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黄网站_性福利视频_嫩草91_黄色av中文

客服電話:400-000-2365

3種表面修飾活性炭對水體中磷的吸附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時間:2018-10-6 8:12:09

污水處理技術 | 匯聚全球環保力量,降低企業治污成本

  近年來,水體的富營養化已成為全球范圍內一個嚴峻的污染問題。水體富營養化造成藻類過量繁殖,引起水質惡化、湖泊退化,嚴重破壞了水體生態環境安全,威脅著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類的健康。磷是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污染元素之一,因此,降低廢水中磷的含量對治理水體的富營養化十分重要。

  針對含磷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生物法、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膜吸附法等。其中,生物和化學沉淀法適用于高濃度磷酸鹽,無法處理低濃度磷酸鹽;膜技術雖能處理低濃度磷酸鹽但投資成本高。吸附法的優勢主要有2個:1)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可用于深度處理低濃度的含磷廢水可以對廢水中的磷回收利用,減少磷這種非再生資源的浪費。目前,已有多種材料作為除磷吸附劑,包括方解石、活性炭、沸石、金屬、金屬(氫)氧化物等。其中活性炭作為一種多功能、環境友好、來源廣泛、低成本的吸附劑,在水處理領域中應用廣泛。然而,活性炭對水中磷酸鹽的吸附能力卻比較差,通過控制活性炭表面修飾方法能改變活性炭的結構并對其吸附能力產生影響。因此,對活性炭表面進行適當的修飾是必要的。目前報道的表面修飾方法主要有物理結構改性法、氧化法、化學活化劑法、表面活性劑法和載體法等。物理結構改性法通過添加活化劑增加活性炭比表面積、調整活性炭的孔隙結構及其分布。如KILPIMAA等對活性炭進行生物質氣化改性,改性后對磷的吸附量可達20.5 mg·g−1。氧化法和化學活化劑法分別通過加入氧化性氣體(如氧氣和空氣)或使用堿金屬、堿土金屬的氫氧化物、無機鹽類以及酸類等對活性炭進行活化。通過ZnCl2活化改性的活性炭比表面積得到提高且孔徑增大,KNO3活化改性活性炭對磷化氫的去除率達95%。表面活性劑法通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疏水端與活性炭表面結合,帶正電的親水端與水相中帶負電的陰離子發生作用。研究表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水中溴酸鹽、砷酸鹽、鉻酸鹽、硝酸鹽、高氯酸鹽和磷酸鹽等具有良好的結合能力。載體法可將對磷酸鹽吸附能力極強的材料負載在活性炭上形成復合吸附材料。納米金屬/金屬氧化物憑借比表面積大、反應活性高和無擴散阻力等優勢對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TOFIK等制備的納米Fe/Al復合氧化物對磷的最大吸附量為16.4 mg·g−1,LI等制備的納米Fe/Cu復合氧化物的磷吸附量可達35.2 mg·g−1。可見,納米金屬氧化物是有潛力的高效磷酸鹽吸附劑。然而這些材料價格昂貴且容易團聚,導致比表面積減小,且吸附位點被包裹于顆粒內部導致無法被利用。將活性炭作為對磷有高吸附性能力的納米金屬氧化物的載體,可以充分結合兩者的優勢。目前這方面的研究有WANG等制備的鐵改性活性炭和ZHOU等制備的水合氧化鐵改性活性炭纖維等,這些材料都表現出了較高的磷酸鹽吸附能力。多組分納米顆粒表現出較高的磷吸附能力,但關于多組分納米金屬化合物改性活性炭的研究還較為鮮見。

  本研究制備了ZnCl2活化修飾、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CTAC)修飾和鐵鋁(氫)氧化物納米顆粒修飾3種活性炭復合材料,并對比了它們對磷的吸附能力;明確了鐵鋁(氫)氧化物納米顆粒修飾活性炭的最優制備材料配比;并通過對實驗中較優改性材料的表征探討了吸附機理。

