, 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把它轉化為沼氣,底部沉積污泥層作 為沼液沼渣肥;然后將上層污水流入隔油調節池的前段,經過底部懸空隔油 擋板進一步過濾油渣和懸浮物,并通過高低位液位控制器和提升泵進行水質 水量調節;然后通過所述提升泵抽取所述隔油調節池后段底部污水至所述復 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的蓄水池隔板與進水處邊緣圍成的空間或容器內, 進行污水中懸浮物的上浮分離和下沉分離,將上浮物或懸浮物通過刮渣機收 集于排渣口并返回到所述厭氧發酵池,下沉物積于所述集泥斜斗上,并間隔 1-2個月清理一次,中部污水經所述布水器流入所述水解酸化池中;
2)后處理工段:水解酸化池將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易降解有機物, 降低CODcr、BOD5和氨氮成分后污水流入所述缺氧池再進入所述生物接觸氧化 池,鼓風機供入缺氧池的空氣與污水體積比為5-10∶1,鼓風機供入生物接觸 氧化池的空氣與污水體積比為15-20∶1,污水由一端進入缺氧池和生物接觸 氧化池后,沿池呈推流式向前流動,并在好氧菌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質 及有機污染物被充分分解消化,轉化為沼氣、二氧化碳和水;經沉淀池沉淀 作用后的上層水達標經其的排水出口排放,下層污泥經污泥回流泵抽送至厭 氧發酵池、水解酸化池和缺氧池再處理。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 述厭氧發酵池轉化的沼氣經過水封器和脫硫器收集于袋式沼氣罐內備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 述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的絮凝劑加藥裝置內的絮凝劑與水的配制比例 為1∶2-5,處理1立方污水需要添加所述配制的絮凝劑溶液50-200g。
10.根據權利要求7-9任一項所述的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工藝,其特 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下層污泥經污泥回流泵抽送至厭氧發酵池、水解酸化 池和缺氧池的比例為70-85∶20-30∶10-20。
說明書
一種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及其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場和屠宰場的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綜合且節 能地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及其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人均肉食消費水平的不斷增長,養殖與屠宰及肉類加工業也得 到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屠宰及肉類加工業一直是我國日常生活保障供給 的支柱產業之一。該行業產業的污水是我國較大的工業污染源之一。據調查, 屠宰及肉類加工的污水排放量約占全國工業污水排放量的6%,且還有不斷增 加的趨勢。
養殖場和屠宰場加工廠污水的成分復雜,含有大量血污、油脂、碎肉、 畜毛、未消化的食物及糞便、尿液、消化液等污染物,還包括少量生活污水 等。其污水水質具有以下特點:
(1)COD濃度高,通常平均濃度都在1500mg/L左右,且其濃度與屠宰 場及肉類加工廠所采用的屠宰方法及肉類加工方法有很大關系。據報道,屠 宰場及肉類加工廠同時進行禽畜養殖時,其污水中的COD濃度甚至可達3500 mg/L,BOD則為2000mg/L;
(2)有機物含量高,動物蛋白質豐富,突出表現為氨氮含量很高,調研顯 示其濃度大時約為100-150mg/L,因此污水處理中對氨氮的處理要求較高;
(3)油脂豐富,屠宰及肉類加工污水中的動植物油濃度可達數十到數百 mg/L,肉類加工污水中的動植物油脂濃度往往更高,從而為動植物油的處理 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污水中的固體雜質較多,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所產生的污水含有大量 的動物殘體、毛發等固體雜質,增加了預處理時的技術難度。總的來說,屠 宰及肉類加工行業所產生的污水有機物濃度高、營養豐富,不經處理直接排 放,極容易會影響地表水的水體質量,增加其有機污染及氨氮負荷,同時其 中含有的動物殘體等還會滋生大量蚊蠅及細菌病菌,危害生態健康及安全。 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合理處理后達標排放,以降低其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能對養殖場及屠宰場的污水進行綜合、節能 環保處理,既能將污水變廢為寶,水源得以重復利用,又能有效獲取天然環 保的能量,同時可以提高對污水處理的效率和達標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 及其工藝。該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包括:
格柵渠,其為設置有由向后傾斜的格柵構成的進水渠;
厭氧發酵池,其設置有底部懸空的用于間隔所述厭氧發酵池內部空間的 折流墻板,并隔成前段和后段,所述格柵渠與所述厭氧發酵池的前段連通;
隔油調節池,其設置有底部懸空的用于間隔所述隔油調節池內部空間的 隔油擋板,并隔成多段空間,其前段與所述發酵池的后段連通,其后段設置 有高低位液位控制器和提升泵;
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其上設置有氣浮溶氣設備,其下為蓄水池, 所述蓄水池進水處設置有高度低于所述蓄水池邊緣的隔板或容器,所述蓄水 池底部設置有集泥斜斗,所述蓄水池中部設置有作為出水口的布水器,出水 口與水解酸化池連通,所述蓄水池的上部設置有排渣口,排渣口與所述厭氧 發酵池連通;所述氣浮溶氣設備的釋放器置于隔板與進水處邊緣圍成空間的 中部或所述容器的中部,所述氣浮溶氣設備的刮渣機設置于所述排渣口的上 部,刮渣機的刮渣鏈板置于所述隔板或容器的上方;
其中,從格柵渠、厭氧發酵池、隔油調節池、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 統、水解酸化池、缺氧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到沉淀池逐級連通,所述缺氧池 和所述生物接觸氧化池分別通入鼓風機風口;所述沉淀池底部設置有污泥回 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出口分別連通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厭 氧發酵池中,沉淀池上部設置有排水出口。
優選的是,所述格柵渠設置有兩道格柵,第一道格柵間距為7-25mm,第 二道格柵間距為4-8mm。
優選的是,所述厭氧發酵池密封并設置有沼氣收集裝置。
優選的是,所述沼氣收集裝置的入口與所述厭氧發酵池的排氣口連通, 所述沼氣收集裝置由水封器、脫硫器和袋式沼氣罐依次連接構成。
優選的是,所述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還包括絮凝劑加藥裝置,所 述絮凝劑加藥裝置的出口置于所述隔板與進水處邊緣圍成空間的上部或所述 容器的上部。
優選的是,所述集泥斜斗由所述隔板或所述容器外壁向所述蓄水池底部 傾斜形成梯形漏斗狀。
一種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工藝,采用上述的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 統并包括如下步驟:
1)前處理工段:控制污水的流速為1.5-2.5m/s通過格柵渠過濾毛發、碎 肉、砂礫、動物殘體、糞便和油渣;然后流入厭氧發酵池的前段,經底部懸 空的折流墻板將污水從厭氧污泥床底部流入與污泥層中污泥進行混合接觸, 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把它轉化為沼氣,底部沉積污泥層作 為沼液沼渣肥;然后將上層污水流入隔油調節池的前段,經過底部懸空隔油 擋板進一步過濾油渣和懸浮物,并通過高低位液位控制器和提升泵進行水質 水量調節;然后通過所述提升泵抽取所述隔油調節池后段底部污水至所述復 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的蓄水池隔板與進水處邊緣圍成的空間或容器內, 進行污水中懸浮物的上浮分離和下沉分離,將上浮物或懸浮物通過刮渣機收 集于排渣口并返回到所述厭氧發酵池,下沉物積于所述集泥斜斗上,并間隔 1-2個月清理一次,中部污水經所述布水器流入所述水解酸化池中;
2)后處理工段:水解酸化池將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易降解有機物, 降低CODcr、BOD5和氨氮成分后污水流入所述缺氧池再進入所述生物接觸氧化 池,鼓風機供入缺氧池的空氣與污水體積比為5-10∶1,鼓風機供入生物接觸 氧化池的空氣與污水體積比為15-20∶1,污水由一端進入缺氧池和生物接觸 氧化池后,沿池呈推流式向前流動,并在好氧菌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質 及有機污染物被充分分解消化,轉化為沼氣、二氧化碳和水;經沉淀池沉淀 作用后的上層水達標經其的排水出口排放,下層污泥經污泥回流泵抽送至厭 氧發酵池、水解酸化池和缺氧池再處理。
優選的是,所述厭氧發酵池轉化的沼氣經過水封器和脫硫器收集于袋式 沼氣罐內備用。
優選的是,所述復合式懸浮物雙向分離系統的絮凝劑加藥裝置內的絮凝 劑與水的配制比例為1∶2-5,處理1立方污水需要添加所述配制的絮凝劑溶液 50-200g。
優選的是,所述沉淀池的下層污泥經污泥回流泵抽送至厭氧發酵池、水 解酸化池和缺氧池的比例為70-85∶20-30∶10-2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所述的處理養殖與屠宰污水的系統及其 工藝可以針對養殖場與屠宰場排放污水的特點進行綜合、高效、節能環保處 理。對于污水排量較大、污染物濃度高、雜質多、可生化性好的情況進行緩 急控制和有效隔離和降解,并對BOD5,CODcr、SS、TN、動植物油等污染 物因子降解效果好,大大消除惡臭氣體,并能獲取大量的沼氣能源和沼液沼 渣肥料,最終獲得達標干凈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