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高溫蒸汽處理是利用121~134℃的水蒸氣對醫療廢物進行高溫消毒,殺死其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該工藝具有投資小、處理成本低等優點而被廣泛運用。高溫蒸汽處理醫療廢物過程中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生產污水、生產消毒廢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產污水主要來自滅菌器抽真空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殘液,生產消毒廢水是醫療廢物轉運車輛和周轉箱沖洗消毒過程中產生的消毒廢水。針對醫療廢物處理廠這類有潛在傳染源的污水,處理不達標不允許排放和回用,因此,醫療廢物高溫蒸汽處理廠的污水必須進行處理。
1、工程概況
云南某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的處理規模為5t/d,醫療廢物處理廠產生的污水水量小,水質較為復雜。本文從投資、運行成本綜合考慮,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采用物化和生化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消毒廢水單獨處理,循環使用,針對廢水的排放規律和水質特性,采用成套污水處理裝置。
2、設計規模及進、出水水質
根據生產污水、生產消毒廢水量及生活污水量,綜合考慮,本項目污水處理站總設計能力25m3/d。
本項目污水處理系統分為生產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和生產消毒廢水處理系統。生產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日平均廢水量為12.4m3/d,其中生產污水6m3/d,生活污水6.4m3/d。
經處理后出水水質滿足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部分回用于廠內綠化和道路澆灑,多余部分達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限值和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后外排;生產消毒廢水處理系統日平均廢水量為6.1m3/h,經處理后全部回用于沖洗消毒用水,不外排。主要污染物濃度設計進、出水水質指標根據實測值及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和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的限值綜合考慮確定,見表1。
3、處理工藝流程
生產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工藝:生活排水經水解池、生物接觸氧化池、沉淀池后進入生產污水調節池和生產污水一起經絮凝沉淀、過濾,過濾出水進入清水池,在清水池中加氯消毒后部分達標回用于廠區綠化及道路澆灑,多余部分達標外排。
生產消毒廢水處理工藝:生產消毒廢水首先經消毒排水管網收集后排至消毒水沉淀池,在消毒水沉淀池中經沉淀處理后存于消毒水清水池中,經泵加壓提升至水處理設備間的纖維過濾器和活性炭過濾器處理后存于消毒水箱中,回用作廠區生產沖洗消毒用水。
從地理位置、環境特點、回用要求及技術、管理、經濟等方面考慮,本項目污水處理站主要利用物化和生化相結合的處理工藝,采用成套污水處理設備。具體工藝流程詳見:圖1污水處理工藝方框流程圖,圖2生產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流程圖,圖3生產消毒廢水處理系統流程圖。
4、主要建構筑物及設備設計參數
1)生產生活排水處理系統。
主要包括調節池、接觸氧化池、沉淀池、回用水箱、過濾設備等構筑物及設備。
①接觸氧化池。
采用懸掛填料,填料層厚度1.3m,池底設置微孔曝氣盤Q=2Nm3/h,氣水比8:1,碳氧化容積負荷為2.0~5.0kgBOD5/(m3·d),碳氧化/硝化容積負荷為0.2~2.0kgBOD5/(m3·d),曝氣量24m3/h。
②回用水箱。
處理出水在回用水箱中進行加氯消毒,氯投加量經驗值可取6mg/L~15mg/L,按實際出水總余氯量在接觸30min后≥1.0mg/L,管網末端≥0.2mg/L確定具體投加量,出回用至廠區綠化及道路澆灑用水。
2)生產消毒廢水處理系統。
主要包括消毒水沉淀池、消毒水清水池、消毒水箱、過濾設備等建構筑物及設備。處理出水在消毒水箱中進行加氯消毒,氯投加量可采用6mg/L~15mg/L,按水箱中消毒水總余氯量在接觸30min后≥1.0mg/L,確定具體投加量,同時投加消毒劑配制為消毒液后用作生產消毒用水。
主要建構筑物及設備分別見表2、表3。
5、工程設計特點
1)本工程針對醫療廢物處理廠污水的特點,對生活污水、生產污水、生產消毒廢水進行分質、分流收集處理,對污水水質、水量的沖擊負荷適應能力強。
2)生活污水、生產污水經物化和生化相結合的工藝處理后出水水質較好,可回用作廠區道路沖洗和綠化用水;生產消毒廢水經澄清處理后回用作沖洗消毒用水,可以實現污水的零排放。減少了企業廢水排放,節約了新鮮水,具有較好的社會、環境、經濟效益,符合國家提倡的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政策。
3)采用成套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在地面以上,主要反應池布置在一個設備中,具有施工快捷、安裝方便、占地面積小、不需蓋房、不需采暖保溫等特點。
4)生產污水采用絮凝沉淀的物理處理工藝,沉淀池前加折板反應池,水流沖擊絮凝劑在水體中分散均勻,并且與水體中的懸浮物充分接觸,混合效率高,沉淀效果好。
5)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同時去除有機物和氨氮,比二、三級等多級串聯完全混合式或單級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效果好,池體容積比傳統活性污泥反應池體積小,進水水質適應能力強,抗沖擊負荷高,出水水質穩定,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泥產量較少,污泥的含水率低,不容易發生污泥膨脹現象。采用實際比表面積較大的新型彈性立體填料,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易掛膜、脫模,有機物的去除率高,降低供氧量,節省能耗、降低投資和運行費用。
6)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套全自動電氣設備控制系統及報警系統,設備運行穩定可靠,能耗低,運行費用低,自控水平高,管理要求低,維護簡便。
6、運行情況
污水處理廠自調試成功運行至今,出水水質能夠能達到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限值,回用水能滿足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其中進水CODCr的濃度在400mg/L~450mg/L,出水CODCr的濃度穩定在30mg/L~40mg/L;進水NH3-N的濃度在20mg/L~35mg/L,出水NH3-N濃度穩定在30mg/L~40mg/L;系統CODCr去除率在90%以上,系統NH3-N去除率在80%以上[6]。本工程污水處理運行成本約1.58元/m3,污水處理站出水污染物平均濃度見表4。
7、總結
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利用成套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醫療廢物處理廠排放的污水,出水水質穩定達標。針對生產污水、生活污水、生產消毒廢水分質、分流收集處理,對排水量較小的同類型工廠的污水水質、水量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力和適應性。本工藝運行穩定,占地面積少、投資小、運行成本較低,在排水量較小的醫療廢物處置工廠污水處理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來源: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化工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