  1 實驗部分

  1.1 材料

  活性炭購自南京正森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用去離子水充分洗滌可溶物質,并在105 ℃下烘干至恒重。FeCl3·6H2O、AlCl3·6H2O、ZnCl2、CTAC及實驗中用到的其他化學藥品均為分析純,KH2PO4為優級純,磷儲備溶液是用去離子水溶解一定量的KH2PO4配成,實驗時所需濃度由其稀釋而得,實驗用水均為去離子水。

  1.2 表面修飾活性炭的制備

  1.2.1 ZnCl2活化修飾

  稱取1.5 g活性炭置于錐形瓶中,加入200 mL濃度為30 mmol·L−1 ZnCl2溶液,密封錐形瓶置于磁力攪拌器上以200 r·min−1的振蕩速度浸漬24 h,過濾、洗滌,在烘箱中110 ℃烘干4 h,所得樣品是ZnCl2改性活性炭[23],即為1.5AC-ZnCl2。

  1.2.2 CTAC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修飾

  稱取1.5 g活性炭置于錐形瓶中,加入200 mL濃度為60 mmol·L−1的CTAC溶液,密封錐形瓶置于20 ℃恒溫空氣振蕩器中以200 r·min−1的振蕩速度振蕩24 h,再通過6 000 r·min−1離心,然后收集固體部分,用去離子水徹底清洗固體材料3次,最后將固體材料置于烘箱中50 ℃烘干24 h,所得樣品是CTAC改性活性炭[30],即為1.5AC-CTAC。

  1.2.3 納米Fe/Al(氫)氧化物修飾

  適量FeCl3·6H2O 和AlCl3·6H2O溶于50 mL去離子水中制得Fe3+和Al3+混合溶液,然后將該溶液轉移到250 mL燒杯中調pH至中性,將該溶液加熱至形成棕褐色Fe/Al氫氧化物溶膠,再用HCl或NaOH將pH調至中性,然后將該溶膠冷卻至室溫,再將1.5 g活性炭加入至200 mL Fe/Al氫氧化物溶膠超聲30 min,在75 ℃恒溫水浴中旋轉蒸發至粉末狀并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去除未負載的納米顆粒,然后置于105 ℃下干燥制得納米Fe/Al(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材料(1.5AC-Fe/Al)。在進行鐵鋁比率優化時,使用同樣的方法,但用不同鐵鋁比率(5:5,7:3和9:1)的化合物合成5Fe/5Al、7Fe/3Al、9Fe/Al等3種納米Fe/Al(氫)氧化物顆粒。活性炭與納米Fe/Al(氫)氧化物的添加比率優化時,使用得到的較優鐵鋁比,改變活性炭用量(2.5 g和3.5 g)加入Fe/Al氫氧化物溶膠,制備得到2.5AC-Fe/Al和3.5AC-Fe/Al。

  1.3 吸附實驗

  1.3.1 表面修飾活性炭對磷的吸附

  分別稱取0.04 g制備的3種1.5AC-ZnCl2、1.5AC-CTAC、1.5AC-Fe/Al材料于一系列100 mL聚乙烯塑料瓶中,分別加入40 mL質量濃度為5、10、20、40、60和80 mg·L−1的KH2PO4溶液(背景溶液為pH=3,含10 mmol·L−1NaCl和5 mmol·L−1 CaCl2),使用NaOH或HNO3調節pH至3,密封置于恒溫振蕩器內,在(20±0.5)℃溫度下以180 r·min−1的速率振蕩48 h。吸附完成后,取上清液樣品過0.45 μm醋酸纖維素膜,采用鉬銻抗分光光度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所得溶液中磷平衡濃度Ce。達到平衡時的磷吸附量q和吸附分配系數Kd由下式計算所得:

  q = V ( C 0 − C e ) / m (1)

  K d = q / C e (2)

  式中:q為磷吸附量,mg·g−1; Kd為吸附分配系數,L·g−1;V為背景磷溶液體積,L;C0為吸附前磷初始濃度,mg·L−1;Ce為平衡時磷濃度,mg·L−1;m為吸附劑投加量,g。

