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5.08.20
公開(公告)日2016.05.25
IPC分類號C02F11/12; C02F11/00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污泥切條裝置,包括料斗、破橋機構、成條機構和均料機構,所述破橋機構安裝于料斗內,所述成條機構安裝于料斗內,且位于破橋機構的下方,均料機構活動安裝于料斗的上方。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濕污泥適應性強、維修部件少、工作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壽命長、干燥溫度低。
權利要求書
1.污泥切條裝置,包括料斗,破橋機構和成條機構,所述破橋機構安裝于料斗內,所述成條機構安裝于料斗內,且位于破橋機構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切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橋機構包括破橋軸和安裝在破橋軸上的翅片組成,所述破橋軸通過破橋軸承安裝在料斗內,所述破橋軸與破橋減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切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橋軸由主軸和從軸組成,所述主軸與從軸主軸水平并排設置,通過傳動齒輪嚙合連接,在所述主軸和從軸上安裝翅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切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條機構包括減速電機和兩根相互接觸的圓棍,所述圓棍表面設置有若干凹槽,兩根相互接觸的圓棍的凹槽相匹配對接,形成在做相對旋轉時可以擠壓污泥成條的擠壓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切條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根圓棍下端的凹槽處設置有用于去除殘泥的刀片。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切條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斗上設置均料機構,所述均料機構包括支架、料耙和安裝軸,所述安裝軸安裝在支架上,所述料耙固定在安裝軸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切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裝往復耙減速電機,安裝軸上安裝直齒輪,往復耙減速電機與齒條連接,所述齒條與直齒輪嚙合連接。
說明書
污泥切條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切條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污泥切條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干化系統主要以直接或間接加熱方式進行,且是以干燥溫度大于150℃的干化工藝為主。現有干化機采用石化能源(燃煤、燃油、燃氣)作為燃料進行加熱。
總的來說,現有污泥干化機存在以下不足:
(1)能耗高,污泥干化是能量凈消耗過程,能耗費用通常占污泥處理總費用的80%以上;現有污泥干化設備采用加熱排濕方式,能源利用率低;每蒸發一噸水消耗蒸汽量約1.5噸,另消耗電量約70kw.h;
(2)現有高溫煙氣余熱干化存在干化溫度高、粉塵量大、排放尾氣難處理;
(3)存在安全風險,污泥干化為避免爆炸通常需要采用加氮方式降低含氧量;
(4)不環保,排放大量臭氣,需建造負責的尾氣處理系統;干化車間工作環境差;干化過程供熱熱源采用鍋爐,也排放大量的尾氣,存在二次污泥問題。
在污泥干燥過程中,對粘稠在一起的污泥進行分散,然后進行干燥是提高并且保證干燥效果的關鍵步驟。現有污泥分散設備結構復雜,維護困難,且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對濕污泥適應性強、維修部件少、使用壽命長、干燥溫度低的污泥切條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污泥切條裝置,包括料斗,破橋機構和成條機構,所述破橋機構安裝于料斗內,所述成條機構安裝于料斗內,且位于破橋機構的下方。破橋機構通過攪動將污泥然后通過成條機構切割成條狀物,可以有效提高干燥效率。
所述破橋機構包括破橋軸和安裝在破橋軸上的翅片組成,所述破橋軸通過破橋軸承安裝在料斗內,所述破橋軸與破橋減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所述破橋軸由主軸和從軸組成,所述主軸與從軸主軸水平并排設置,通過傳動齒輪嚙合連接,在所述主軸和從軸上安裝翅片。
所述成條機構包括減速電機和兩根相互接觸的圓棍,所述圓棍6表面設置有若干凹槽,兩根相互接觸的圓棍的凹槽相匹配對接,形成在做相對旋轉時可以擠壓污泥成條的擠壓孔。
在每根圓棍下端的凹槽處設置有用于去除殘泥的刀片。
在所述料斗上設置均料機構,所述均料機構包括支架、料耙和安裝軸,所述安裝軸安裝在支架上,所述料耙固定在安裝軸上。
所述支架上安裝往復耙減速電機,安裝軸上安裝直齒輪,往復耙減速電機與齒條連接,所述齒條與直齒輪嚙合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濕污泥適應性強、維修部件少、工作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壽命長、干燥溫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