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8-18 12:06:41 | 信息編號: 4147715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在2022年底,位于長春西部的新凱河,成為吉林省最后一個消除劣Ⅴ類的河流,達到了IV類水體,標志著吉林剔除自然本底影響,實現了全境劣Ⅴ類清零,這是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在2023年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前交上的最好答卷。
近年來,吉林持續推進水環境質量鞏固提升行動,統籌實施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三水共治”,以“兩河一湖”為重點,實行“一河一策”“一斷面一策”精準治理,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優良水體比例提升10個百分點,達到81.7%,水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吉林堅持治水護水,人為修復和自然恢復雙管齊下,做到精準治污、科學治污,逐步實現了從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
作為吉林省生態地標的查干湖,這兩年生態修復工程一個接一個,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
新凱河沿岸曾經大小污染源眾多,長春市投資31.7億元實施治污工程44個,從雨污分流改造到污水處理廠建設再到上馬濕地公園,不斷延伸治水深度、拓展治水廣度。
濕地是“地球之腎”,大安市投資2.44億元,在大安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實施清淤疏浚、退耕還濕、植被恢復、修建渠橋涵閘等多項生態保護工程。如今,這里水鳥種類占全省水鳥種類一半以上。曾經沙化、荒漠化嚴重的嫩江灣濕地,正在為筑牢我省西部生態屏障發光發熱。
目前,全省濕地保護率達到45.22%,保護與恢復重要濕地3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5.27%,加快實施“萬里綠水長廊”建設,累計新建、改善近1200公里河岸。完成“西部河湖連通”工程建設,實現203個湖泡全部連通。城市建成區內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央廣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