  1.3.2 納米Fe/Al顆粒的磷吸附動力學

  為確定制備納米Fe/Al顆粒的較優鐵鋁比率,分別稱取0.1 g 制備的3種9Fe/Al、7Fe/3Al、5Fe/5Al材料于一系列聚乙烯塑料瓶中,分別加入100 mL質量濃度為10 mg·L−1的KH2PO4溶液,密封置于恒溫振蕩器內,其他條件同前。每隔一定時間(0、1.5、3、8、12、24、36和48 h)取上清液,過膜后測定溶液中的磷濃度。

  1.3.3 納米Fe/Al(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對磷的吸附

  分別稱取0.04 g制備的3種AC-Fe/Al材料于一系列聚乙烯塑料瓶中,分別加入40 mL質量濃度為5、10、20、40、60和80 mg·L−1的KH2PO4溶液,其他條件和平衡后取樣測定方法同1.3.1節所述。

  1.4 磷吸附表面修飾活性炭的表征

  將乙醇溶液中分散的1.5AC-Fe/Al在銅網上干燥后,用Libra 200FE型高分辨冷場掃描顯微鏡分析系統(Carl Zeiss Inc.,德國)在工作電壓200 kV下進行表面形貌觀察。將烘干的樣品粉末和光譜純KBr混勻研磨后進行壓片,并用Spectrum Two FT-IR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Perkin Elmer Inc.,美國)在4 000~400 cm−1范圍測定材料的紅外光譜圖,并進行表面基團分析;用X-射線光譜儀EDX-8000(Shimadzu Corp.,日本)對1.5AC-Fe/Al粉末進行表面元素組成分析。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 結果與討論

  2.1 表面修飾活性炭的磷吸附能力

  2.1.1 表面修飾活性炭的磷吸附等溫線

  圖1 是3種不同方法改性活性炭的磷吸附等溫線,可以看出1.5AC-Fe/Al的吸附量高于其他2種改性活性炭。在平衡濃度均為50 mg·L−1左右時,1.5AC-Fe/Al的磷吸附量約為另兩者的2~3倍。載體改性活性炭(1.5AC-Fe/Al)擁有最高的吸附量意味著其表面的納米Fe/Al(氫)氧化物能充分發揮金屬氫氧化物對磷有高吸附性能的優勢。在低磷濃度下,1.5AC-ZnCl2和1.5AC-CTAC的吸附差異不明顯,但在高磷濃度(Ce>30 mg·L−1)時,1.5AC-ZnCl2展現出相對較高的吸附能力,這可能與1.5AC-ZnCl2表面物理結構變化和孔徑增大有關。

  圖1 3種表面修飾活性炭對磷的吸附等溫線

  用Freundlich模型公式(3)對3條等溫線進行擬合:

  q = K F C e n (3)

  式中:q為吸附平衡時的吸附量,mg·g−1;Ce為平衡時溶液中剩余磷濃度,mg·L−1;KF為與吸附強度有關的常數,mg1−n·Ln·g−1;n為與吸附能力有關的常數。

  表1是Freundlich模型擬合參數和Kd值,從相關系數R2值可看出表面修飾活性炭吸附磷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平衡濃度為5 mg·L−1時,1.5AC-Fe/Al、1.5AC-ZnCl2和1.5AC-CTAC的Kd值依次是0.762、0.100和0.081L·g−1,Kd值越高吸附能力越強,表1與圖1一致顯示3種吸附劑中對磷吸附能力最強的是1.5AC-Fe/Al。

