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8-18 11:43:38 | 信息編號: 4147485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長江新區范圍內,滬蓉線高架橋邊,一座以“魚”為標志的科普公園悄然建成。與常見的城市公園不同,這座公園地下“藏”著一座可再生水廠。8月17日,武漢長江新區諶家磯再生水廠正式建成,各項設備安裝完畢,目前已具備污水處理能力,待周邊污水管網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諶家磯再生水廠是長江新區率先啟動的“兩路一廠”重大民生項目之一。項目占地面積約6.7萬平方米,采用全埋式地下雙層加蓋結構。建成后日處理量為7.5萬噸,2035年將達到每日處理水資源15萬噸規模。
投入運營后,再生水廠將與武湖污水處理廠和陽邏污水處理廠形成資源、安全、環境三位一體的長江新區污水處理系統,主要服務長江新區諶家磯地區,兼顧百步亭、丹水池地區,服務面積22.2平方公里,服務人口逾36萬人。
當天,長江日報記者步入地下兩層的再生水廠,視線所及空間開闊,一條寬敞的通道串聯整個水廠各功能處理區和出入地面的車道,形成地下空間的行走動線。
承建方中交二航局項目設備安裝負責人孟龍海介紹,再生水廠位于地下1.5米到18.3米深處,負一層為工作人員操作區,負二層為各個水處理功能區,主要包括MBR(膜生物反應器)膜池、膜設備間、生物反應池、消毒池、出水泵房、預處理區和污泥濃縮脫水間。
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即活性污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該工藝具有出水水質優良、工藝流程短、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小、污泥排放少、二次污染輕等優點,出水標準達到地表水Ⅳ類,可直接用于環衛園林用水、社會車輛沖洗用水、景觀補水、大型消防水池補水等。
“地面上公園的澆灌用水、景觀補水后續將全部采用再生水,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表椖靠偣⒀渍f。
項目另一特點是融入立體環保理念。地面上的公園被命名為“諶家磯魚夢科普公園”,綠地面積4.55萬平方米,功能豐富。有綠徑、木棧道、水池區、兒童游樂區、運動區、跑道等,基本涵蓋居民逛公園的日常所需。
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內兩處“魚”的標志十分醒目,巨幅的魚造型配以金屬鏡面材質的“魚鱗片”,在微風中輕輕晃動,有種“波光粼粼”的視覺效果,呼應公園的主題;園內的兒童游樂區,有金色、白色小魚造型和沙池,營造水邊的氛圍感。
項目黨支部書記劉雄兵介紹,整個公園被規劃為“一環五園”,即一條環形健身跑道和入口迎賓園、休閑娛樂園、體育運動園、濕地科普展示園、陽光活動園五個功能區,綠化面積占67.91%,是名副其實的再生工程和立體生態項目。(長江日報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