  表1 吸附分配系數和Freundlich模型擬合參數

  由圖2可知,3種納米Fe/Al(氫)氧化物對磷的吸附可以明顯分為2個階段:快速階段(0~12 h)和慢速階段(12~48 h)。在初始階段,磷吸附速度很快,磷吸附量隨時間迅速增加;在第2階段,隨著時間的延長,吸附速率逐漸減小,吸附進入慢速階段。這與花生殼負載納米鐵復合材料對磷的吸附現象是一致的。因為納米顆粒易團聚,在吸附的初始階段,顆粒外表面吸附位點較多,液相與固相表面離子濃度差較大,磷容易擴散到固體表面與之結合,故反應速率較快;隨著吸附的進行,團聚顆粒外表面吸附位點逐漸飽和,而磷進入顆粒內部空隙較困難,故吸附速率逐漸放緩。這也是將納米顆粒分散負載在活性炭上的制備高效的磷復合吸附材料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2 納米Fe/Al(氫)氧化物顆粒對磷的吸附動力學

  通過吸附動力學比較3種納米Fe/Al(氫)氧化物(鐵鋁比為5:5,7:3,9:1)的吸附性能。鐵鋁比為9:1的納米材料比其他2個的吸附效果更好。摻雜鋁可以顯著改變氫氧化鐵晶體結構和表面性能,可將其規則的晶體結構擊碎為微晶體,形成更大的比表面積并擁有更高的反應活性[37],同時微晶體結構有利于降低金屬在水溶液中的溶解。但隨著鋁含量繼續增加,比表面積開始減小,最終會小于氫氧化鐵的比表面積,這是由于復合鐵鋁氫氧化物逐漸形成了完整的晶體結構,導致平均孔徑增大而使比表面積降低[38],過大的孔徑結構會使Fe/Al(氫)氧化物對磷的吸附能力降低[39]。因此,將較優鐵鋁摩爾比(9:1)運用于制備1.5AC-Fe/Al、2.5AC-Fe/Al和3.5AC-Fe/Al等3種除磷吸附劑。

  2.1.3 納米Fe/Al(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的磷吸附能力

  圖3是3種復合材料的磷吸附等溫線,可以看出1.5AC-Fe/Al的吸附量明顯高于其他2種吸附劑。在平衡濃度都是50 mg·L−1時,1.5AC-Fe/Al的吸附量是三者之中最高的,達到29.3 mg·g−1。活性炭量和納米Fe/Al(氫)氧化物比率較小的1.5AC-Fe/Al有最高的吸附量意味著該比率下納米Fe/Al(氫)氧化物能較充分利用活性炭的表面,而2.5AC-Fe/Al和3.5AC-Fe/Al中的Fe/Al(氫)氧化物可能沒有負載在活性炭表面。在低磷濃度下,2.5AC-Fe/Al和3.5AC-Fe/Al的吸附差異并不明顯,但是3.5AC-Fe/Al在高磷濃度(Ce>30 mg·L−1)下則展現相對高的吸附能力,這可能與活性炭上豐富的孔結構有關。AC和Fe/Al用量的改變對吸附材料的磷吸附性能影響非常大,因此,控制二者的用量比是成功制備出高效磷吸附納米Fe/Al(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的關鍵。

  

圖3 不同Fe/Al和炭配比的修飾活性炭對磷的吸附等溫線

  2.2 較優改性活性炭的表征結果與吸附機理

  EDX結果顯示,材料1.5AC-Fe/Al表面碳元素的含量約63.2%,表明該材料主要成分還是活性炭,Fe和Al的元素含量約19.9%和1.55%,Fe和Al比率為12.8:1,接近添加時的比例。從圖4中可以清晰觀察到改性材料的形態。Fe/Al(氫)氧化物分散在了活性炭表面和孔徑中,這表明納米Fe/Al(氫)氧化物已成功負載于活性炭表面,為磷的吸附提供了大量有效吸附位點,同時,AC-Fe/Al粗糙的表面也有利于吸附磷。結合圖3可知,1.5AC-Fe/Al較2.5AC-Fe/Al和3.5AC-Fe/Al而言,單位AC表面應負載有更多Fe/Al(氫)氧化物,所以它有更多高效吸附位點。

  圖5是納米Fe/Al(氫)氧化物改性活性炭、無負載的活性炭以及Fe/Al(氫)氧化物改性活性炭吸附磷后的FT-IR光譜,據報道,圖5中約1 034 cm−1為α-Fe-OH特征吸收峰,約756.82 cm−1是α-Al-OH特征吸收峰,吸附材料中均有水和—OH的伸縮振動特征吸收峰3 435.79 cm−1及—OH的彎曲振動吸收峰1 630 cm−1。1.5AC-Fe/Al具有α-Fe-OH和α-Al-OH特征吸收峰,這證明納米金屬顆粒物有氫氧化物并且其成功負載在了活性炭表面上,與圖4中Fe/Al(氫)氧化物負載改性活性炭的SEM圖中的結論一致。通過對比圖5(a)和(c)發現,吸附磷后的Fe/Al(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在吸附前的α-Fe-OH特征吸收峰附近吸光度有較大增強。根據研究,1070 cm−1是磷酸根和鐵鋁(氫)氧化物之間形成的復合物(M-O-P),因此觀察到的增強吸收很可能是Fe-O-P導致的。由于材料中Fe/Al比是9:1,磷吸附主要由Fe(氫)氧化物來實現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同時,因為活性炭表面具有大量納米Fe/Al(氫)氧化物,所以在酸性條件下,納米Fe/Al(氫)氧化物可質子化,獲得帶正電的—OH2+,活性炭表面其他位置在酸性條件下也會有更多—H+。帶負電的磷酸根陰離子能夠通過靜電作用與吸附劑表面的—OH2+和–H+相互作用,同時,磷酸根陰離子還可取代—OH發生配位體交換作用。這是所制備的納米Fe/Al(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對磷吸附能力強的原因。

  圖4 1.5AC-Fe/Al的掃描電鏡圖

  圖5 不同吸附劑的FT-IR圖譜

  2.3 納米Fe/Al(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的應用潛力

  表2對比了本實驗所制備表面修飾活性炭與其他研究中類似改性活性炭的磷吸附能力。Ce是吸附后對應的液相磷濃度。從表2可見,活性炭本身對磷的吸附量較低,而金屬/金屬氧化物改性活性炭的磷吸附量可達近30 mg·g−1,因此金屬/金屬氧化物修飾活性炭是一種對磷有高效吸附能力并且成本較低的復合吸附材料。Fe/Al(氫)氧化物在環境中廣泛存在,用其修飾活性炭制得新型吸附劑應用于處理含磷廢水中,吸附效果優異,具有較高的應用潛力。

  表2 1.5AC-Fe/Al與其他表面修飾活性炭磷吸附劑的吸附量比較

  3 結論

  1)通過比較化學活化劑ZnCl2活化、表面活性劑CTAC修飾和Fe/Al(氫)氧化物納米顆粒修飾的活性炭材料對磷的吸附能力,發現Fe/Al(氫)氧化物修飾的活性炭吸附效果相對較好。

  2)通過對載體法的制備用料比進行研究,發現Fe3+和Al3+比率為9:1制成混合溶液,并將1.5 g活性炭加入200 mL總濃度為1 mol·L−1的Fe3+和Al3+混合溶液,制得的納米Fe/Al (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對磷酸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可達29.3 mg·g−1。

  3)酸性條件下,納米Fe/Al (氫)氧化物修飾活性炭材料對磷的吸附主要通過表面基團—OH2+和—H+來實現。(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作者:張瑩)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黄色在线 | 日韩高清二区 | 一本之道中文日本高清 | 正在播放露脸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久久免费影院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 | 欧美破处在线视频 | 国产1区视频 | 全黄h全肉短篇禁乱np慕浅浅 | 橘梨纱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软件 | 欧美不卡视频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无码 |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动漫 | 国产精品白丝jk黑袜喷水视频 | 一级毛片片 | 色大18成网站www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深爱综合 | 色播影院性播影院私人影院 | 双飞两少妇国语对白 |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 91精品久久久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首页 | 天天爱天天操天天干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久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成本人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 91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91久久精品久久国产性色也91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最 | 国产一级片网站 | 熟妇性hqmaturetube| 好看的日韩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毛片 |